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尤其是北美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一种典型的“能力中心”的教育模式。笔者通过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具体表现的介绍,阐释了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具体要求,及其在提高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英语能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解析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公安院校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深化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公安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满足现代警务对警察职业能力需求的迫切需要。能力本位教学思想源于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具有其相应的特征,借鉴、应用于我国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可以从解构警察职业能力、确立警察能力标准、开发警察职业课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警察能力评估等五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3.
高职英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教育中“能力本位”理念的内涵和主要内容,接着分析了高职教育引入“能力本位”理念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高职英语能力本位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教学目标作用认识不清;对课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区分不明;忽视能力目标设计;表述教学目标抽象笼统,缺乏可测性。制定好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制定教学目标要把握能力本位、具体显现、循序渐进、三维一体的原则。制定好教学目标的方法途径是:把握好课程与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注重教学目标表述的明确性、特定性、行为性;勾连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依托教学团队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领域中的能力本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公共领域是权力至上的领域,是从属于权力本位文化类型的。近代社会,随着交换关系上升为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文化。而社会中能力本位的文化主流与公共领域中的权力本位文化是矛盾的,以致于在公共领域中出现了权力的畸形化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公共行政与社会的对立。重建公共领域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使公共领域归流于社会的能力本位文化体系,而服务行政模式的建立又是公共领域中扬弃权力本位文化而代之以能力本位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辽宁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可谓喜忧参半。通过对辽宁省内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英语能力需求情况的调查,探索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要对接贫困生的客观需求;将校内行政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供教育资助;开展有效的职业知识技能教育,帮助贫困生提高知识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完善贫困生的心理和精神人格,使贫困大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有活力、有能力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8.
树立能力本位的军队人才培养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本位是知识社会形成的价值理念,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人才建设应当确立的重要理念。军队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全面理解能力本位的基本内涵,把能力看作人才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切实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到来,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现代人正由"官本位"为核心的"等、靠、要"的依赖性,向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主动进取"的独立性转变.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代社会能力本位思想确立的意义的分析,来引起人们对能力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法本位的理论基础涉及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社会之论辩及其对法本位的影响,涉及中国经典理论中民本思想的演进、超越与民本位的奠定,以及法学方法经典理论与公私法本位的确立等。社会和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早有先驱。在自然法理论中,个人主义的实质是呼唤个性解放、独立和自由。狄骥运用他的社会连带理论猛烈攻击“国家主权”和“个人权利”的观念。社群主义批评个人主义的主张导致忽视国家维系的良善生活;权利本位正如自由一样,只可能是相对的,应当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始于与神本相对峙,而终于与君本相对立。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新超越,也为权利本位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