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是孔子所编订的文本之一,在后来儒家的传统中形成了一种“诗教”传统。在此就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孔子的《诗》教何以成为一种教化。这里核心在于《诗》的本质与教化是否一致。教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即是化单一为普遍的过程。而就《诗》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情”,即诗咏情;二是“言”,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三是“思”,即是《诗经》中所蕴含的“微言大义”。在诗之“情”中,有作为单一物的“情欲”“情绪”,以及作为普遍物的真情。《诗》通过对情欲和情绪的扬弃,使学者对“天涯共此情”的真情进行把握,从而化掉了单一的方面,获得了普遍性的规定。就“言”的方面,《诗》通过优美的语言促使单一的对象从个体之域走向公共之域,成为普遍物。而“思”则是以“喻”的方式,主要是主体的领悟和阐释,使得“道”向主体自身敞开,这就使得处于幽暗的直接性之中的“道”走向了现实的普遍性,在主体的“思”中澄明和彰显。由此可以看出《诗》本身就具有教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刘铭 《青年论坛》2010,(3):133-135
《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受到儒家“诗教”理论的深刻濡染,在创作中特别突出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一方面,作者对封建政治进行了美化;另一方面,又大量暴露了它的罪恶。此外,作者在创作中还很好地贯彻了儒家“诗教”的‘‘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传统。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在各自不同的河道里前进.可自从科技革命以来,特别是自然科学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自然科学的那种方法也似乎成为了人类最可靠的法宝,它已经象征着获得"科学"的唯一方式.在精神科学中,教化就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而存在.于是关于教化的研究也就尤其重要.在伽达默尔那里,对其做诠释学的诠释就是一种重要的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理解儒家诗教观,首先须区分普遍意义上的诗与文本意义上的诗。儒家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是对志、情的抒发。从生命存在的角度而言,情感是人类生命意志的经验性显现,诗歌是对生命意志的表达。志、情是合一的,是对人类生命意志的整体描述。志与情的区别是在人类情感内部显现的,分指情感的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儒家认为道德教化须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其关键在于恰当地抒发情感,而诗歌则被认为是其实现途径。诗教作为上古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便开始衰落,原因有三:礼乐制度的崩溃,诗歌的经典化与审美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曾庆雨 《思想战线》2002,28(4):84-87
晚唐诗以“意”、“象”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诗歌艺术的朦胧之美 ,开创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另一境界。 2 0世纪初的新月诗在形式上与晚唐诗有极大不同 ,可诗的“境”、“意”的非一致性仍是主要的特征。 2 0世纪末的朦胧诗 ,更加努力加大“意”、“象”的这种距离感 ,以增加诗的多元和多层次性 ,更具有一种立体解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传统儒家士人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礼治"的社会,而"教化"则是这一理想的实践层面。通过"教化"移风易俗,建立一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社会秩序,一直是儒家所追求的"道"。道德与政统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结合,对王权构成一定的调节,但王权的专制性决定了它注定要超越这种调节,成为用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政治化儒家道德符号,这不是儒家知识分子教化政治的本意。儒家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在王权政治下从来都是有限的,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古代儒士阶层从来没有放弃过对"道"——一个沉浸在礼乐之中的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对诗法既不能消极地弃而不论,更不能停留在技巧层面。诗法是为呈现某种生命精神与文化心理,审美本质就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章法之美在于呈现了价值生成过程的情感自然流转,要诀在"错综任意,寓变化于严整之中"。律体是这一过程的集中体现,盛唐律体有典范性。一般就是"向空而有"的价值建构,尤其是人事、自然、历史之内以及之间的切换。至如"起承转合"、律诗中间二联对仗等都非通例,关键是以情感来驾驭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植根于浙江的历史、体现于浙江的现状、引领着浙江未来发展并区别于其他省份的灵魂和"精神名片",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作为宋明儒学发展最繁荣的区域之一,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儒家  相似文献   

