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流文化的困惑与自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既是主流文化的营养基因,又是主流文化异化的力量.大众文化悄然走入你的视野,愉快地改变了你的精神世界,也动摇了主流文化的主流地位.主流文化必须走下神坛与"狼"共舞,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大众文化,并在文化市场搏击中求得再生.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梦"的文化意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崛起。然而,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还有待提升。中国主流媒体的国内传播力较强,但国际传播力较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梦",不仅应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还应体现文化自信。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提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3.
四川曲艺发源于民间,根植于大众,并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全国曲艺界独树一帜。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护和继承四川曲艺、重铸辉煌?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  相似文献   

4.
王文兵 《前线》2017,(4):13-15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改造和发展,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阐发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是,文化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被解释为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被限定于广义文化中的精神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为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但广义的文化要领把文化的产物,蕴含者、承载者、展现者当成文化的本身,对于全面系统地进行文化研究,部署文化建设显得"无从下口",难以周全;文化向来有先进落后之分,其根据根植于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理论以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党在新时期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战略布置之中;文化建设具有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本文拟对以上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发展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发源于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又融入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一种特殊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诠释红色文化,既要发掘红色文化固有的魅力,又要结合当代文化蕴含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深刻的现实依据,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因此,必须把它放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去解析,放到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去解析,放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去解析.中国百年梦圆之时,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8.
<正>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莆田,随着大陆移台民众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联结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涉及推动两岸发展的多领域建设中均突出妈祖文化,意味着妈祖文化的独特对台优势和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如何强化妈祖文化精神纽带作用,对于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向更大  相似文献   

9.
兵团文化的生成问题是兵团文化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从文化生成论的视角看,兵团文化的生成应有三重逻辑,即从历史逻辑看,兵团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历代屯垦戍边的历史经验,在传承中国近代革命文化中生成;从理论逻辑看,兵团文化建立在先进理论的指导基础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从实践逻辑看,兵团文化生成于兵团人践行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晔 《世纪桥》2016,(7):49-5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达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诉求,携带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烙印,赋予中国传统价值理念新的内涵与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作为湖南人,自幼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湖湘文化心忧天下、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品格根植于他的骨髓里,造就了他施政的"朱氏风格".同时,"朱氏风格"又继承和弘扬了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等特性 ,它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 ,根植于中国当代人实践 ,又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创新、升华和发展。我们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展其民族性基础 ,确保其科学性本质 ,突出其大众性取向 ,敞开其开放性胸怀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精神根植于与时俱进的石河子文化沃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精神是石河子人以四海为家,创古今伟业,独领时代风骚的宝贵精神财富.石河子精神根植于与时俱进的石河子文化沃土.石河子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不断给石河子精神注入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新鲜血液,使石河子精神永保活力和青春.  相似文献   

14.
辽河水系在辽宁省境内由辽河和大辽河两大干流及其支流组成。其中,辽河由发源于河北和内蒙古交界的西辽河与发源于吉林的东辽河在铁岭市境内相汇而成,经沈阳、鞍山的部分县乡至盘锦市入辽东湾,全长1430公里;大辽河由浑河和太子河相汇而成,途经抚顺、沈阳、本溪、辽阳、鞍山至营口市入渤海辽东湾。  相似文献   

15.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引领性。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一要求根植于党对高校领导的本质特征,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响应于文化繁荣自信的时代呼唤,体现于"双一流"建设的时代选择。高校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包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师生灵魂,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凝聚育人主体,以不断完善的党内制度强化政治向心力,以新思路新技术丰富政治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这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  相似文献   

17.
省委九厢十二次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吉林文化建设的重点,推动吉林文化改革发展,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根植于民族思想深处,是链接亲族血亲伦理的纽带,是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的重要思想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章对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继承与弘扬孝文化对保持家庭和谐、培育优良品德、构建文明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必须发挥政党文化的持久力量,实现管党治党常态化。具体来说,培育政党文化就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新时代,这是高校文化建设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下高校文化建设:一是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线。二是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是坚持传承创新与传播,即传承文化是首要命题;创新文化是重要任务;传播文化是时代使命。三是确立高校文化建设的价值依归是坚持立德树人,即促进师生成长发展是基本目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基本要求;弘扬大学精神是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