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除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和代表工农及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中间党派,它们包括邓演达创建的“第三党”;从国民党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来的民主派及其会同宋庆龄、鲁迅等人组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参政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中间势力的民主追求是其参政的内在动因;其次,抗战的爆发是中间势力参政的外在刺激因素;再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受挫是中间势力参政的经济原因。中间势力的参政主要包括国难会议、国防参议会和国民参政会三个阶段,同时它还具有许多重要特点。中间势力参政给我们如下启示,首先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潮流;其次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再次中间势力的优秀品质对当前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家反而呈现政局纷乱和民生凋敝的局面。正是有睹于此,李大钊从“再造中国”的思想出发,最初提出了以“中流社会”力量为主“别造”一新“中心势力”挽救危局的构想;随着时代发展,在由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他又看到“庶民的胜利”、新知识分子的力量和“劳工的神圣”,寻找到“庶民”和劳工这些创造历史的底层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又为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提出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因素”、以改组国民党为“联合战线”的新“中心势力”的构想,其实际所指则是中共领导的工人和农民的力量。李大钊的“中心势力”思想以“再造中国”为目的,以复兴中华民族为使命,绝非为个人权势而形成“中心势力”。  相似文献   

4.
中间势力是指在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之间具有中间立场的阶级和阶层。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各个阶级和阶层所处的地位不同,中间势力的内涵是在不断变化的。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乡村的富农和小地主”。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矛盾上升、地主买办阶级营垒的分化,中间势力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从地主中分裂出来的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开明绅士;倾向于抗日的地方实力派,等等。从阶级属性上看,包括全部民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的认识和政策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间势力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国共关系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共两党关于中间势力政策的比较,探讨这三种政治势力的相互关系,揭示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一、国共两党对中间党派的政策在1935年华北事变前,国民党对中间党派主要是打击的政策。国民党实行“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承认中间党派的独立地位和真实存在,对中间党派的活动进行限制、迫害,要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基于他对五四运动的亲身体验,从服务于现实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意义,并对五四运动形式主义的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缺点进行了反省.毛泽东的"五四"观集中体现在对"五四"的激进革命话语解释系统中,其基本特征是以政治运动含括文化运动,以政治意义解释思想启蒙意义.他对"五四"解读的政治模式,对学术界以后数十年的"五四"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艳萍 《党史博采》2003,(10):13-17
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毛泽东以其对世界敏锐的洞察力,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超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卫士田云玉的工资为每月37.5元,到1956年工资调整时,他所在的组里评议给他升两级,后来经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比较平衡,结果只给他升了一级。为此,田云玉找了局领导,并且还哭了鼻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毛泽东知道此事,幽默而不乏同情地说。轮到小田值班,毛泽东把他叫到身边,沉吟了半天,言语恳切地说:“小田,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准备从我的工资里拿出钱来给你发工资,你的工资不要国家来负担,我来负担,你看多少钱合适?”毫无心理准备的田云玉一时语塞。“你现在多少工资?”“43…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发展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总结。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的辩证否定。其扬弃性具体地表现在邓小平发展认识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邓小平的发展方法论所提出的发展模式:用八个部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对毛泽东发展哲学六个部分内容的时代化及其体深化;扩大了人民的范围,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更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越战争已经过去了30多年,当年的当事人多已作古,我们或许应该可以比较冷静地从客观历史的角度,探讨毛泽东晚年如何进行这场“抗美援越”斗争。而我们现在也只能靠现有的极其有限的中文资料,和大量的英文资料来勾勒出一幅毛泽东晚年领导“抗美援越”的宏伟历史画面。  相似文献   

11.
刘家贺 《世纪桥》2015,(4):35-36
毛泽东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领导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中提出了一些伟大构想,但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其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重视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的研究,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开展理论创新,必须把正确对待历史与解决当前和将来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马海鹰 《党史文苑》2012,(8):28-29,38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和新省委一起策划、组织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转兵,放弃了继续执行中央确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而是转向了湘赣粤三省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术进攻与战略撤退相结合的经典开始。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4,(5)
"矛盾"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的哲学就是矛盾哲学。毛泽东一生重视矛盾,并重视运用矛盾分析法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总结其一生的经历,从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开始,到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成也矛盾,挫也矛盾"。因此,梳理毛泽东有关"矛盾"的思想,学习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于今天处于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多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时期的中国,我们党应该以何种智慧领导中国人民正确地处理这些社会矛盾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间势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支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间势力初步形成时期。中间势力之所以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凝聚,一方面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盘剥、政治压榨所导致;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巨大感召力引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争取中间势力,是国共两党历来重视的问题。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运用一系列灵活的方针、政策以及开展积极地实践活动,最终赢得了中间势力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制定并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了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它的制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者的毛泽东在制定宪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
汪志强 《世纪桥》2003,(2):44-45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党的“二大”通过的《全国大会宣言》明确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毋庸置疑,党的最高纲领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建党思想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时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