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领导有诸多别解:首长,首脑、首领,头领,头脑、头人……领导还免不了“出风头”,凡此种种,无不跟“头”有关。论领导,评“头头”,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
流光溢彩足争辉 人们常说领导人往往举足轻重,这是一个比喻,谓其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左右大局,并非真言“足”。如果真要言其“足”,并观其“鞋”,却也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概括起来就是“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决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等各个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及时地“出好主意”,是领导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黄金定律”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5.
王建 《云南人大》2006,(2):42-42
近些年来,面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不少群众和专家或私下议论,或撰写文章,都强烈呼吁要改造“讲话”,要领导干部“学会讲话”,且日渐声高。那么,当前话风上有些什么问题呢?纵观上中下,东南西北各话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长话”与“短话”。  相似文献   

6.
在百度中输入“领导力”一词,有相关检索21200000篇之多,可见这些年在中国大地上“领导力”的广泛热度。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领导力开发”、“领导力培训”等等,层出不穷,眼花缭乱。当大众眼球越来越多地聚焦到“领导”和“领导力”的时候,也让我们一起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如何让“领导力”更加“给力”?在我看来,“领导力”离不开以下两种不太被人看重的“力”。  相似文献   

7.
读过《拿破仑传》的人都知道,这个专制者,他根本无视群众,一切相信个人意志。拿破仑不是嚷过“准有强大的军队,谁就有发言权”吗!  相似文献   

8.
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的“总裁”、“总经理”、“厂长”一把手,以至其副手一班人,如何成为对内更有感染力,对外更有影响力;如何赢得众多的信服者、支持者和追随者,即高度的人气指数,这是企业老总们与日俱增的渴望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并非所有的“领导”范式都值得效仿.困为有的模式中混杂着沽名钓誉或滥竽充数的成分。无论何时,只要某样东西被高估时.我们就能预料.其中必有迷惑人的假象。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现代人事》2000,(4):19-20
“一把手”在领导群体中是否真正处于核心地位,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关键是在领导过程中以自身的作用、影响来确立核心地位。那么,“一把手”如何在领导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当好“一把手”呢?  相似文献   

11.
大凡领导者,或居于要职,呼风唤雨;或声名显赫,人人敬畏。他们的“威”与“信”不仅来自于被赋予的权力本身,更来自于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其中屈尊放架、勇于“弯腰”的艺术,对于塑造领导形象、树立领导威信,赢得事业成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项工作,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取得成功的经验;但在另一时期或另一项工作中,往往又不免走了弯路,受到教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偶能”与“常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陌生人”是一个普通的词儿,并不起眼,如今竟成为一个国际流行的话题。西方有名曲Joy Division(快乐的分界线):“我们恨陌生人。我们爱陌生人,我们在陌生人的目光里生存。我们每个人的额上都刻着‘陌生’两字。”不同的人对“陌生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态度,也许警惕,也许观察,也许求取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劝告:“不要迁怒于送信的人。”由于很少有逻辑上的理由去迁怒于送信的人,这样的建议应该没有必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坏消息令人不快,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很难将这类消息传递给“掌门人”。  相似文献   

15.
文净 《福建通讯》2000,(6):46-46
“领导也是人”,这是一句怎么也挑不出语病的“名言”。是的,七情六欲,人皆有之,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当领导的也不例外。然而作为普通百姓的我,又希望我们的领导在某些时候,某种场合,最好不该“也是人”。  相似文献   

16.
一个聪慧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听话”,在广泛听取各种声音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领导方略。判断一个领导者会不会“听话”,关键要看他有没有“想听话”的愿望和“会听话”的能力。有经验的领导者认为,“听话”不仅要善于用耳听,还要善于用眼听,更要善于用心听,做到耳朵、眼睛、大脑并用,使之听得真、听得实、听得切。  相似文献   

17.
自上而下的时代 现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随便”可能是一种最苛刻的要求,它充满不确定。“随便”有时还作为一种尺度来把握。交往时不要过于拘谨,随便一些是对的,但不能太随便。随便与太随便之间就有一个度的问题。“太随便”有上几次,会“溃之千里”不可收拾,触了法网之后,就容不得你任何的随便了。  相似文献   

19.
峻颖 《现代人事》2000,(4):31-31
当前,“文牍病”已经成了某些党政机关的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20.
“洁癖”是常人所染有的一种特殊习性。领导者,即使是领袖,不是神.都是凡人胚子,有“洁癖”者非个别。刚被拉下“神台”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从一个普通演员被捧上“宝座”的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都是著名的“洁癖”。前者,现在身陷囹圄.依然讲究清洁到极致:跟人握完手要使劲地搓洗.餐具要用婴儿湿纸反复擦拭;后者,对家中整洁非常苛刻,孩子经常乱扔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