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有关国际组织统计,在最近5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从10亿增加到13亿,有10多亿人缺乏安全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每天有7.5亿人挨饿。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穷人的经济学》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2005年4月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标志着中国接受外国粮食援助25年后,将结束这段历史。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中国贫困人  相似文献   

2.
笑蜀 《小康》2007,(8):92-94
美国人所说的穷人,主要以收入为标准,收入低就是穷人。而收入和实际的生活质量并不划等号。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0,(7):64-64
或许有人认为中国人拜金是因为贫穷,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富惯了所以不那么爱钱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因为即使在富裕的美国,普通人也必须辛勤劳作才能养家糊口。而且,我们看到《非诚勿扰》里那些拜金的女嘉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真正的奥妙可能在于金钱对于国人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涉及基本的权利与尊严。在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即使是穷人,其基本权利和做人尊严,在法律面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辅 《中国残疾人》2012,(12):58-61
正每20分钟就有一个自闭症孩子出生,每150位孩子中就有一名自闭症患儿,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这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自闭症儿童患者数目不断增加,却不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理解的群体,是个缺乏社会普遍关爱的群体。有报道:美国卫生部官员表示,每156个美国儿童中就会有一人患有自闭症。这样高的比例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为此美国卫生部呼吁公众加强对这种病的关注。在中国,如果按儿童人口计算,据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中国儿童人口数量为2.9亿  相似文献   

5.
陈国战 《传承》2012,(15):73-75
现在的社会,有了新的穷富判断标准。在这个消费社会里,穷人不再单单指失业、没钱、缺乏各种保障的人,那些不爱消费,或者说一旦生活需求满足就终止消费行为的人,成了当今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穷人”。他们收入不菲,但从存款上看却是名副其实的穷人,原因是他们太过热衷于消费。“新穷人”的消费美学和他们的身份焦虑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的深层讯息。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像其他地方一样,美国也有富人与穷人。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却十分严重。国内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是美国民粹主义兴起以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内在动因之一。据统计,每8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高于全球发达国家贫困率的平均水平。同时,美国收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阶层,故很难用单一的标准,从单一的视角来框定他们的文化性格。他们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群体.能集相互对立的性格要素于一体,并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展现。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论述"中国社会的本质"时,曾提出:中国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社会单元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中负责的成分,村子里的中国人直到最近主要还是按家族制组织起来,村子通常由一群家庭和家族单位组成,他们世代相传,永久居住在那里,靠耕种某些祖传土地为主。…  相似文献   

8.
曾有幸两次去美国探亲。耳闻目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感触较多,觉得应该写出来让大家有所了解。住房宽大,设备齐全美国人的住房在世界上是有名的,环境优美,设计新颖,设备齐全,名列前茅。与中国不同的是,在美国穷人住楼房,富人住平房,穷人住城内,富人住郊外。美国...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于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美国人自称二十世纪为美国世纪。美国要想按它的利益来改造世界。二十世纪发生的每一个反对社会主义的重要密谋和行动,都有美国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苹果总裁乔布斯一生从未曾到过中国,但他改变时代的科技理念和应用早已在这里深入人心。对于中国"果粉"而言,一个对苹果产品的比喻深得人心,"它绝不只是一个工具,而像是接进了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随着乔布斯的离去,引发了中国社会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一方面是贫穷与不平等的增加,另一方面,社会底层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印度市场经济排斥穷人,而民主政治这个"赛场"又拉拢和吸引着穷人中国和印度都有许多穷人,但印度的穷人更多,也更穷。印度有3亿多人每天生活费用不及20卢比(合0.5美元),比中国穷得多。中国的穷人,无论怎样穷,多少会有点地(中国经过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面临如何处理与台湾关系的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双轨政策",这种做法符合美国的战略和实际利益。但这仅是解释问题的一个方面。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根深蒂固于美国人思想观念中的"改造中国"的使命。概括起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双轨政策",是其战略与实际利益以及"改造中国"使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背景下,美国将会持续设法阻挠中国的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3.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2,(10):21-23,26
是"根系祖地,客聚三明"八个大字将采访组引入一个神秘的山谷,那就是位于三明宁化的葛藤凹。采访中,我们听说了许多客家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束翠绿的葛藤,它历久弥新,成为客家人的平安符和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之一,但这里也不乏沿街乞讨者和无家可归者,还有一些住破旧房屋的穷人。 美国通常把穷人称为“低收入者”,而各州对“低收入”的定义有所不同。在记者暂住的密苏里州,月收入少于下列标准的就算是穷人了: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2,(4):38-38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人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按其标准,世界上有五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6.
外交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我们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打量——人有人缘,国有国缘。和个人一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交网络"。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村"里,连线将越来越多,也将越来越复杂,这其中与近邻远邻的相处都很重要。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去给交往对象"贴标签"的思维恐怕也需要作出更新:美国曾是我们的"头号假想敌",但中美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今日美国在想些什么?苏联曾是我们亲密无间的兄弟,为什么一度反目成仇?  相似文献   

17.
刘伟无疑是2010年内地娱乐圈最闪亮的新星之一,在"中国达人秀"的夺冠,让这位失去双臂的残疾青年一夜成名。当"残疾人"这个词加上了"冠军"两个字后,一个人的人生路和很多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的故事被媒体贴上了诸多标签:残疾的躯体与心中的梦想、小人物的拼搏与成功、灵魂的感动与激励,在电视里,他展现了一个"中国阿甘"夺回生命尊严的不屈。这些词汇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舆论"与"娱乐"在传媒的力量下轻易地改变了个体的命运;看到了一个残疾人在公众视线内的成功与其背后的努力、幸运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拒绝“性革命”潘绥铭许多人都知道,美国在60年代出现过一次"性革命"。当时的人们主要是根据美国大学生里性行为的急剧增加,才发觉"性革命"已经到来的。自从1985年以来,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感到"性革命"似乎已经在自己身边出现。但是有意思的是:不管...  相似文献   

19.
钟瑜 《今日海南》2013,(12):40-41
电商"双十一"落下帷幕,欢热背后令人思考。11月11日,是年轻人的一个另类节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有连续四个"1"故而被戏称"光棍节"。在聪明电商绞尽脑汁的策划下,利用光棍节效应将"双十一"打造成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这股全民购物热情愈演愈烈,更是在今年以突破350亿元震撼传统零售商,扳倒占据世界网购半壁江山的美国"网络星期一"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消费节。  相似文献   

20.
卓华 《群众》2014,(12):90-91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人口流动性极大的国家,美国人换工作和搬家比较勤,从一个城市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甚至从西海岸搬到东海岸去,在他们看来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人的祖先最先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继承着这种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园,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搬十几次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