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是截访者     
黎广 《廉政瞭望》2010,(20):24-25
北京南站北广场对面,有一处叫东庄的地儿。东庄的北边是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一公里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局,因此这个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区域,演化成了全国各地进京上访群众的“集散地”,更多的人将这里称为“上访村”。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到1997年,长春市二道区英俊乡宏伟村的村民曾连续6年集体上访,所以,宏伟村被人称作“上访村”。从此,宏伟村不但使区、市的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感到挠头,而且还在省里“挂了号”。后来,只要一提起宏伟村来,就连许多“老信访”都直摇头:宏伟村是瞎子闹眼病──没治。正是在这种“大乱”情况下,共产党员张德柏出任宏伟村党总支书记。张德柏当过兵,经过商,在群众的眼里,他是个“大能人”;在组织的眼里,他不仅是个人才,也是听党召唤的好党员。为了当好“村官”,他把自己的6家企业全部兑了出去,为此,他每年少…  相似文献   

3.
老海 《党建文汇》2005,(9):26-26
据《城市晚报》近日报道,长春市绿园区春城街道红旗村村民李风兰等人借“上访”为由,强行霸占春城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及红旗村村部近70天。5月21日,李风兰等9人被依法批捕。  相似文献   

4.
读得一遍《红楼梦》,意想不出曹雪芹笔下的“娇杏”那“眉目清明”的样子。想来,倒不是不用功读书,而是老先生语焉不详。见“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目下,云:“这里雨村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环,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得呆了。”  相似文献   

5.
李晓亮 《廉政瞭望》2011,(10):40-40
乡村,曾经是—个与城市遥相呼应的诗意的所在。但是,现在有些来自乡村的信息,却让人感觉陌生而遥远,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浙江台州市小板桥村规定“未经村两委许可上访,扣除粮食补偿款1年到10年”;重庆大足县某村村规中有“不是处女不分地”的条款。而广东连南县香坪镇盘石村的《村规民约》却像一本“罚款指南”。  相似文献   

6.
本来“权为民掌,事为民办,利为民谋”是天经地义的,可近读《甲申三百年祭》、《明史纪事本末甲申之变》知崇祯帝缢亡史事,令人震惊,故有话要说。———作者题记一个执政党,如果失去民心,脱离群众,不要说一百天,即就是一夜之间也可使这个政权跨台,政党灭亡。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为转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今读《甲申三百年祭》,再翻《明史》资料知,崇祯皇帝在得知大顺军攻破北京城墙后,曾一度组织御林军抵抗,可面对朝庭倾刻土崩瓦解之势,竞无一人一兵相助,他亲自击响上朝钟鼓,却无一人上朝,身边大臣只有数人,仅…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岭子上村曾是有名的“上访村”,全村共208户,涉及上访的就有80余户。2014年,张久增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上任以来,他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在他的努力下,岭子上村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张久增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实干书记”、富民强村的“领路人”,荣获2022年河北省“千名好支书”称号。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导致个别地方出现干群关系紧张,人心不稳,上访、集体上访接连不断。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问题、新矛盾 ?建立新型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干群关系,是关乎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礼泉县莫耳村的调查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从“乱村”“上访村”到“富裕村”“和谐村”,门头沟区滑石道村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说起村子发生的巨变,村民都一致夸奖一个人——他们的带头人村支书崔国红。十年前的滑石道村是个区里挂号的不稳定村,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干群矛盾突出,村支书这个位置,是个准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2004年9月,作为村里老党员举荐的人选,崔国红被推上前台。  相似文献   

10.
这儿所说的上访,就是人所共知的那种上访。这儿所说的“下访”,则是为人所称道的“黑脸”的“下访”─—电视剧《黑脸》中黑脸的原型、现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姜瑞峰组织下访工作队为民解难中宽的那种“下访”。“黑脸”的“下访”,是与上访紧紧相连的。譬如,“下访”的来由,便因了“上访难”。自然,这个难,非难见信访干部之难,而是难于解决问题之难。对此,“黑脸”曾说得明明白白:“我们把信访案件转到基层,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老百姓去而复返,又要上访。既然这样,为什么纪检干部不能下访?下访工作队可以深入基层就地解决问…  相似文献   

