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郎有自信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8):20-21
正夜郎在赫章留下种种传说。两千多年后,拂开可乐的黄土,你还能触摸夜郎的历史,感受到夜郎文化的温度。黔之西北,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的中心城邑。夜郎国消亡后,这里留下了众多遗迹和文物,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信仰和文化。夜郎虽亡,文化不灭,夜郎文化已经融入了赫章的血脉,成为一种内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独特文化跨越千年赫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时汉阳县,唐代隶属宝州,明代为乌撒所辖,清代属安宁府和威宁府。境内有众多古迹,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有"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之称的可乐遗址。  相似文献   

2.
张以杰 《当代贵州》2013,(16):53-53
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无论从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还是近年来的地下考古发现,都可以感受到其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2000年,赫章可乐夜郎考古获重大发现。此次发掘,考古人员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共出土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类文物2400多件,占全省同类文物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出土的文物中,能进入国家珍贵文物档次的约有四分之一。其中,以铜釜套头、铜洗或铜釜套脚的奇特"套头葬",为夜郎民族  相似文献   

3.
李飞 《当代贵州》2013,(16):15-17
威宁中水考古,2005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中水遗址群的文化序列,基本上反映了黔西北滇东北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威宁中水因为重要而丰富的考古发现,与赫章可乐、普安青山一起,被誉为贵州夜郎考古的三大重镇。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该地区展开过近10次的考古调查,进行了3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10余处  相似文献   

4.
11月10日,贵州屋脊赫章县韭菜坪艳阳高照,喜气洋洋。6万多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早早来到这里,与省地县有关领导、彝学专家、新闻记者共同欢度他们的节日——彝族年。同时,中国·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夜郎彝族文化节、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四届二次年会、夜郎古都与可乐论证会、夜郎古都与可乐论证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5.
现在看来比较偏僻的赫章可乐,古代曾经繁荣一时。可乐已发掘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500余座,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被誉为贵州的“殷墟”。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2,(5):30-31
贵州建省前的文化史记 贵州文化源远流长。贵州的史前文化,就以数十处旧石器文化遗迹而闻名中外。在春秋战国时代,贵州高原就产生了夜郎文化。夜郎文化受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滇文化的直接影响,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而发展。大量夜郎时期制作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夜郎人的手工业已从农业中独立出来,青铜的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因文化而富有内涵;文化因历史而显得厚重。穿越历史时空,毕节的文化久远而深邃。黔西观音洞的化石、赫章可乐的墓葬。威宁中水的青铜,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天空。撮泰吉、铃铛舞、滚山珠等原生态舞蹈,彰显着乌蒙腹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夜郎史传》、《水西悲歌》、《支嘎阿鲁传》、《奢香夫人》等作品,讲述着交迭演绎的精彩传奇。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小企业局·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推出夜郎社火(暂用名)是贵州本土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最初形式是从土地崇拜而来,祈求丰收之意。夜郎社火是夜郎国从建国到灭亡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后世人们以戴面具舞蹈等形式纪念夜郎王及夜郎国所发生的事。在祭祀活动中把祭祀人物逐渐神化,以求得到护佑。  相似文献   

9.
大美毕节     
喻丹 《当代贵州》2013,(16):3-3
毕节有大美。大美在山川。毕节的山伟岸奇绝,毕节的水壮阔灵动:杜鹃花千山铺锦、恣肆磅礴,阿西里西山韭菜花万亩绵延、雄豪壮伟,织金洞天地美景一洞收,草海水天一色幻如梦……无不风姿绰约,与世迥然。大美在历史。几乎每一个时代,历史与自然对黔西北大地的人文眷顾,都会在毕节写下一段精彩的篇章,留与后人宝贵的文化财富:黔西观音洞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明的起源地;赫章可乐、威宁中水考古遗存彰显了夜郎文明的辉  相似文献   

