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颖 《前沿》2010,(4):198-200
传媒生态功能的失衡会引起传媒生态系统的紊乱,在对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时,作者选取了部分河南农村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从媒介在农村的普及状况、农村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偏好、评价以及媒介内容对农村受众的影响几个方面对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河南农村传媒生态功能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企业传媒发展面临的挑战 1.快速发展的外界传媒使企业传媒受众对企业传媒产生“高期望值”。当今世界,信息飞速发展。作为承载信息的各类传媒,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大的传媒,不论是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还是后期制作的手段方法,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它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目标,不断调整自己,尽最大可能从内容到形式满足受众需求。受众在与各传媒的“亲密接触”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大众传播学的层面考辩舆论形貌及其内涵变化和民意调查的特征,认为在传媒担当受众的主要信源的前提下,群体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媒的影响,民意调查只是传媒深化信息传播的一个连续环节。民意调查以舆论为资源,精确新闻是以民意调查结论为报道对象的深度描写,它不再是从传媒本位对舆论作出处理,而是从受众本位对舆论乃至现实社会的把握。精确新闻的出现标志着传媒舆论功能的一次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4.
小议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及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前沿》2007,(7):244-245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播热线直播节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越来越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并成为现代广播传媒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和节目类型。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兴起和流行,自有其原因,它打破了“我播你听”的传统传播方式,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收,使受众  相似文献   

5.
正在发生的时代之变、社会之变、媒介之变必然引发受众接受心理的诸多变化,重视和研究这些变化是媒体发展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面对当下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媒体应该尽力满足受众对事物真相的需求、改进叙事方式的需求、重塑媒介话语的需求、参与传播过程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受众接受心理变化问题,应该充分认识到受众接受心理变化的复杂性,既要讲适应受众心理变化,也要讲责任和担当,防止被市场“绑架”,从“媒介中心主义”堕入无原则的“受众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后,媒体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新兴媒体,在我国除了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媒体外,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手机电视、博客、播客、IPTV、短信等,同时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媒体应该有责任引导受众心理需求。这是有利于媒体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受众心理需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斯弗斯通提出驯化理论,用家庭道德经济的概念解释传媒与社会的互构关系,不同维度的家庭概念对应传媒在家庭道德经济中的不同角色.通过驯化理论的梳理,认为驯化的概念突破技术研究,兼顾消费和传媒的社会生命历程,驯化理论强调传媒、语境和受众三位一体的关系,在研究实践中解决传媒的意义、时空分析、性别关系和社会影响等问题,为传媒研究、新受众研究或接受分析提供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龚源昌 《今日浙江》2006,(21):58-59
以整体转换为突破口的有线数字电视即将在我国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我们的电视将迈向数字化时代。由于数字电视带来了承载内容、传输方式和收视习惯的巨变,给电视传媒营运、服务、收费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合理的数字电视价格形成机制,对于促进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保障广大受众的收视权益意义重大。有线电视数字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佳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广播电视,是目前国内受众最多、面最广的现代传媒,有线数字电…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数亿人能够在同一时间享受同一样的新闻信息,强大的传媒舆论可以轻而易举地影响受众的舆论和情绪.在近期几场战争中,各国传媒都试图用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诉求,从精神和道德上征服目标受众,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卓越的攻击力"和"良好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10.
<正>得益于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报道手段更加丰富。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表现抢眼,文字、图片、视频、flash、VR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进行报道,让受众更直观  相似文献   

11.
传媒核心竞争力与新闻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核心竞争力是指新闻媒体独有的、保证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知识和能力体系。它是中国新闻传媒界必须面对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及竞争策略。“以新闻为本”是新闻活动最基本的原理,在传媒经营管理的整个价值链条上,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是关键所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真正的新闻化必须面向市场,传媒应通过市场的检验和调节来真正地落实“以新闻为本”,从而有效地发挥新闻本位在传媒核心竞争力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桑林 《前沿》2012,(5):190-191
近年来,新媒体(主要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大众媒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传统大众媒体所拥有的受众正日益减少,使得长期依赖于传统大众媒体进行广告等宣传的行业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传媒之间的竞争,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之间的竞争,拓展到多媒体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报纸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传媒战略正确可行的前提是科学的认识、判断和决策,错误的理论只能导致错误的传媒发展战略。中国传媒业要摆脱危机、立足世界必须建立起符合传媒发展规律的传媒核心观念以及传媒专业标准;中国目前所推行的传媒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制环境、道德环境以及制度的支持,传媒市场化有可能对受众造成资本的意见统治,并造成新的权力腐败。传媒发展的市场化要求与现有传媒体制,传媒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媒发展战略由于缺乏制度支持和理论支持,陷入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5.
蔡骐 《思想工作》2007,(8):26-26
杨彬在《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加强农村传媒建设,需要实施“城市支持农村”战略。传媒“城市支持农村”,不但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可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传媒业总体键康发展。实施传媒“城市支持农村”必须改革传媒发展体制,要把农村传媒纳入农村公共事业范畴,对农村传媒进行一定时期的市场保护,并倡导农村传媒的社会效益导向。  相似文献   

16.
贺琛 《湖湘论坛》2014,(3):120-124
当今社会,大众处于一个"我被传播故我在"的媒介化生存时代,人们在日益依赖传媒的时候,又常常为传媒频频出现的道德责任失范现象而恼火。传播责任失范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新闻侵权和越权、漠视和利用弱势群体。传播责任失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传媒组织、新闻传播者个体和受众共同努力,积极寻求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7.
《思想工作》2008,(6):21-21
杨树弘在2008年2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指出,塑造优秀的主流传媒,应当把握以下法则。第一,资讯主流。洞悉政治气候,解读重大政策性新闻的较高的话语权,构成主流传媒的责任价值。第二,舆论影响。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衡量传媒是否主流的必然标准。主流传媒一个更重要的评价标尺是权威性和影响力,即对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的占有率。而主流传媒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声誉,一方面来自于它们所服务的主流社会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源于主流传媒自己的卓越表现。  相似文献   

18.
传媒暴力对犯罪的催促效应严重阻碍了对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妨碍了社会健康、平稳地发展,增大了社会风险。增强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传媒运作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受众的认知和抵御能力,可以预防和控制一定数量和类型的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的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9.
世纪转型期的现代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关注,直接影响着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向。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新闻导语写作对受众审美心理的关注表现各异。作为新闻与美学的交叉视野,这种对受众审美的关注越来越引起新闻传媒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然性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岭南学刊》2001,(3):68-71
20世纪年七十代末 ,我国开始了传媒产业化进程。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这一过程并未引起广泛注意。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随着几家传媒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并创造了不俗的业绩 ,我国传媒产业化才引起广泛关注。总体说来 ,我国传媒产业化的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关于传媒产业化的理论研究还刚刚开始。随着传媒产业化的深入、全面展开 ,迫切需要产业化理论的指导。本文拟就我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然性及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传媒业的性质和特点所谓传媒业是指包括报刊(报纸、图书、杂志等)、广播、影视音像和因特网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