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应当依循法治化的途径,具体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要贯彻政府职能转变的思想和理念,落实"三优先原则";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梳理政府权力;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不符合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政府权力进行调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协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协调论是指 :行政法通过对行政权力和公民个人权利的合理配置 ,使行政机关和公民的利益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反映 ,从而达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状态。这一理论较之平衡论、公共利益本位论、控权论和管理论有较大合理性。为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 ,必须完善行政程序 ,尤其是在行政立法环节应对二者有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强制驾校培训"事件的出现,说明了"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目标的实现依然有着漫长的道路。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的贯彻不仅是口号,更需要超越部门利益。行政机关的定位应该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因此,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来超越部门利益保护。这依赖于立法制度和行政决策机制的改革;政务公开的进一步展开;公共参与的强化;放松管制政策的推行以及现代化的财政秩序和健全的预算监督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反就业歧视法治建设的重心在于构建行政实施机制。世界各国或地区反就业歧视法行政实施机制纷繁复杂、类型多样,既有基于私人利益的行政调解模式、行政裁决模式,又有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处罚模式、咨询促进模式,还有公私兼顾的行政执法加行政调解或行政裁决模式。我国反就业歧视法行政实施机制应当公私兼顾,采用行政主管机关加内设专业机构模式,通过行政执法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通过行政介入实现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我国反就业歧视法行政实施机制应加强公私合作,建立公私合作的行政裁决制度,设置行政责任,拓展公共利益的实现途径,公私合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行政法必须是多元价值和利益的体现。作为规定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的法,行政法必须以实现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同时为维护公民的利益,减少摩擦、冲突和抵抗,公正地调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作为规定行政过程中诸种关系的法,行政法必须全面体现各方利益诉求,包括行政系统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地方利益。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须强调参与型行政的理念,在确保各类参与途径畅通,建构相应的救济保障机制的同时,注意避免"民主政治原则腐化",以正当程序的理念进行权力配置。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20世纪末,我国的政府管理职能正在逐渐转变,所有制结构正在调整和完善,劳动者个体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挥。然而,经济法制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缘由在于:㈠经济领域存在着不少行政规章反映的是狭隘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小集团利益;...  相似文献   

7.
行政立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功能主义公法观认为法律是政府统治工具,在这种公法观下,福利国家开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行政管理,我们国家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也比以往更注重行政立法。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赋予行政机关行政立法权限的情况下,却走进行政立法的困境:不正当性、公众参与度不足、部门利益、缺少评估机制。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扩大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度、抑制部门利益法制化、启动行政立法评估工作,才能走出行政立法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石磊 《法制与社会》2013,(23):167-168
"公共利益"是与公众的民主生活休戚相关的重要内容,亦是政府管理正当性的法律理由。虽然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存在交叉,但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政府利益不完全等同。因此,对"公共利益"在行政法范畴的清晰理解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在存在行政垄断嫌疑的现代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真伪冲突也必需给予以法律的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是宪法、行政法乃至政治学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拆迁征用、大型项目建设等都把问题的焦点指向公共年利益。但是,何为公共利益,如何保障,学界争议颇多,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本文认为,要真正实现公共利益,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宏观上,由立法机关在相关立法列明公共利益的范围;第二,微观上,具体行政决策过程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通过有效地公众参与对公共利益是否得到实现进行检验;第三,救济上,完善法律冲突解决机制和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增进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为了使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共利益侵犯或限制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厘清公共利益的内涵,并正确定位政府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政府在界定公共利益时,要遵循相应的法律原则,建立规范透明的程序制度,保证公众的参与权与表达权.在做出征收等行政行为时,要进行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衡量,如果对公民权益造成损害不可避免,要选择对公民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不是对立的,在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同时,也要强调对公民个人利益的保护,公民的信赖利益受到了损失,行政机关要对其损失给予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11.