10.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8):18-19
正乌江北源,夜郎故地;乌蒙山麓,贵州屋脊。这,便是赫章。群山合围,偏居一隅,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赫章可谓"小";多种景观,蕴含厚重,雄奇与绮丽并存,壮阔与秀美共生,赫章亦当得起一个"大"字。以小见大,包罗万象,方寸之地却海纳百川,孕育了大气度、大格局。有容乃大壮美山川人初识水以山为美,山以水为镜。赫章,得名于彝语音译,意味"有水塘的山冲",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喀斯特地貌。乌江北源六冲河在此蜿蜒而去,层层山峦延绵千里。山借水势、水依山行,冲出了激流险滩,亦铺设了辽阔草原,铸就了溶洞奇观,也围成了高原平湖——山与水共同书就了赫章的大美。  相似文献   

11.
夜郎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仅有650年的历史,但却闪烁着独特的其他而不能替代的辉煌。夜郎国灭,但夜郎文化并没有灭,它仍在夜郎故地各世居的民族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当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快车道上,在实现贵州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上,在营造贵州和谐社会氛围上,夜郎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说"夜郎古国"在贵州,还是在湖南?单就投资50亿元,打造"夜郎古国",就不能不承认是一个"大手笔"。10月23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与湖南玖联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夜郎古国"文化开发项目,签约金额50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不说"夜郎古国"在贵州,还是在湖南?单就投资50亿元,打造"夜郎古国",就不能不承认是一个"大手笔"。10月23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与湖南玖联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夜郎古国"文化开发项目,签约金额50亿元。  相似文献   

14.
从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记述夜郎史事开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学者在皓首穷经中寻觅,从汗牛充栋的汉族文献中沙里淘金,从稀世珍宝的彝族文献中翻译考释,探幽发微,论争不休,那渺茫的夜郎古国依然扑朔迷离。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贵阳以西,特别是在黔西北、黔西南发现和出土了一批批总数约5000余件的夜郎时期的文物,为夜郎国和夜郎青铜文化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物证,使研究者的判断和文献记载得到佐证。加之存活于贵州民族事象中的夜郎文化遗迹的佐证,像破译基因密码一般,人们终于找回了一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迷失的夜郎文明。夜郎古国在贵州…  相似文献   

15.
<正>当初的"元田信用社"已不复存在,一代信合人的青春年华也随岁月消逝,但他们以诚至上的精神开启了"诚者信合"的文化之源。信合"贵州第一社"桐梓夜郎,中国版图上唯一至今仍叫夜郎的神秘之地。桐梓元田坝,贵州大地上"诚者信合"文化的发端之地……1952年初,桐梓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桐梓县元田区元田乡成立,这是中国大地广泛"合作化"前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信用合作社。  相似文献   

16.
夜郎社火(暂用名)是贵州本土的一种民间祭 活动,最初形式是从土地崇拜而来,祈求丰收之意。  相似文献   

17.
安顺作为历史上贵州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漫长岁月中含英咀华孕育出独特的黔中文化,包括史前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其中尤以洋河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最具特色,悠远厚重,异彩纷呈,堪称黔中三原色。曾经是古代西南地区洋河、夜郎首邑的安顺,秦代即设郡置县,汉代与中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交流增多,元代形成集镇,至明代屯田制度的直接影响,使贵州人口和耕地面积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8.
黔中三原色     
安顺作为历史上贵州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漫长岁月中含英咀华孕育出独特的黔中文化,包括史前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其中尤以洋河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最具特色,悠远厚重,异彩纷呈,堪称黔中三原色。曾经是古代西南地区洋河、夜郎首邑的安顺,秦代即设郡置县,汉代与中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交流增多,元代形成集镇,至明代屯田制度的直接影响,使贵州人口和耕地面积翻了一番。明洪武年间  相似文献   

19.
正黄光江(赫章县委书记)多年来,赫章各族干部群众十分感谢《当代贵州》的关心支持和鼓舞,特别是2013年贵刊为赫章策划了韭菜坪高峰讲坛,打造了赫章干部教育培训大平台,在省的层面为赫章策划举办了核桃产业招商推介会,为把赫章打造成为"全国核桃产业第一强县"鸣锣开道,全面提升了赫章后发赶超的信心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彩贵州传古韵,当代生机更蓬勃。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15):62
本套丛书以“口袋书”的形式呈现,由《阳明文化》、《土司述略》、《沙滩文化》、《黔史掠影》、《懂点夜郎》五本构成,用大白话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叙述贵州文化,让更多读者了解贵州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