9.
李栋辉 《求索》2010,(10):196-198
宋人注重道统和文统,韩、柳其文在宋代的接受有着不同的接受轨迹,宋人发明了韩愈在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中的崇高地位,而反观柳宗元,由于其政治生涯中依附党人的污点,宋人对其人的政治生涯表示同情;由于宋代道学思想的浓厚,宋人对其思想进行大肆抨击;由于柳文的高超艺术成就,宋人对其文大为称赏;柳文在宋代地位的嬗变,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进程,反映了宋人文风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曾小梦 《求索》2007,(8):217-219
《礼记》作为一部礼学文献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引《诗》例证。通过对《礼记·坊记》一文的引《诗》研究,可以看出《诗》的功能的扩展,它由政教工具、交际工具而演变为儒家阐发、论证其礼治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证明了《诗》的丰富意蕴是由其文本自身特征和读者的接受、解释过程共同造就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解释者不断“重铸”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1.
曾毅 《求索》2013,(10):143-145
屈骚批评从汉人开端之后千年不绝。在这历时悠久的批评历史里,其批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这种丰富性很鲜明地体现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屈骚批评内容的多次发展和转变上。两汉到南朝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转变,我们将之简单归纳为:从以《诗》评《骚》到诗骚同源。这次转变,不仅使屈骚批评的内容发生根本改变,呈现出与汉代屈骚批评不同的内容和特征;而且意义重大,对以后的《楚辞》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莫尚葭 《求索》2013,(7):128-130
陈白沙的出处观以"语默出处惟时"为中心。出于对道的坚守,他最终归隐山林,但仍试图以隐入世,通过重建伦理纲常改变社会风气。其诗歌以明道为依归,但又表现出浓厚的山林趣味,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想"与"因"结合的诗学观,不仅为诗歌创作、鉴赏和文学批评提供借鉴,而且也可作为汉诗英译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宇文所安英译王维诗的"译画入诗"、"译禅入诗"和"译典入诗"三个方面,探讨了诗歌画境中的动态性、静态性和光线色彩的和谐性在翻译中的摹写和润饰作用,分析了禅宗审美意境翻译中的"无我之境"、情景交织中的意境翻译的动感、声情意象翻译的乐感,总结了典故翻译的文化交互性,指出了宇文所安的翻译艺术的再现性重于表现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从孔子、孟子到苟子的论辩态度经历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孔子不仅对论辩持消极态度,甚至对语言本身带有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孟子虽然擅长辩论,但他却强调是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境地。到了荀子,论辩不仅在文本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对论辩理论有了较为丰富的探讨。先秦儒家论辩思想的嬗变,不仅是先秦时期社会发展趋势使然,也是儒家思想体系内部张力所致。  相似文献   

15.
胡遂  曹梦晶 《湖湘论坛》2010,23(1):82-86
王维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佛,其一生的文学作品中,对闲适生活的吟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了其独有的恬淡空灵的特色,究其缘由,与其对佛教的深刻造诣分不开。本文试从其闲适诗与佛教的交汇之处,浅谈王维的无念、无相、无住的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轩 《新东方》2014,(2):29-32
以冯友兰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植根于当代社会对传统儒学进行了创新式的开拓,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贡献的核心表现为促进中国哲学自身的现代转换。具体说来,则包括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形成、恢复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儒学的本位地位、重塑儒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借鉴西方哲学资源来推动自身思想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全台诗搜集整理编辑出版计划”,出版第一阶段成果《全台诗》一至五册。“开澎进士”蔡廷兰诗作也纳进此次出版范围。以蔡氏《请急赈歌》为例,编者虽本《全台诗凡例》,严谨地写下十七条校记,但其中却有多处仍待商榷。首要原因在于编校《请急赈歌》所据底本欠妥,故而“将错就错”。其次,《请急赈歌》编校时也有漏校,例如《请急赈歌》第四十九联“救荒如救‘灾’,祸比燃眉蹙”,实为“救荒如救‘焚’,祸比燃眉蹙”。最后,目前可见文献,《请急赈歌》开头皆作“昔读宝俭箴,贵粟贱金帛。昔闻袁道宗,蠲赈上六策”,诗云“袁道宗”者,据笔者考察,乃所有《请急赈歌》此处皆刻印有误,当作“昔闻袁宗道,蠲赈上六策”为是。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对于哲学的定义历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哲学作为一门认知科学似乎早已成了共识,那么如果说哲学和政治结合,我们显然可以认为是哲学被应用于政治。而艺术是一般被定义为对人类一切美的思考和创作,这样一来,乍看上去,似乎艺术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这当然也不对,  相似文献   

19.
三州战略,立足于生态保护,奠基于特色产业,寄希望于开放开发,并且必须强调人才强州和高度重视文化亮州。如何开放?怎样放开?值得深入探究。而苏、浙、沪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歌妓为参照物,词人兼有词中的自我、词外的自我双重身份,前者指向娱乐生活,后者指向主体的精神境界,分别显现出词人游戏与严肃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苏轼是完美的典型;前者向后者的逾越是对社会的挑战,柳永的遭遇最典型。词人对后者的选择高扬了人类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