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导致国际冲突的宏观因素是冲突产生的国际系统因素,是指在结构方面影响、制约国家行为的要素。这些要素是影响国际关系行为体态度取向和行为倾向的社会环境,客观因素包括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资源稀缺性,主观因素包括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信任稀缺。  相似文献   

2.
系统结构视野下的公司罪因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各种原因交织呈现出一定的系统结构,体现为从罪因的单因素向多因素转换与系统整合。在系统结构上,表现为不同的结构层次;系统要素中原因与结果与各种影响因素互相转化;公司罪因的主客观体现了辩证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外交评论》2009,26(5):134-150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学派从体系层次回落到单元层次之后所诞生的重要理论成果。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内结构是联接国际体系与国家对外行为的关键性中介变量。通过将国内结构重新纳入到国际关系的分析之中,新古典现实主义试图发展出一种更好的能够解释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以更加完整地说明国家如何应对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迁。这种双层次的研究路径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由于单元属性的多样性,要把特殊性的外交政策理论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必须借助比较政治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抽象性地归纳和总结不同国家的国内政治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而这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相互整合的学术需要。  相似文献   

4.
论证候层次与结构尹必武孙益鑫(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证候层次;证候结构;辨证中图法分类号:R241证候有其本身的各种特性与基本内涵,更有其特定的层次与结构。掌握证候层次与结构,有利于逐步取得对病证的全面了解、深入认识、准确判断及有效指...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翻译法是建立在语言系统三层次假说的基础上。语言是人脑控制的社会交往的承载人类全部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信息符号系统。这个语言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 :即语符表层、语用修辞层和语义深层。这个语言系统又由具有层层内包集合 (inclusionset)关系的七个等级 (hierarchy)的语言因子 (音素、语素、词、词组、句、超句体、篇章 )构成。这样 ,语言系统的结构按层次和等级纵横切分成二十一个相互管辖、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具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语言平面。层次分析翻译法就是对照原文与译文的各个等级和各个层次 ,求得哪个层面等值量较差 ,以寻找改进的办法。层次分析翻译具有一定优越性 ,适合用于对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和重译。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统战学学科结构层次的研究,是推动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推动统战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统战学学科结构层次的内涵,接着分析了统战学学科结构层次的内容,最后概括了统战学学科结构层次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一直有争论 ,但总体而言 ,没有超出国际因素、国家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三个方面。对于冷战起源的种种解释正是围绕这三个层次而展开的。无论作何种解释 ,美国作为第一责任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笔者同时认为冷战起源与冷战思维的形成密不可分 ,更值得注意的是 ,在冷战结束之后 ,冷战思维的影响依然存在于一些国家决策者的脑中  相似文献   

8.
沃尔兹以科学实在论为基础,创建了真正的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然而,也正是沃尔兹对其核心概念“结构”的界定剥离了太多实体的东西,过于简化、抽象,使其广受非议,并阻碍了国际政治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国际政治结构理论的出路在于,在继承其基本的结构主义方法的基础上丰富国际结构的实体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根据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对当今中国社会成员需要层次的动态分析结果,可以在青年群体身上发现一种独特的需要层次,从基本层面到更高层面依次表现为: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较高层次的需要正在逐渐突出出来。其中社会性的需要和心理性的需要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价值性的需要日益凸显,并具体地表现为参与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不断地增强,从而青年在社会行动层面表现出了更多的现代公民特征。  相似文献   

10.
虽然本书英文版的出版时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但对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本书的分析框架一般被称为“非集中合作理论”(decentralized cooperation theory)。奥耶在本书中提出的三个维度,即报偿结构、未来的影响和参与者数目,为国际合作的成败提供了最基本的解释。尽管二十年来国际合作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只要是在体系层次上的分析框架,就很难绕开这三个核心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