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枪支管理工作作为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和娱乐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枪支管理在立法方面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行政管理痕迹,突出地表现为在立法上强化公务用枪管理、弱化民用枪支管理;强调行政权的优越性,忽视个人权利保障;同时还存在枪支概念不完善、枪支分类不科学、规范枪支使用的法律缺失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枪支管理,从枪支管理立法上加以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枪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还存在不少缺陷和漏洞。因此 ,必须继续贯彻从严治枪的工作方针不动摇 ;尽快修订《枪支管理法》 ;以严厉打击促进严格管理 ;强化行业自律 ;突出收枪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枪支管理制度研究》一书从“行政平衡论”的视角对我国枪支管理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关注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和行政权实施的同时,深切地关注公民权利的保障,既有理论上的重要创新,又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公安一线民警和治安管理教学科研人员一本难得的工作指导用书。  相似文献   

4.
在涉枪案件的侦破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枪支的识别问题。在刑事侦查技术的验检工作中, 一般将枪支分为制式枪支和非制式枪支。对于制式枪支来说,我国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对其认识相对清楚容易。但非制式枪支的问题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中,识别非制式枪支是研究非制式枪支各种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枪支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讲是行政管理理念,也就是行政权和公民权利的关系。当前,世界各国有两种典型模式:一是强调权力本位,否认或严格限制普通公民(猎、牧民等除外)持有枪支的权利,如中国和日本等;一是强调权利本位,保障普通公民拥有枪支的权利,如美国、也门和瑞士等。这主要是基于文化、历史传统和政治传承的不同。我国的枪支管理制度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保障公共安全价值优位的前提下,凸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应在注重行政效率、行政权威,继续严格管制枪支前提下,加强民用枪支的立法,适当扩大民用枪支的配置范围,保障公民生产、生活安全和休闲、娱乐等合法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台湾地区警察枪支使用的制度主要是《警械使用条例》及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内容涵盖了警察使用枪支的原则、情形、程序、注意事项、法律后果等。其特点是制度设定模式比较科学;警察使用枪支行为的性质界定比较合理;使用枪支与其他警械作为一项整体制度加以设计;规定简洁,包容广泛;注重保护警察执法权益;警告程序的规定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警察使用枪支战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成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由于枪支使用战术训练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警察执法中不愿佩戴枪支、不会使用枪支、不懂运用枪支及缺乏用枪自信心的尴尬现状在警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亟待加强警察实战用枪战术研究,强化警察用枪战术理念,提高警察用枪战术能力,以发挥枪支在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和保障警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丢失枪支不报罪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增设的罪名,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明确该罪的设罪理由、构成特征以及与相关罪名的区别,旨在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务用枪的持有人,重视对公务用枪的管理,杜绝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9.
警察使用枪支的国际准则渊源于国际人权公约以及联合国专门性文件,其内容涵盖了警察使用枪支的原则、情形、程序、救济和问责等。警察使用枪支的国际准则从人权保障的高度设计了具体制度,并注重用枪警察的道德素质和资质管理,这些优点都值得我国加以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
1996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以下简称新法)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以第72号令予以颁布,并定于10月1日施行。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加强枪支管理的法律,标志着我国的枪支管理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法施行前,我国施行的是1981年8月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1.
试论非法制贩枪支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制贩枪支案件是指违反国家枪支管理规定(主要指违反《枪支管理法》),私自制造、贩卖枪支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案件。非法制贩枪支是“黑枪”的主要来源。也是非法枪支流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当前,非法制贩枪支案件具有团伙化、网络化、分散化趋势明显、隐蔽性强的特点。公安机关应当树立“情报先行、情报导侦”的理念、通过获取情报、加强阵地控制,实施控制下交付等手段来侦破案件,打击制贩枪团伙,端掉制贩枪窝点、收缴非法枪支,以有效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狩猎热、购枪热的不断升温,个人非法持有枪支数不断上升,且有向枪种高档化、持枪人成分多元化方面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分析这一动向,对于我们打击持枪犯罪,强化枪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有关管制法律概述日本枪支管制法律,是旨在对不同类型及用途的枪支进行管理而建立的。管制的核心法律是《枪刀管制法》,它管制枪支的持有和进口业务,《武器制造法》对其进行法律补充.它本段管制武器的制造和贩卖。与此同时,有关枪支管制的法律条款还可在以下法律中体现:《海关法》、《关税法》及《保护野生动物法》等。弹药的管制受《爆炸物管理法》管制,但手枪、步枪、机枪等抢用于弹受《武器制造法》管制。刑事处罚条款可在有关惩罚暴力犯罪的法律、有关危及航空飞行的惩罚法律以及旨在对付具有轻微过失行为的枪支犯罪等法律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立法对警察使用枪支予以全程规制,规定了事先拔枪、准备射击、开枪时预告、开枪恐吓、开枪射击和报告等内容,对使用枪支的不同形态分别设定条件,并以高阶位法设定警察开枪的条件,规定内容详尽,使用枪支条件的设定比较合理。对于日本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的这些优点,我国在完善自身相关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反恐形势极为严峻,而在暴力恐怖活动中枪支是恐怖分子常用的暴力武器。我国是一个枪支管理极为严格的国家,线下贩卖枪支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贩卖枪支犯罪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通过分析网络贩卖枪支犯罪的过程和手段,提出将传统侦查手段和信息化侦查手段相结合的侦查方法,并总结出一系列相关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警察枪支使用在日常警务活动中,特别是在处理突发紧急事件时是必不可少的。枪支使用效果事关公民切身利益和警察执法效力,警察枪支使用后期的法律程序是监督和推动枪支合法、恰当使用的重要保证。在此方面,我国目前在立法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少问题,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笔者正是以此为参考,在深入剖析我国警察枪支使用后期法律程序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较为创新性地提出了若干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依法使用的致命性武器。要提高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就必须进行贴近实战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枪支的训练,并且建立有效的长效训练机制。只有这样,民警使用枪支的实战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严格管制枪支,但对于什么是法定意义上的枪支,即"枪"与"非枪"的分类,以及"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的分类,"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的分类,却在立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实务界在认识上存在重大偏差,同一行为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差异很大。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探讨"枪"与"非枪"、"军用枪支"与"非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等问题,对枪支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可以为新形势下的执法、司法工作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行为人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上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丢失枪支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不及时报告的行为,即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所在,是本罪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构成本罪的结果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