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万一温棚搭建起来,上市的蔬菜便宜得跌了本怎么办?"想种植大棚蔬菜增收致富,但庄浪县良邑乡李咀村农民仍顾虑重重。就在村民们瞻前顾后的时候,乡上组织他们到万泉镇霍李村大棚蔬菜种植区开眼界,霍李村种菜大户的"现身说法"让李咀村农民  相似文献   

2.
曹军鹏 《党的建设》2011,(10):50-50
“我家今年依靠政府帮扶,新建了3个墙体钢架大棚,一年四季都能种菜,冬春季是大棚蔬菜、夏秋季是露地蔬菜,靠种菜一年可收入3.6万多元!”华亭县神峪乡吉家河村村民马耀林在自家菜棚里感慨地对前来参观的人说。目前,吉家河村已经有80%以上的农户靠种菜走上了致富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顺龙 《江淮》2011,(10):41
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是有名的"蔬菜村"。近几年,这个村大棚蔬菜面积不断扩大,村民收入倍增,村里不仅"冒"出了一座座小洋楼,有的农户还把小轿车开进了家。谈到增收致富的秘诀,村民感慨地说:"多亏县里为我们农民开设  相似文献   

4.
杨鹏杰 《实践》2010,(8):29-29
<正>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蔬菜基地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黄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使你目不暇接。刚刚摘满一盆青翠欲滴的尖椒的菜农兴奋地说:"今年呼市菜价不错,我种的两棚反季节蔬菜,前后收了两茬,毛收入2万来块呢。"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的蔬菜主产地,赛罕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推行蔬菜保护地反季节蔬菜的种植,让蔬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角",丰富了首府"菜篮子"  相似文献   

5.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如果有哪个职工想发展大棚致富,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王雪山,大伙都喜欢先到王雪山管理的大棚内学习参观一番,学点经验,然后再作打算. 1998年,王雪山在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种植蔬菜大棚,当年,他投资30万元在60多亩土地上建起了40座蔬菜大棚,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不到位,再加上老天爷不给力,那年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焉耆盆地,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持续了10来天.  相似文献   

6.
现年37岁的李海青,是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的一名普通女工,只要提起李海青,人们都知道她是大棚蔬菜种植方面的"女能人",她还是远近闻名的"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自营经济致富能手"、"庭院经济致富能手"和"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相似文献   

7.
正王乐义,中共党员,山东寿光人。他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他无私地将大棚技术在全国推广,使亿万农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被誉为"中国冬暖式蔬菜大棚之父"。  相似文献   

8.
五月的高原,浅绿色的小草已经舒展开来,但早晚温差依旧悬殊。站在大通县台其庄村的田埂上放眼望去。处处都能看到田地中农民务农的景象。在蔬菜大棚的种植地,我们看到村民马万福正在自家的黄瓜大棚中忙碌着,旁边钢架结构的蔬菜大棚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马万福告诉记者,这种新型的蔬菜大棚能节省劳动力,还能缩短蔬菜生长周期,比起之前传统的蔬菜大棚。  相似文献   

9.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625座日光温室大棚里,菜农们出"奇"制胜,种植的蔬菜在库尔勒蔬菜市场独领风骚。沼气大棚收入高在八连李明的温室大棚里,李明高兴地说:"看样子,今年挣10万元又是小菜一碟。"2003年,李明自筹资金20万元和工会贴息贷款3.2万元,建起6座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他利用时间差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也年年递增。去年,他在大棚边又建起了沼气,养了一群猪、  相似文献   

