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过路旅游城市"到"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产业"数量少""没特色""集聚弱"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10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佳风貌城市""魅力生态典范城市""中国优秀民族建筑之乡""中国苗侗医药养生之乡""中国酸汤美食之都"……凯里凭借"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声名鹊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特色、全城全景,720亿元谋篇"山江公园市",凯里在全省首次把"山地公  相似文献   

2.
顾冰洁 《当代贵州》2022,(13):46-47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六盘水实现了华丽转身,一城山水入画来,"凉都"旅游扬帆起航.近年来,六盘水市相继获得了"中国健康城市""美丽中国·十大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具潜力避暑旅游城市""全球避暑名城"等称号.逐年上升的数据、纷至沓来的荣誉,见证了六盘水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3.
王道明 《先锋》2016,(7):40-41
水是城市之魂、灵气之本、韵味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雪水至此始温",温江就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的城市,境内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和清水河四条河流纵贯全境,支渠、斗渠、排水沟等渠道纵横密布。充分利用温江发达的河网水系,底蕴深厚的水文化,深入实施"兴水""治水""节水""供水""净水"五大工程,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城水相融、人水相依"的亲水体系,对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国互联互通城市""贵州省森林城市"……这些颇具份量的称号,属于一座位于西部山区、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心的城市——凯里。2015年3月,凯里再添荣誉: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又一次成为"贵州唯一"。"改"出动力,"试"出活力!这个方圆1500余平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重要论断。贵阳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通过加强立法建设,积极探索推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2018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  相似文献   

6.
正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有力抓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城市生态宜居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讲话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他提出的许多重大论断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充分体现了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发展观,科学解答了生态与文明兴衰、民生福祉、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等范畴的辩证关系,扩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增加了中国国际生态话语权,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在这个时间跨度中,中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如今,城镇化率已过半、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7.5亿,城市发展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火车头"。为城市的"成长坐标"谋划,勾勒出一幅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已是必须。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为何而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议给出了答案。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切核心是人,是"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这里是山水桥城、绿色都匀。两百多年前,清代著名经学家洪亮吉曾站在都匀城西百子桥上凭栏咏叹:"沿流都有鹭鸶飞,空翠时时沁客衣。"如今,拥有"全球绿色城市""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等荣誉称号的都匀,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1.
张森年 《探索》2015,(1):5-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构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包括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生态思维方式至为关键。树立生态思维方式,需要不断对"人之能""人之需""人之责"进行审视和反思,对自然永存敬畏之心、对自己永存克制之心、对万物充满博爱之心。  相似文献   

12.
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符的,是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对当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阳明文化"活动等极大地激发了城市的发展活力,全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美誉度、知名度不断扩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加强。作为贵阳市的主城区,云岩区是文明创建中的主战场,是贵阳市  相似文献   

14.
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树主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符的,是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对当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6.
<正>"生态"一词的出现已有200多年历史,它包含着两个范畴,一个是自然生态,一个是政治生态。如果我们对自然生态无视、冷漠,甚至无情掠夺,回报的必将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结果是人类的毁灭。同样,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生态什么时候清明,什么时候社会就进步,人们获得感就高,例如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反之,必将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5,(3):2+65
<正>近期,乌兰察布市上下形成合力,全面推动"中国自驾旅游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乌兰察布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市公路密度、绝对里程、气候指标、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优势指标及"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全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神舟家园"等众多文化旅游品牌都对创建工作形  相似文献   

18.
正青山绵延,碧水绕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四季花香的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公园游人如织……初夏时节,位于大犀山北麓的德江县城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美丽。近年来,有着"中国傩戏之乡""中国天麻之乡"美誉的德江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围绕"隋唐古邑·神韵傩乡"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定位,以环境保护倒逼城市园林化、产业生态化、旅游特色化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一座宜居、宜业、宜游,旨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作为中外闻名的瓷都,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革命旧址、遗迹遍布城乡。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之际,将这些分散的红色资源整合利用,发掘提炼其中的文化元素、精神财富,不仅有利于发挥景德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还有利于展示景德镇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使景德镇文化、景德镇精神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