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6,(6)
克林顿发表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23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讲话,在国内问题上,咨文重点强调了预算、家庭、教育、经济安全、反犯罪和环保问题。在对外政策上,强调美将在世界事务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美国“不应是孤立主义者或世界警察”,但“可以成为最好的调解人”,美国将全力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价值。 美就秘藏武器向奥地利道歉 美国政府1月23日就美对奥地利政府长期隐瞒  相似文献   

2.
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104届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四次国情咨文讲话,阐述了美国的内外政策。由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被认为是竞选连任的宣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9,(5)
美国东部时间1月19日晚9时,克林顿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了1999年国情咨文。克林顿称这是本世纪美国的最后一篇国情咨文,是下个世纪的美国人不会遗忘的咨文。不过,在世人看来,这篇咨文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是它发表的背景特别:在克林顿演讲之际,他正遭到国会的弹...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专电 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参众两院议员宣读了他的1992年国情咨文。 照说,国情咨文本应用较多的篇幅来谈论美国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及美国今后的对外政策,但这次却一反常规,用了将近3/4的篇幅论述了美国的国内问题。布什总统在这份文件中承认美国遇到了“许多麻烦”,现正处在“困难时期”,因此今后应“更多地注意国内的事”。 那么,美国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从国情咨文看,“首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此外还有各种结构性问题和社会问题。 美国自1990年7月出现经济衰退,迄今已历时18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美国联邦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像一个庞大的魔影投射在美国大选年的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一月初以来,美国朝野上下围绕这个问题吵闹不休,但是谁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法术来把魔影驱散。在年近二千亿美元财政赤字问题上的争吵,这几年很少停过。最近的新回合是从里根一月二十五日发表国情咨文开始的,接着公布的一九八五年度政府预算和总统经济报告,又进一步把争论推广开来,成为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在美国经济持续衰退、社会弊端丛生的形势下,顺应美国民众思变的心理,打出“变革”的旗子,以压倒优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目前,克林顿正为1993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作准备。尽管他上台执政后的首要任务将是处理棘手的经济、社会等国内问题,他也无法忽视对外政策问题。 从克林顿在竞选中的言论可以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8,(4)
国际趋势: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美国:美国财政经济实力雄厚,但过去长期以来一直受巨额赤字和债务的困扰。1993年克林顿总统和国会采取了新的平衡预算和赤字控制措施,通过了五年期限的增收减支一揽子法案。即在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的同时,对于支出控制...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3月19至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北约东扩、削减核武器以及俄美双边关系等问题。北约东扩计划则是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和克林顿这次在双边关系发展不畅、双方龃龉增多、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举行会晤,能否消除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障碍,象叶利钦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希望的那样产生促使俄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克林顿连任总统后,为实现21世纪为“美国世纪”的全球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对俄罗斯实行“削弱、遏制和防范”的政策,力求在保持两国关系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实力,推动其朝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战略轨道演变。今年2月4日,克林顿在向国会发表的他第二任期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是,协助“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欧洲”,在1999年前扩大北约,加强北约同非北约成员间的和平伙伴关系,在北约和“民主俄罗斯”之间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其实质就是继续介入并主导欧洲安全事务,加快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格局。美国对俄这一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俄罗斯是美国所需要的最大的“民主成果”,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欧亚大国,离开俄罗斯的合作,美国就无法建立欧洲安全格局和实现其旨在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美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复兴与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克林顿时代的兴盛 ,是由美国当时的国内经济现实、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向导。 2 0世纪 90年代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 ,从客观意义上为美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复兴与再造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8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1991年度《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继1月29日布什《国情咨文》、3月1日国防部长切尼《国防报告》之后美国的又一重要战略性指导文件。如果说《国情咨文》是对美国最高层次的国家战略的阐述(包括对美面临的内外基本形势判断和全面内外政策要点),《国防报告》是对美国军事战略的概括(包括对美面临的军事威胁的判断和军事上的主要对策)的话,《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则是对美国面临的安全形势的判断和维护美国安全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0日至 25日访问了南亚三国。他是 孟加拉国1971年独立以来、印度1978年以来、巴基斯坦1970年以来接待的第一位美国总统。 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的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了平衡的方针。舆论认为,克林顿此行是对印度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承认,也显示了印度潜在的巨大市场对美国工商界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去年发生的克什米尔冲突为美实施南亚政策战略调整提供了契机 冷战结束之后,…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美国参议院4月1日以55票对45票、众议院3月31日以240票对184票,通过了1994财政年度预算决议案。该决议案基本上反映了克林顿经济计划的主要内容,克林顿总统及民主党国会议员在新预算议程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这次预算决议案在国会通过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按照美国的立法程序,美国众议院、参议院通过预算决议案的最后期限分别为5月14日和6月18日。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迄今已连续增长了整 整 9年,仍未出现即将停止 增长或发生衰退的迹象,不仅创造了战后经济增长期最长的纪录,而且各项经济指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现象,也是许多传统经济学无法加以解释的,人们因此将其称之为“新经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月28日发表的《2000年国情咨文》中首次对建设“新经济”明确定性,指出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奇迹般地提高生活质量,取得经济进步和改善环境的关键。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普遍陷于不景气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能够一枝独秀,持续并较快地增长,其中不乏值得借…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总统克林顿登台执政已届半载。半年来,克林顿及其新政府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路,在推行其内外政策方面虽取得了某些进展,同时也遇到了始料未及的强大阻力和严峻挑战。克林顿的境况似可用“雄心勃勃,难关重重”8个字来概括。也就是说,克林顿本人的确想要大干一场,以“振兴美国”。然而种种内外制约因素又使他步履蹒跚,作为不大。从主观上讲,年轻气盛的克林顿确实看到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6.
在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3月20日宣布在全国实行“特别治理”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当天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叶利钦,并期待着4月初同叶利钦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行会晤。叶利钦这一非常措施在国内引起很大震动,在国际上也令人关注,克林顿的反应反映着美国对俄政策的主要考虑。  相似文献   

17.
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往往发生在新总统上任一年之后,因为这时他可以较少受竞选时承诺的约束,同时离下届选举尚远,可以较多地考虑长远战略,听取外交专家的意见。1994年恰是克林顿执政的第二年,又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发展相对平稳的一年。从这一年的美国外交战略看美国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轮廓是比较清楚的。 从克林顿1994年年初访问欧洲,到10月访问中东,11月赴雅加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2月参加美洲首脑会议,美国外交出现全方位的活跃。克林顿上台之初,强调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振兴经济和解决社会  相似文献   

18.
梳理奥巴马国情咨文中透露的美国对中小企业帮扶政策,反省中国相关政策。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角度,深入发掘美国经济振兴政策启示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布什的国情咨文及其在北约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但分析近几年中东局势的发展可以看出,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些易放难收,将继续损害美国的软硬实力,甚至可能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 长期以来,中东形势发展备受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影响,在布什新任期内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8,(7)
全球要闻(2月2日—8日)克林顿提出美国1999财政年度预算美国总统克林顿2月2日正式向国会递交了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始的1999财政年度的预算。新预算规定下一年度联邦政府支出为1.73万亿美元,比本年度增加3.9%。新预算最引人注目之处是预计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