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建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2):6-11
广东省青年志愿者绿色环保服务是伴随着绿色环保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壮大的,它经历了从尝试到创新深化的发展过程,创造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绿色环保的品牌服务项目.这些绿色环保志愿活动具有倡导理念、服务示范、自我教育、生活创新等社会功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与当代青年成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绿琦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3):5-8
十多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证明,参与志愿服务对当代青年的成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加速青年社会化进程,促进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和青年公民意识及公共精神的培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彭智勇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8-11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个体心理调适是新的时代性课题。针对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应该展开辩证的、理性的分析,立足志愿者个人心理特点,借助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构筑适应志愿服务活动的新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学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2):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重要命题。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观念弘扬、实践运作、组织模式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可贵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认识和评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对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艳珠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6
文中在对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NGO组织、草根志愿者组织、不同职业属性志愿组织的大量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湖南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传统视角缺陷,以系统化、常态化、深入化、服务化、课程化的全新视角审视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更好地促进湖南青年志愿队伍的身心灵发展及其志愿服务的高效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青年参加扶贫济困、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志愿服务1.8亿多人次,累计为社会提供了近56亿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超过了1400万人。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40余所大中专院校全部建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共有3200余个,青年志愿者总数达到了30余万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服务中形成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互相融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文化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调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数据为基础,以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作为志愿服务驱动力的个人价值观上存在何种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志愿者的个人价值观存在个人主义、家庭主义、集体主义三大类,同时在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层次及政治身份上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本研究建议志愿活动可针对个人价值观的不同类型并依据青年人群的不同人口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推广和管理。对青年志愿者个人价值观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志愿者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并且更有效地扩大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穆青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3):9-12
志愿服务是行为,志愿者是主体,志愿精神是内涵,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志愿服务的特点在于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并体现出专业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凸显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精神展现的价值.志愿精神则在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对象、社会整体和人文精神几个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聊城大学新民学会与小雏菊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大学生、青年人、群众、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居民开展调研。旨在分析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探究青年志愿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凌冲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1):5-12
志愿服务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的变革、就业方式的更新、就业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地区计划对于就业行为变化和就业能力开发有重要影响.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就业体验、就业交流和就业的社会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者的调查,探索了我国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个人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组织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大型赛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总体参与率较高,志愿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动机体现出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结合;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志愿组织在青年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社会支持率不高、服务形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建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13(3):14-20
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青年志愿服务 ,并为之带来了三方面的挑战和四方面的机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为谋求创新发展 ,需从观念更新、体制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成熟社区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参与是社区矫正发挥其功效的根本保障.倡导社区矫正中的志愿服务,首先在于纠正社区成员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偏差和对社区矫正的漠视;其次,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和技术规范.如是,志愿服务才能夯实社区矫正内在要求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基石,其本身的发展更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投身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16.
17.
余逸群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4):5-8
从教育学理论视角来分析,青年志愿服务离不开三大教育理论的支撑,即涉及青年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重要功能学说。这是青年志愿服务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之源。 相似文献
18.
余逸群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55-62
志愿服务精神发端于人类悠久的慈善文化和慈善救助行为,迄今为止已成为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中的传统文化蕴含的慈善思想进行梳理,志愿服务的精神同传统慈善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论述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青年志愿服务最具影响、最有成效的活动;探讨慈善法助推青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发展的空间更加广泛、活动更加规范、措施更加完善、气氛更加浓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与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慧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4-7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了当前我国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布局,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矛盾,为西部大开发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有效服务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已初步具备了公民意识发展的土壤,青年志愿者行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青年公民意识水平的提升.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划分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政治保障.这些都为青年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