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洛伊提出的政策类型理论以"政策特征决定政治过程"的假设为基础,从公共权力运用的两个维度构建出四分的政策分类框架。这一政策类型理论一经提出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以及针对质疑和批判进行的辩护和发展。一些开拓性研究表明,该理论对于透视和分析中国背景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同样具有深邃的理论洞察力。循着"政策类型视角下政策过程"的思路,可以发展出关于中国公共政策规划与决策、执行与评估等不同阶段的经验性假设,以逐渐积累关于中国政策过程的知识和认知,并发展出本土化的政策过程理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政策背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等角度对中国人口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政策制定方面 ,着重分析了专家和决策信息在政策决策中的作用。最后谈了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比例失调两个与人口政策密切相关且必须引起决策者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加强中国的政策评估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政策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作为一个完整政策过程的一部分 ,政策评估对检验政策质量 ,决策政策前途 ,提高政策水平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政策研究 ,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起到了其它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大政策评估工作的力度成为时代的需要。中国目前的政策评估工作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评估体系上以非营利评估 (官方 )为主导 ,以营利评估 (民间 )为主体 ,评估标准上以价值判断为主 ,评估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 ,评估对象上以政策产出为主 ,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 ,评估与政策相对分离。要加强中国的政策评估工作必须做到 :建立健全政策评估体系 ;确保评估的独立性 ;认真对待评估结论 ,注意对评估结果的消化与吸收 ,使政策评估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10,27(4):54-67
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建设需要结合国别对外政策研究,中国对外政策研究更需要纳入到国际比较外交政策研究之中。针对两者的相互需求,本文以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中的官僚政治模式为例,梳理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途径,探讨以西方对外关系实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及其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结合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不管是建设对外政策分析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两者之间的结合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政策实践基本经验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实际上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策实践史。我们党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政策的价值取向 ,坚持民主的和科学的政策运行机制 ,坚持把中国国情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 ,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政策决策方法 ,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政策执行程序 ,坚持实践第一的政策评价标准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的政策创新机制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政策实践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上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的分类,以及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框架可以看到影响中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的若干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政府部门决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的富农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动的历史过程,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宁根据不同时期的背景制定了不同的富农政策,但总体上是逐渐放宽对富农经济的限制,以鼓励个体农业的发展。斯大林和布哈林激烈争论的结果,导致了消灭富农政策的全面推行。前苏联的富农,政治上受到歧视、流放,经济上被剥夺、没收。前苏联的富农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中国的富农政策也经历了一个由保存到消灭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8.
崛起困境与冷战后中国的东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峰 《外交评论》2010,27(4):142-156
在中国对外政策的分析方法中,体系结构分析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解释框架,但是既有的结构分析大都以中国无法影响体系格局为理论前提展开。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因实力地位崛起逐步成为可能推动国际体系格局转变的重要因素,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随之逐步显现,如何缓解崛起困境,即化解既要维持国家实力上升,又要尽可能降低体系安全压力的两难局面,成为中国外交难以回避的重要难题。本文尝试将崛起困境引入中国对外政策分析中的体系结构框架,考察冷战后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原因和战略效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东亚政策的实践表明,以崛起困境为线索的体系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够较好地说明冷战后中国对外政策的政策措施、调整动因和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WTO成员,中国政府承诺遵循其制度规范,因此,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将在WTO的规范内进行。但是,在接受WTO制度约束的同时,中国也享有WTO制度带来的便利。中国在选择贸易政策时首先应确立其所追求的目标,充分发挥WTO制度的积极功能服务于国家利益。积极的贸易防御政策应成为WTO制度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在绩效竞争压力和官员晋升激励下,积极推动政策扩散,政策扩散已成为政府推进改革、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市形成了环境政策扩散的"湖州样本",以此为参照,基于创新型政策从"发源地"到"采纳地"空间流动路径的维度,总结了中国政策扩散的三类机制:上级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政策扩散机制、下级政府发起的"自下而上"政策扩散机制、政府间横向的政策扩散机制,描述了三类政策扩散机制的含义、动因、特点及在"湖州样本"中的具体表现,以解释、预测中国政策扩散实践,为国内政策扩散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借鉴其实施这两种政策的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看 ,应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二、从短期来看 ,应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能优化资源配置 ,又可能强化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扭曲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四、把需求管理政策与人力政策相配合方能有效治理我国的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参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厘清其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其运营素质和运营水平,拓宽其政策参与渠道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而言 ,我国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性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实施的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渐凸现 ,中国经济已陷入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的认识是极为片面的。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 ,3% - 6%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应是我国中长期宏观经济操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归宿。当前 ,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需求不足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主张。我国政府运用其理论和政策坚持扩大内需方针、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它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但随之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严重,通货紧缩,积累性财政赤字、国债等,却成为我们亟待解决、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开始唱主角,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需,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使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化,并不断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十七年时间里,党和政府已初步认识了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把控制人口数量的节育政策上升到国家计划和政策的高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期的节育人口政策未能有效地贯彻下去,因而人口数量的控制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但此期的人口政策,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口政策一部分,是现行人口政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目前副职超编现象的公共政策执行考察,可以推导出政策在政府组织内执行时的阻滞因素,包括传统行政文化、传统行政习惯、组织和执行者的利益追求、组织的双重性和复杂性、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新西部大开发部署的推进,陕西省人才政策能否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值得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对陕西省2008-2020年间颁布的101件省级人才政策文本特征属性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级人才政策的文种类型多样、发文单位较广、年发文量呈波动变化。通过主题词分析,可将省级人才政策划分为初始、发展和巩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政策侧重点有差异。人才政策工具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供给型适中、需求型稍显不足。未来在完善政策体系的同时,提升人才政策执行的效果将更加有利于陕西省人才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独立第三方公共政策评估机构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独立第曼方政策评估机构是对公共政策公平与效率两大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相比国外而青,当前我困独立笫三方政策评估机构的发展尚不健全,究其原因主要受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制约,文章对如何促进我国独立第三方政策评估机构发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商投资政策主要体现为2001年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2007年的《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2010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一宗典型涉澳案例导引出我国对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反思,继而对三种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加以比较,并以稀土产业和机械工业为例分析了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的意义.最后,从国际私法角度审视了我国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以人为本是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因为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是有效实现公共政策的价值整合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公共政策合法性的需要。制定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需要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扩大公共政策形成中的公民参与、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