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由于我们对此研究不够和教育乏力,使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甚至错误认识,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科技迅速兴起和生产力持续发展时,就感到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比以前更加强大和繁荣了。于是就怀疑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否过时了,甚至怀疑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否不存在了。同时,对未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什么社会感到茫然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  相似文献   

2.
统治霸权,是建立在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包含诸多要素的统治形态。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以将统治霸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战之前,即以阶级统治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统治霸权;第二阶段为二战之后,是以变化为集经济、政治等为一体的社会统治为主要特点的统治霸权。如果从内在的属性上来讲,不论是阶级统治还是社会统治,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但是从外在的表现上来看,这二者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列宁有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最高和最后阶段的时代逻辑论断发自不同语境、具有不同内容侧重点,他主要是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的角度说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强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战争对革命起促进作用的语境宣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后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和帝国等论说,并没有完全超出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研判。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05,(4):64-64
今年新华社讯、《人民日报》提供的材料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任何阶段,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主力。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总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达到2100万,仅“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就达34万多,约占南京人口的一半。中国经济损失按照1937年的比价计算达5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2日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宁130周年诞辰。纪念列宁诞辰的最好方式,是联系新的实际,学习列宁主义,重温他的教导。列宁是马克思的忠实继承者。他在20世纪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列宁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帝国主义论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从此以后“帝国主义”一词流行开来。列宁在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而且有可能在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历史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社会主义革命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比较低的俄国取得了胜利,原因列宁已经作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也取得胜利,这更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料到的。革命胜利以前,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在低级阶段。当时虽然有上海这样在亚洲屈指可数的资本主义大城市,但在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之下,占支配地位的是帝国主义资本,不是民族资本。除帝国主义资本外,还有依附于帝国主义资本的官僚资本,它们共同排挤民族资本,所以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中国当时已经有5亿人口,其中90%是农民,他们仍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之下,忍受各种封建剥削。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勾结农村中的地主、  相似文献   

7.
自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1916年发表以来,已经有70多年了。在这段时期内,资本主义确实有了变化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再认识是必要的。但是,再认识资本主义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而不是相反。尽管在帝国主义发展中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垄断并没有变,由垄断所决定的帝国主义本性也没有变。这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例  相似文献   

8.
列宁创立的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是认识和研究帝国主义问题的指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学技术迅速进步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当代帝国主义国家,无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战后帝国主义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表了不少论著。这里仅就讨论中涉及到的帝国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一面镜子──评“不战决议”之争唐天日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50周年。日本怎样看待二战中的侵略历史,要不要在国会通过一项“不战决议”,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进行反省?这个问题目前成为日本朝野争论的热点。日本执政的自民党、...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针对帝国主义的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向,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认识帝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列宁在论述资本主义发展时存在着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也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在现代的发展就必须重新界定,资本主义已经超越了帝国主义阶段而进入了后帝国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界定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的特质,存在着"垄断资本分析范式"和"帝国主义批判范式"两条主线。前者以"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发展为线索,后者则以资本的空间扩张逻辑为中心。承袭"帝国主义批判范式"的新帝国主义论,强调的是资本逻辑已经从地理学意义上的显性广度空间扩张转向了文明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隐性空间扩张,并最终打造出资本力量操控一切、人们普遍认同的全球控制社会。新帝国主义论实际上就是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逻辑批判,它体现出当代左派思想家对资本逻辑向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的忧虑与反思,但过于渲染资本逻辑的无法操控,一方面不符合民族国家主权力量依然强大的事实,另一方面必然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悲观论调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产业政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色。第一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阶段是美国文化产业萌芽并发展壮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第二阶段从二战到冷战结束,这个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在东西方冷战的政治大背景下加速发展并称霸全球。这一时期影响美国文化产业政策走向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东西方冷战的国际政治大格局和新自由主义的勃兴。从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到如今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美国的文化产业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它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和反法西斯盟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今年五月九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部战场——欧洲战场战胜法西斯德国的四十周年。忆昔思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团结一切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力量,以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挑起的。当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打着“争取生存空间”的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企亟需全面导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少数人私有这个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不容的本世纪初,也就是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已进人到垄断、腐朽。垂死的帝国主义时代,大洋彼岸的美国诞生了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市场营销学(marketing)。伴随1929-1933年由美国而发并波及全球的经济大危机,市场营销学进人应用阶段且迅速传播于世界各地。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则是二战后伴随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臻完善的。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全面导入,尤如一支强心针,使列宁所预言的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不仅腐而不朽,垂而未死,反而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  相似文献   

15.
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是其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石,她自认非资本主义领域是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补充。在她看来,帝国主义是一种政策,是资本积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她的资本积累论与帝国主义理论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可贵的地方在于她提出了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到了帝国主义是一个历史阶段,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为科学帝国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寄生性或腐朽性,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特性,这是由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所决定的。垄断统治是帝国  相似文献   

17.
列宁于1916年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和列宁其他论著,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深刻的、全面的、详细的论述。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它和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有许多共同之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剥削性质,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仍然继续发生作用。但是,它又有不同之处,共有特殊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种特殊性分  相似文献   

18.
李杨 《各界》2013,(2):74-75
“帝国主义”是列宁的表述,原意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1922年1月,为对抗华盛顿会议,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运动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李名志 《党政论坛》2008,(14):37-37
众所周知,美国立国至今只有两百余年时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西欧诸国相比,美国在历史、科技、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还是一个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然而,到二战结束后,它竟把许多“前辈”甩在了后头,迅速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成为军事、经济和科技强国,傲视全球,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家的某些合理思想,认真总结一生经历过的无数次国际和国内政治事件,对许多国际战略问题作出了卓有远见的科学预测。本文拟就其三方面思想分析如下。一、对世界大战可能性的预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有50多年未爆发世界性大战了。这是从17世纪《威斯特优利亚条约》签订以来比较长的一次和平时期。这种局面能否继续维持下去,是整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世纪初,列宁曾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问题做过深刻的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