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所谓"影子内阁"是指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它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议院中有影响的本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这种制度由英国保守党首创,后为一些英联邦国家采用。  相似文献   

2.
严嵩的末日     
在此起彼伏、你死我活的内阁纷争中,只有皇帝才是最后的赢家。皇宫失火,严嵩失宠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上,皇帝居住的西苑永寿宫忽然起了大火。大明的宫殿经常莫名其妙地起火灾,但这次失火的原因却很清  相似文献   

3.
孟凡明  王齐  冯彩云 《传承》2011,(6):72-73,79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征。至明清时期,明太祖废宰相,雍正帝设军机处,使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通过以宰相制度为线索,探究明朝废宰相的动因、内阁的弊端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就彰显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特征.至明清时期,明太祖废宰相,雍正帝设军机处,使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通过以宰相制度为线索,探究明朝废宰相的动因、内阁的弊端以及明清君主专制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周围广袤2400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紫禁城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周环以护城河。清代紫禁城内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活动之所,设有军机处、内阁等辅佐皇帝办理国家  相似文献   

6.
应中日友协邀请,日本前厚生大臣、前民社党委员长大内启伍及夫人于6月12日至18日访问了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日友协会长宋健会见并宴请了大内夫妇,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在希介绍了我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人士分别介绍了我经济建设及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等情况。大内还在杭州举办了一场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形势的演讲会。  相似文献   

7.
难忘山口县     
2001年樱花盛开的时节,我来到了日本山口县。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端,面积6110平方公里,人口约155万,是周防、长门两古国所在地。室町时代(1338~1573)大内氏统治期间,经济文化极其繁荣,创造出了灿烂的大内文化。当时山口与位于东部的古都京都相比,被称为"西京"。山口县还是日本近代史  相似文献   

8.
质询的制度设计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1869年,下议院的工作通告首次开列一个新栏目为"Questions",即质询。这也通常被视为下议院建立质询制度的时间。随后,在一些实行议会制的西方国家,质询制度得到广泛实行。我国的质询制度则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9.
警察的起源(二)主持人杨奉箫法学档案霍布斯(1588—1679)古代警察指从警察的萌芽诞生到1829年伦敦大都市警察的建立。欧洲在古罗马时代早期,警务活动主要以军队与公众自我警务两种形式组成。公元前27年,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建立了与军队不同的警察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常识》教材里,经常会遇到“内阁”这个词,它是研究各国政治制度,特别是了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时不可缺少的内容。关于内阁一词源出何处和内阁制的形成问题,在国外和国内各有一说: 一、在西方,内阁一词源出于法文,指的是在十七世纪国王单独会见侍从和私人顾问时的  相似文献   

11.
“分歧容忍”与英国内阁集体负责制的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绍尧  杨阳 《理论月刊》2007,(9):147-149
内阁集体负责制,虽不见诸英国宪法法律,但是它作为英国宪政实践的一项核心工作原则,被誉为"英国宪政工作的基石之一"。上个世纪30年代却出现了一则"Agreement to Differ"(分歧容忍)的英国政府公告,使得"内阁集体负责制"仿佛在一段时期内失效了,由此导致后来一系列议会内的重大冲突,并在英国加入欧盟的事件上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本文力图通过"政党政府"理论,对"内阁集体负责制"的这一调试做出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依据日本的立法制度,除议员提议法律案外,政府提出的法律案须经内阁法制局承认(内阁法第12条第4款),而议员提议的法律案又须分别经众议院法制局或参议院法制局审查(国会法第131条)。各法制局都是法案的"把关人"。它们的组织职权和工作情况如何,现介绍如下。内阁法制局历史内阁法制局的由来,是自明治18年太政官布告第69号"内阁官制"开始,由行政、司法、法制部门的3个局而改设法制局。直到二次大战前,法制局的权力极大,不仅法律,甚至连当时不经议会审议的敕令的审查权和人事  相似文献   

13.
外国议会质询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最初是指议员就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询问或质问。1783年,英国下议院议长对下议院议员向政府提出问题要求答复的作法首次作出裁决:“任何一位议员可以认为他有权向一位大臣、  相似文献   

14.
相传在明代鼎盛时期,宫内外的太监总数约有十余万人之多.其中既有掌管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的太监,又有专在内宫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太监,也有守卫皇陵或看管皇家围场(狩猎地)的小太监.到了清代,太监权力已逐步削减.至清末,据说“大内”太监所剩不过千把人了.待到民初,末代皇帝溥仪被鹿钟麟逐出紫禁城的时  相似文献   

15.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3,(3):24
工商时报台湾《工商时报》期许台新"内阁"为两岸交流再添亮点本次台湾"内阁"改组前夕,两岸政策面刚形成一套新方针,包括扩大两岸金融证券交流合作、加速洽签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开始具体推动两岸海基会与海协会互设办事机构、促进陆资入台与台商回流等。这一连串措施,将来能否稳健实行,有赖"行政院"带领各"部会",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四坛是指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的祭坛.四坛的格局形成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因为建在都城东南西北四郊,当时叫做四郊坛.  相似文献   

17.
赵德江 《乡音》2011,(12):29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总理于1959年倡导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富有特色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社会功能。其中,"存史"指的是政协文史资料具有补史之遗、匡史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11月6日宣布白宫办公厅主任,到12月1日提名希拉里为国务卿,短时间内,美国下届政府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内阁主要成员纷纷就位。此次奥巴马的内阁被媒体戏称为"全明星"阵容,原因就在于他们中很多人是美国各界的精英,按照奥巴马在全国电视演讲中的说法就是:"我需要将美国最好的头脑集中起来领导我们。"  相似文献   

19.
<正>古时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300名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一词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前进,元  相似文献   

20.
杨泽军 《两岸关系》2009,(10):11-13
9月7日,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刘兆玄召开记者会,突然宣布将率“内阁”于10日总辞。随后,台当局宣布任命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吴敦义接任“行政院长”,任命桃园县县长朱立伦出任“副院长”,10日新老“内阁”完成交接。台湾“内阁”重组,刘下吴上,既有积极利好因素,值得期待;同时仍面临艰巨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