The writings of Goldstein, Freud and Solnit, particularly someof the concepts they developed, have exercised a profound influenceon our thinking about children. A new, revamped, final, authoritativeedition presents the opportunity for critical re-assessment.The author finds a par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 dated imageof children, a narrow concept of children's rights, triggersfor intervention which leave children dangerously exposed and,above all, a sense diat events have moved on leaving the mostinfluential text of this generation firmly rooted in the ideas,problems and concepts of the last. The publication in one revised volume of the landmark trilogyof Beyond, Before and In1 provides an excuse, if one were needed,to assess the impact and re-evaluate the arguments containedwithin the three monographs and now compressed and updated.Whether or not one agrees with all, or even any, of the ideascontained within Best Interests (as I shall now call the collection),and I shall criticize both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concepts have impressed themselves, perhaps indelibly, on ourthinking about children. Like it or not, anyone thinking aboutchild law or policy,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the state and family, has to grapple with concepts like ‘leastdetrimental alternative’, the ‘psychological parent’,a child's sense of time and others of the rich ideas which permeateBest Interests.2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经着手对著作权法进行第二次修改。在考虑我国著作权法的修改问题时,如何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思考其中的利益博弈并寻求合作均衡,不但符合博弈各方的利益,对于达到修改著作权法的目的、实现整个社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的繁荣亦具有直接作用。这种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的辨析正是研究著作权法、探讨其中具体的保护性规定和限制性规定的魅力所在。具体到著作权法修改中的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来看,应在客观分析利益博弈现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利益博弈方的理性需求,将著作权制度中的权、责、利进一步明晰化,实现科学的利益分配和均衡,尽可能地避免利益博弈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13.
论诉的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永安 《法学家》2005,(6):88-96
诉的利益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衡量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的核心基准.本文围绕诉的利益内涵之界定、诉的利益的本质与功能,以及诉的利益的衡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法律利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旺生 《法律科学》2004,22(2):24-28
利益是极为重要的生活资源。凭藉这种资源 ,社会主体便能获取好处 ,满足需要或愿望 ,使生活达致某种景况。法律利益是从利益体系中剥离出来的 ,以法定形式存在的利益。利益一旦被选择和确认为法律利益 ,它就成为法律权利。法与利益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法的产生、内容、本质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是立基于对利益资源的配置和固化的结果。法律对利益的调节和处理需要有科学的标准和原则。现代法律所调处的利益关系和利益冲突是复杂的 ,而中国国情则使这种调处更显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张光 《法律科学》2011,(1):109-114
晚近,在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国际投资仲裁中出现了片面保护投资者财产利益而严重忽视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倾向。可以通过在投资条约中规定一定的公共利益保护内容并建立权威的条约解释机制、在仲裁中引入国家自由裁量权理论、"兼采效果和性质标准"认定东道国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以及增加仲裁程序透明度等措施,实现保护投资者财产利益与维护东道国公共利益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16.
王保民  王焱 《河北法学》2011,29(2):50-58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探索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利益集团也逐渐浮出水面。利益集团通过多种渠道对立法和政策施加影响。目前我国利益集团的发展存在着利益集团法律地位不明确,立法表达途径不畅通,立法表达环境不佳、不当影响或俘获政府等问题,对此我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法律措施予以规制,以趋利避害,促进民主法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利益法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纲要 亲爱的各位同学,尊敬的各位听众! 较之其他题目,今天这个客座演讲的题目对于我别具意义.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位大学教师研究的诸多问题之一,而且是本人毕生工作之所在.从写作教授资格论文起,我就是利益法学方法的支持者,无论是在课堂上,在理论争论中,还是在实践中.关于实践,尤其要提及我有关债法和物权法的两本《概论》.能在新的听众面前谈论这一方法,于我是一种快乐.但是,我首先必须对演讲内容作一定的限制,以不致各位稍后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8.
绛州是历史上澄泥砚的著名产地.澄泥砚制作工艺清朝失传,绛州澄泥砚研制所于1991年率先研制成功,1997年通过注册取得"绛州文字及图"商标专用权.通过对绛州澄泥砚案件的分析,探讨了商标注册的正当性以及同业竞争者利益的维护问题,认为必须在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中,平衡商标权人与同业竞争者利益,使其各得其所,实现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9.
20.
法律选择是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特有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弊端,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选择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根据国家利益进行法律选择和根据当事人利益进行法律选择两类。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要求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平衡当事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