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端"盘踞平岗,横空独秀";东端"巍峨特立,形如覆钟"。在神奇秀美的乌蒙高原,因"双钟扑地"而得名的六盘水市钟山区傲然挺立。就在这座  相似文献   

2.
正韭菜坪旅游景区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与毕节市赫章县珠市乡交界处,规划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韭菜坪主峰海拔2900.6米,因主峰山腰生长着成片的野生韭菜而得名,系贵州最高峰,素有"乌蒙之巅·贵州屋脊"之称。韭菜坪夏季凉爽、冬季积雪,山下乌江源头三岔河流域周边生态环境优良。景区所在的海嘎社区是典型的彝族集聚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迷人的民族风情。登上韭菜坪主峰,可将六盘水市钟山区、毕节市赫章县、威宁自治县尽收眼底。山顶有千姿  相似文献   

3.
从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谷到2000余米的乌蒙高原,从主持当时国内最大钢桁梁悬索桥——镇胜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施工,到2021年为纳晴高速阿志河河谷段创新性研究出承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方案,韩洪举在桥梁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求索了28年!  相似文献   

4.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3,(16):21-21
济火,生卒年不详,彝名妥阿哲,据史书记载为汉代牂牁人,为南中罗甸彝族默部君长勿阿纳第六世孙,系水西安氏、芒部陇氏彝族土司之远祖。蜀汉建兴三年(225),蜀相诸葛亮南征,济火与其结盟,献粮通道以迎师,助诸葛武侯平定西南和擒孟获。武侯表封他为罗甸国王,授予"丹书铁卷",勒四十八部,部之长曰头目,其等有九,曰九扯,后又受刘禅诏,讨平普里叛乱。  相似文献   

6.
正建校40年来,六盘水师范学院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为黔山贵水、乌蒙大地培育了三万余名各界英才,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1978年,乌蒙腹地,改革开放春风中,六盘水市与贵阳师范学院联合创办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专科班"应运而生,开办之初,三地分散办学,九个教学点,五个学科门类,177名学生。此即为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前身。栉风沐雨四十载,偏隅西南的六盘水师范学院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为黔山贵水、乌蒙大地培育了三万余名各界英才,为六盘水市  相似文献   

7.
正钟山,"中国凉都·六盘水"一颗璀璨的明珠。高原明珠·三池三湖——瑶池、凤池、龙池,明湖、德湖、天湖,好似乌蒙群山中散落的颗颗珍珠,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三线之源·水城古镇——带你走入历史的古朴画卷,感受"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享受古镇的古风古貌。冰雪童话·梅花山公园——云海深处的相约,看旭日东升,踏雪寻梅,觅一处世外桃源,赏寒梅傲骨。畅享西南地区最大、最专业滑雪场的极速之旅;到亚洲最长索道体验"飞翔"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彝族火把节     
正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黔西南州晴隆、兴义等地,每到节日时,彝族同胞们载歌载舞,用甜美的嗓音歌唱幸福的生活,用翩翩的舞姿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本源都与火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到了节日,彝族青年男女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人们手持火把,形成一条条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个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14日(农历6月24日)彝族火把节这天,在云南楚雄地区,夜幕降临时,彝族民间祭司以传统方式击石点燃圣火,诵经祭火,把整个火把节推向高潮.彝人古镇此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地群众与海内外游客嘉宾,手拉手,伴随着彝族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火把将夜空照得明亮,歌声、欢笑声让整个古镇彻夜不眠,上万个带着"童真愿望"、"纯洁爱情"、"合家幸福"、"民族和睦"的孔明灯漫天飞舞,让雨后的楚雄夜空繁星闪耀.  相似文献   

10.
《云岭先锋》2020,(1):24-25
"乌蒙之巅,金沙江畔。众志成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会泽县严格按照"三个组织化"要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举全县之力,向脱贫攻坚战发起总攻,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0,(14):I0001-I0001
<正>如果征集人们心目中羡慕的城市是什么样的,那么财富与魅力也许会成为很多人的必选。六盘水,昔日"煤都"、"钢城",以资源富集著称南北;今日"中国凉都",以消夏避暑之气候,乌蒙风情以及  相似文献   

12.
火舞凉山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群众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8月14日,在西昌市火把广场前,40余万名当地群众和游客载歌载舞,尽享火把节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使小城镇建设有记忆有传承,素朴镇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两峡两古三道一洞天"的人文自然资源,着力做亮"乌蒙第一镇"这张旅游名片。"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这是王阳明《象祠记》的开篇之词。文中提到的象祠,就位于黔西县素朴镇境内的灵博山上。  相似文献   

14.
<正>以"赛"促"旅",借"赛"促"游",盘县通过举办乌蒙大草原生态体育国家公园等文化体育赛事,促使旅游与体育、文化有机结合,实现互动多赢的格局。近年来,盘县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新支柱产业来抓,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旅游产业经济效益。8月21日至23日,盘县在乌蒙大草原景区举行了2015贵州盘县乌蒙大草原生态体育国家公园系列活动。越野T3峡谷赛、滑翔伞邀请赛、音乐节、露营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及500名国内运动员参赛。为期三天的活动,乌蒙大草原共接待游  相似文献   

15.
陈高泽 《当代贵州》2013,(20):I0001-I0001
走乌蒙,万仞峰,干沟万壑峰峦起,群山耸立过云丛;夜璀灿,昼凉爽,中国"凉都"好风光,坡上牧场现佛光;煤钢电,兴都市,"十里钢城"挺脊梁、"百里矿区"谋发展;……在气势磅礴的乌蒙高原上,  相似文献   

16.
正六盘水市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着力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六盘水市,一颗镶嵌在磅礴乌蒙万山丛中的高原明珠。近年来,以举办全省第五届小城镇发展大会、全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六盘水紧紧围绕"山地"二字,在"创新"上求突破,在"特色"上做文章,按照"生态建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产业集聚和人气提升相结合、功能完善和环境改善相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的思路,按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的名义》何以如此之火,说老戏骨演技高的有之,说尺度大者有之,说支持力来自上的有之。我以为,这"高、大、上"是重要原因,但能如此之火的决定因素,则是该剧在反腐类题材剧中所体现的"三敢"精神,与党中央在反腐斗争中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定决心高度契合,与人民群众对4年多反腐成效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天,走进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银杏果缀满枝头。金黄的古树掩映下,一幢幢精美的东盟会馆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第二天上午,沐浴在晨光中,行走在乌蒙大草原之巅,10万亩万紫千红的高原矮杜鹃林,还有集雄、奇、险、峻、幽、古于一身的牛棚梁子大山等。下午,来到娘娘山,清澈的阳光洒在湖面,静静的银湖波光粼粼。穿过铁索桥,徐徐湖风吹来,好不惬  相似文献   

19.
2015年8月,25岁的我到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白岩湾村全脱产驻村帮扶.在这之前我没有来过彝区,也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为了融入这个纯彝族聚居村,我决定"一定要做个真正的彝族小伙儿".  相似文献   

20.
大凉山,高山延绵不断.这里居住着占总人口40%以上的彝族同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千百年的生存风俗让他们大多数"隐居"大山深处,依靠最古老的农业技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勉强维持生计.这里贫困面积之广、贫困程度之深、贫困人口之多在全国都属少见,脱贫攻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