11.
张莉 《学习导报》2010,(22):30-30
《新湘评论》以栏目多,版面新,指导性、实用性强而吸引着许多读者,特别是《卷首》、《学习》、《山乡纪事》、《治国》、《看天下》等栏目,读后令人尤为受益。通过认真阅读《新湘评论》,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扭转了将“党票”当作是一种政治资本,把入党看作是“随潮流”等不良倾向。通过学习,我们增强了岗位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我受组织安排,到祝沟镇路上村驻村。该村是平度市有名的“难办”村、“乱窝子”村、“上访”村。自1996年起,先后驻过5个工作队。我刚入村时,走门串户,村民不让进门;谈话,村民不理。面对这种局面,我也发过愁,但人嘛,总要有点精神,有点志气,有点作为。我从抓稳定民心入手。路上村不稳定,主要是多年的上访问题。我觉得,上访户也是我们的群众,之所以上访,  相似文献   

13.
98年以来,我县农村重访、缠访、闹访和越级上访等群体上访的问题非常突出,且愈演愈烈。通过对部分上访村问题的调查处理,感到引发群体上访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村干部素质差、作风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前,不少村官是通过非正常渠道上任的,自身素质较差。有的做群众工作缺乏耐心,遇事动辄吹胡子瞪眼,撇开道理不讲而耍个人悍性,群众称“阎王官”;有的处理群众纠纷讲户风论门派,袒护一方压制另一方,群众叫“偏斧子官”;有的断“官司”怕惹人,张三面前说李四不是,李四面前道张三不对,最终问题得不到解决且越捅越大收不了场…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有名的“上访村”,变成一个人心思齐、政通人和的文明村、稳定村,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办事处城子村的变化可谓巨大; 从一个经济混乱的“烂摊子”,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富裕村,村集体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城子村的发展速度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15.
2月22日上午,怀仁县委大楼门前突然涌来100多名上访群众,他们全然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硬要闯进大楼。正在参加全县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会议的县委书记李发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大声说:“我是县委书记李发,你们有啥事,跟我说吧!”一听到县委书记来了,农民们马上围了过去:“我们是城关镇城内、东关、西关3个村的村民,我们向您反映一下农民负担问题,您要给我们做主。”李发书记把手一挥:“走吧,咱们找个地方说。”上访群众跟着李发书记来到了县会议中心,县有关领导也相继赶到,他们一道听取了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这时赶来的…  相似文献   

16.
刘岩 《党史博览》2012,(10):38-39,48
《党史博览》2011年第10期发表拙作《中国共产党点燃“全民抗战”烽火纪事》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共产党点燃的‘全民抗战’烽火,与卢沟桥燃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烽火是什么关系?”“在全民抗战付诸实践的源头,竖一座‘中国全民抗战纪念碑’,与卢沟桥抗战纪念标志有无冲突?”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湖南党委工作纪事》一书,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该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大时空观”贯穿于编辑的全过程。《湖南党委工作纪事》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09,(6):56-57
姚中秋在3月3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据报道,江苏响水县残疾退伍军人王信书因为上访,被当地政府关进“学习班”,逃出后为免再次被关而在外流浪数月,不敢回家。这种现象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信访制度怎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有效的救济。信访官员成了抓访者,这无疑是对信访制度的讽刺。这是因为,“上访率”已经成为一项政绩考核指标,这同样容易诱导一些基层政府官员阻止民众越级上访,于是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截访”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村务公开”是不是“灵丹妙药”,我们不敢说,但说它是村民自治的一剂良药,绝对不是夸张。华阴市焦镇乡华西村由乱到治的变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一)华西村是个移民村,四个村民小组,223户,865口人。过去是出了名的闹事村,上访的、告状的、殴打乡上领导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底,南充市高坪区螺溪镇村级班子换届工作紧张进行,对鹅坝村此时村民上访不断,老上访户袁昌早等人甚至跟镇党委公开“叫板”:“如果要让村上那些昧良心的干部连任,我们绝对还要到省上去告,到北京上访,看谁能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