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类新型犯罪,具有智能化、团伙化、职业化等特点,往往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跨地域、跨境作案,致使侦查工作比较困难。该类犯罪社会危害性大,对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对于此类犯罪的防控,既要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也要进行被害预防,强调防范对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利用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信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在我国各地迅速蔓延,呈爆发式增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电信诈骗犯罪的起源及发展,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之迅速、手段翻新之快的原因,能够为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犯罪做好基础性工作,进而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此类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信、金融行业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电信行业的远程操控性、金融业资金转移的便利性和公众对法律等行业的陌生,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日渐猖獗,并不断危害全国各地.电信诈骗采用分工负责、拆分责任的作案方式,并进行公司化、专门化管理,具有犯罪隐蔽性强,跨地域犯罪,成本低、收益大,科技含量高,方法不断升级,侵害对象不特定等特点.侦查人员应对电信诈骗犯罪犯罪预备、诈骗实行、收尾三个阶段熟悉了解,以更快地侦破此类案件.  相似文献   

4.
电信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欺骗行为,使受害人陷入或维持错误认识,受骗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遭受财产损失。其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犯罪对象仅限于财物。  相似文献   

5.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较为严重的犯罪,针对此类犯罪的侦查打击存在多重难点,实践中犯罪预警是治理此类犯罪较为理想的手段。通过梳理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破案、资金损失等数据,分析当前形势,调研X省及T市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探讨难点及问题,提出改良路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快速高发态势。由于电信、银行等管理环节的漏洞和相关问题的存在,电信诈骗犯罪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处于一种高发趋势,同时会随着科技进步而手段升级。电信诈骗犯罪的非接触式特点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电信诈骗犯罪是诈骗犯罪新的表现形式,通常分为通信诈骗和交易诈骗两类.电信诈骗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犯罪成本低、涉案金额大,涉案人数多、波及范围广,案犯年龄低、文化程度高等特点;电信诈骗犯罪也表现出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作案日益隐蔽,智能化程度日趋增高,跨境作案日渐明显的新趋势.侦破与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也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在侦查对策方面,我们应当梳理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推断案犯身份,确定作案人,深挖余罪和同案犯;在防控对策方面,我们应当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加强国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金融事业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互联网为载体的电信诈骗犯罪逐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职业犯罪,成为一种案发区域广、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常发性侵财案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鉴于电信诈骗侵财案件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点及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中所遇到的瓶颈,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快电信立法、构建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平台、提高远程协助办案能力、加强与金融、电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密切国际和区域间司法互助等,以有效遏制电信诈骗侵财犯罪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此类案件多为跨省市、区域作案甚至跨国作案,因其侵害面广、涉案金额大、受害人群不特定、侦查取证难度大,利用传统的侦查模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的侦查需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意识,积极探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新途径、新方法,践行现代刑事侦查理念,通过信息战、合成战,坚持信息到人、信息到案、从人到案、从案到人的多元化现代侦查模式,对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精准打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到严厉打击,但依然猖獗,犯罪活动不断演化、升级,网络化、虚拟化、牟利大等特点更加突出,严重污染网络空间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亟需加强治理。目前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面临机制建设有待健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宣传防范缺乏针对、行业监管积弊较多和打击难度不断增加等问题。对此,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高治理水平和能力,一是党政主导、共治共管,探索新型网络诈骗犯罪切实有效的基层治理办法,二是动态治理、因势利导,探索新型网络诈骗犯罪切实有效的社会综治效果,三是创新宣教,打防并举,探索新型网络诈骗犯罪切实有效的打击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频频发生.本文基于现代治理理论内涵和核心,在阐述电信诈骗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信诈骗难于治理的原因,并提出公民、公安、银行、电信等电信诈骗的治理主体应当联合加强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由电信诈骗向网络诈骗转变、诈骗手法更新迅速、诈骗对象选择更加精准、犯罪上下游产业化链条化突出的特点。应当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协同治理机制:发动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治理;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公安机关强化侦查打击;强化行业治理压实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多方主体联动进行反诈骗宣传,以期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综合治理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严重犯罪类型。近年来,随着国际警务合作的不断深化,对于这一类型犯罪的打击力度逐步增大。从警务合作机制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和警务合作机制的现状,梳理当前机制存在的不足,从联合打击、区块链技术、情报共享、反诈宣传及人才共育五个维度,探讨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警务合作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骗取贷款罪作为在经济领域的金融类犯罪,罪名定义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骗取贷款罪的犯罪主体比贷款诈骗罪宽泛,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公安机关在侦查此类案件时,要注重对取证的问题、案情的具体分析以及“重大损失和严重情节”的司法认定,同时要注意此类案件的侦查对策。可以从骗取贷款罪多发地区案件特点、案件数量、骗取贷款罪近年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相关司法解释,研究公安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不足与突破口,从而使公安机关骗取贷款犯罪案件侦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取款行为,在《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两份文件中均有体现,但是二者对于帮助取款行为的认定存在冲突,表现为对"明知"的内容和程度的认定有差异、帮助取款行为的时间节点的认定不同、对诈骗罪既未遂标准判定不同。网络电信诈骗帮助取款行为定性的路径选择是:对"明知"内容和程度的认定进行类型化判断;对帮助取款行为介入的时间节点进行类型化划分;以"失控说"作为判断诈骗罪既未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诈骗犯罪一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它对社会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岭回归研究方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上网人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因素对诈骗案件立案数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关于对教育、收入、电信运营行业的治理建议,希望能对诈骗犯罪管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诉讼欺诈侵财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讼欺诈侵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行为人主现恶意重,将诉讼欺诈侵财行为纳入刑法评价范围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从实质分析和体系解释的立场出发,将诉讼欺诈侵财行为定性为诈骗罪,存在一系列不合理之处,在刑法中有必要增设法律条文对诉讼欺诈侵财行为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学界对信用卡诈骗罪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但在该罪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仍存在不少分歧。为此,应从该罪概念的界定、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等方面进行辨析,以便进一步明晰对信用卡诈骗罪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电信诈骗犯罪侦查瓶颈主要存在于现场勘查、并案侦查、侦查协作等环节。电信诈骗犯罪现场勘查的地位及其内容等与其他犯罪现场勘查有所不同,应注重电子数据的发现、固定和提取,将现场勘查与即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密切结合;电信诈骗犯罪并案侦查存在并案不积极和并案依据较少的问题,应通过信息化建设将电信诈骗犯罪并案侦查纳入规范化轨道;在侦查协作方面,除了公安机关内部的常规协作外,更多的是要加强侦查部门与外部机构的协作,即公安机关与银行的协作以及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