10.
7月2日,六师共青团农场兵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里,大棚承包户张太和在忙着为客商采摘西红柿。今年上半年,张太和繁育菜苗、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已超过5万元。"发展设施农业让我走上了致富道路,日子越来越红火……"几年前,30出头的张太和与妻子还是从甘肃陇西县农村来到共青团农场的打工族,曾经做过建筑工地小工、泥瓦工、卖过菜,夫妻俩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偶然一次到该场设施农业基地,看到几个同乡靠蔬菜大棚过上了富裕的日子,让他萌生了种植大棚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王母街道敢赖村地处县城郊区,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捷,但村里的农民并不富裕,多数村民守着"金盆"过贫困生活。我想,如果当村干部只为领那几百块钱的工资,何不如不当。作为村里带头人,我要探索敢赖村发展致富的新路子。物以稀为贵,发展早熟蔬菜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减少村民对种植早熟蔬菜的顾虑,提高村民的积极性,我自筹资金购买了种子、地膜、肥料等物资分发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月5日下午,建昌县素珠营子乡佟杖子村举行了村党组织书记星级管理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会后,村里76岁的老党员王作柱说:"我们村过去是有名的上访村,自从佟海坡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致富,招商引资建蔬菜大棚,带领贫困户共  相似文献   

13.
"听完团举办的有机蔬菜种植讲课,我对今后有机大棚蔬菜前景充满了信心!"最近,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大棚职工杨道中兴奋地说。据了解,该团依托城郊经济的地缘优势,自2005年建棚以来,已建日光温室大棚720座,占地面积1800余亩,平均每年销售蔬菜在2100余吨左右。为推进团场有机蔬菜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盘山县古城子镇古城子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高大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美丽的金叶榆、红杉树整齐排列在村街村路两旁,排水沟、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和棋牌室、图书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聊起这些变化,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因为我们村有个好书记杨松柏。"带头致富:兴起一个产业2000年11月,杨松柏从辽河油田物探公司辞职,回到古城子村创办了盘锦市松柏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打拼,公司经济效益蒸蒸日上,古城子  相似文献   

15.
"以前种地就凭老经验,出了不少力,收成却不如人意。现在好了,镇村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种植和养殖,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隆冬时节,徽县伏家镇伏镇村村民李大爷指着自家大棚里长势良好的反季节蔬菜高兴地说:"我家的大  相似文献   

16.
正村支部的致富经车出贺兰县城向东南方向行驶不远,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这便是金贵镇银河村——远近闻名的贺兰县"菜篮子"基地。银河村党支部书记马振锋,是银河村温棚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十多年来,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温棚蔬菜品种的引进、技术指导与销路拓展上,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大棚书记"。  相似文献   

17.
<正>干了十多年村支书的曲伟君,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他会因一群“虾兵蟹将”而带领村民闯出一片致富新天地。“别小瞧了它们,这帮‘虾兵蟹将’可是我们村增收致富的‘法宝’。”一个秋日午后,曲伟君来到温室大棚,指了指养殖池,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介绍。他嗓门不高,说起话来斯斯文文,却底气十足。自2021年以来,曲伟君带领村民打造的温室大棚,成了十里八乡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大棚不种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18.
<正>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今年开春以来,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村民们一边忙大棚蔬菜种植管理,一边响应党支部号召抓学习。村支委张艳介绍说:"前不久党支部提出开设‘南河村农民大讲堂’,我得征求大家意见,把村里拥有一技之长的‘土秀才’、‘土专家’请出  相似文献   

19.
初夏时节,霍山县与儿街镇大沙埂村村民汪军正带着几个返乡民工在蔬菜大棚里忙碌着。前年,在村党总支的支持下,他用外出务工挣的钱承包了村里的70多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取得了成功。十七届三中全会鼓励土地流转,他备感兴奋,准备再承包100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眼下,北疆的大田里光秃秃的,而八师一四三团十连职工张建忠的蔬菜大棚里却生机勃勃,西红柿、辣椒等反季节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张建忠一边采摘着反季节辣椒,一边对笔者说:"以前我是种大田的,效益一般。后来看到其他职工搞大棚,收益不错,我就种植了几亩大棚蔬菜,一年有8万多元的收入,这可是大田收入的两倍多。"如今,像张建忠这样走上致富快车道的职工在一四三团不在少数。"发展经济,为的就是让职工富起来,扎下根,把团场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四三团团长徐建国说。近年,一四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