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明文 《柳州党史》2001,(3):15-16,35
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80年,也是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取得成功和胜利的80年。  相似文献   

2.
正岁月的奔涌从不停歇,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80年前,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岁月峥嵘,历史常青。今天,我们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先烈先辈,立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奋勇前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长征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激励着每一个共产党人。历史不会忘却。80年前那段苦难与辉煌,中国共产党从危亡走向新生的一次远征,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次远  相似文献   

4.
80年前,日本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5.
热词     
正长征10月21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赞扬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习近平在讲话中称,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习近平表示,长征是一次寻求理想信念、检验真理、开  相似文献   

6.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在80年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胜利.在纪念建党8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不能忘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安徽这块热土上披荆斩棘、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与探究,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胜利的观点。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自强不息”三个方面阐述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着力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英勇无畏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0,(6)
正在中国革命史上,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始终熠熠生辉。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得到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援,同时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今天在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正确评价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充分估计它的历史作用,对于缅怀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广大爱国将士和革命前辈及死难同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励人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从根本…  相似文献   

10.
正长征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远征",是中华民族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部巨著;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可以这样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共产党,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经过80年的岁月淘洗,长征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1,(7)
7月 1日,我们满怀胜利的喜悦和成功的自豪,迎来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80周年诞辰。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 8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道路的 80年;是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人民创造辉煌业绩的 80年;是历经千锤百炼、不断发展壮大,以实际行动和伟大成就赢得群众拥护和信赖的 80年。 80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国家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石 《求是》2003,(24)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实践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创立和发展,对于实现各民族在平等基础上的团结与联合,引导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胜利前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3.
权威发布     
正习近平: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姚德岐 《世纪桥》2005,(8):14-17
60年前取得辉煌胜利的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纪录,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  相似文献   

16.
正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敌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也应该客观评价福建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重温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如何认识中国抗日战争?一提起这段历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南京大屠杀、日本731细菌部队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10)
正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参观展览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他强调,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而且“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大胜利。正是抗日御侮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认同,促成了全民族的觉醒,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民族革命战争中,千千万万个海外爱国侨胞同全国人民一道积极投身于祖国抗战的洪流,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侨居菲律宾的沈尔七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