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小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事情,可以用《论语》来解释……”表情严肃而略显紧张的保安员谭景伟正在北大的一间教室里讲演着他心中的《论语》。台下的看客多半是各大媒体的记者,而真正的听众却很少。很快,保安在北大演讲的新闻在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谭景伟也成了各家电视台的座  相似文献   

2.
发言以后     
好像一夜没有睡,还是几乎一夜没有睡?或者就是一夜没有睡。 94年3月初,北海要召开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会议。北京去6人,我先生梦溪和一位经济学家分别作一次讲演。会期两天,会后即回京我好赶上全国政协会。梦溪已经先行走了一天一夜。我是说,这一天一夜他都在写讲稿,每写一字就向北海又走出了一步。清晨他在整理厚厚一叠好几千字的稿纸,我说你在香港已经讲过这个题目,怎么又写这许多?他说总要给人新东西。虽然这次的听众与上次的听众没有一个是重的。做惯了认真的人。既答应了人家去北海,就要认真地去。尽管此行于我们,实在如赶场,实在是  相似文献   

3.
许的德发珩,起曾者是和“长五期四”的运领动导的人先,锋一,生又都是在九为三学民主社科学而奋斗。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北京大学任教授的许德珩大力宣传抗日救亡。一天,北大进步学生千家驹、张百川来到他家,约他到北京大学作时事讲演。许德珩立即答应了学生的要求,到北京大学作了一次关于东北沦陷华北告急的讲演,揭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痛斥南京政府卖国的不抵抗政策。许德珩慷慨陈词,使同学们的抗日救亡热情受到很大激发。随后,师大的同学也请他去讲演,收到了同样的效果。随着民众抗日热情的不断高涨,蒋介石强化了法西…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02,(11):45-45
30年代,燕京大学经常邀请名人到校讲演。校务长司徒雷登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是朋友,有一次他把张校长请来了。记得讲演那天,听讲的人特别踊跃,因为张伯苓的声望太高,谁都想见见这位名人,听听他的高论。  相似文献   

5.
1921年7月,正在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瞿秋白见到了列宁,并在“走廊上相遇,略谈了几句”。列宁还给他几篇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学习。同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4周年大庆日,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又一次见到列宁。他在《俄乡纪程》中写道:“忽然见到列宁登上讲演坛。全会场都拥挤簇动……后来突然万岁声、鼓掌声,震天动地。”  相似文献   

6.
“用我的心给战士送去一份美,用我的情去温暖战士的心田……”家庭每收入四块钱,就有一块钱用于他的“国防开支”。 十二年自费为部队官兵义务讲演军事美学五百三十多场,行程八万多公里。  相似文献   

7.
幽默天地     
唠叨 约翰的妻子很爱唠叨。一次他对朋友说:“我的妻子去海边度假,你猜结果怎么样?” 朋友问:“怎么样?”约翰说:“结果舌头被晒黑了!”省电 丈夫临睡前在看书,可是每隔几分钟关一次灯,一两秒后又开灯。 妻子忍不住问:”你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何京 《今日海南》2006,(4):36-36
语言表达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讲话能不能吸引听众,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但反映出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工作水平的高低,而且反映出思想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强弱,以及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否深入扎实。那么,一名领导干部怎样才能使自己说的话受到听众的欢迎呢?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想自己的讲话不被听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必须学会说“新话”、“自己话”、“短话”、“真话”、“心里话”。所谓“新话”,就是主题和观点要新,听后能使人耳目一新。有些领导干部讲话,出口不是空话套话,就是你讲我讲他也讲的“大锅话”。这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与我国植树节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一九二五年)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我国的植树节。在我国近代史上,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是孙中山先生。一八九三年,孙中山亲手起草的《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祖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畜」。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他在广州讲演他的《三民主义》时反覆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纵观他一生中许多著作和讲演,曾无数次地强调了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他还亲自植树,至今在他故居内生长着的那棵虽逾百岁却枝繁叶茂、生气勃勃的檀香山酸豆树,就是他在一八八三年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乡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7,(2)
第二章历下火种投身革命那是距康生咬定赵健民是“叛徒”、“特务”并将其投入监狱的36年前的一个秋天。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乡村师范的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学生讲演比赛。一个高高的个子,留着偏分头,透着满脸英气的男生,正在慷慨陈词,他演讲的题目是:《乡村教育与民族解放》。他从乡村的贫因状况讲到教育的重要,从教育讲到形势。讲到“九·一八”事变时,话锋急  相似文献   

11.
十年磨一秒2004年8月29日,在雅典奥运会男子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我国跳水健将胡佳将16年的功夫浓缩到那1秒钟,集中“爆发”,问鼎该项目的冠军。记者问他:“跳水比赛中,如果起跳不好,怎样去处理接下来的动作,还来得及吗?”胡佳回答:“来得及。”他说,从台上到入水,有1秒钟时间,三周半动作。我们在空中感觉,那1秒钟是很长的,可以想很多东西。胡佳说:“这是磨出来的,每天都磨这1秒钟。这1秒钟,让我磨了16年。”人生是漫长的,但又是一分一秒、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如果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好每一个动作,练好基本功,并且日复一…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某男暗恋某女数年,最近向其表白,在被拒绝后仍时时围绕其左右。这位美眉最终忍无可忍,有一天终于在课堂上爆发,回头对坐在其背后的那位追求者大喊:“你不要再缠着我了!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吗?!”有一对情侣,男孩送女孩回家时难舍难分,便在女方家门口热吻起来。这一下可好,楼上的灯全亮了,女孩的爸爸下来开了门,沉着脸说:“小子,你没经过我的同意和我女儿出去,还这么晚带她回来,又在门口做出这种举动,这些我都不和你计较。但是,你的身体请不要压在门铃上好吗?”有一次基辛格应邀讲演。经介绍后,听众起立,鼓掌不断。最后掌声终于停了…  相似文献   

13.
<正>1990年8月,张学良接受日本NHK广播协会记者的专访,当记者问到"先生在年轻时受谁的影响最大?"时,张将军毫不犹豫地答道:"是张伯苓先生!"一次震撼心灵的讲演1916年10月9日,张伯苓应邀到奉天(今沈阳)基督教青年会对青年教友作了一次题为《中国之希望》的讲演。40岁的张伯苓正当壮年,办学有成,创办南开中学已届12周年,积累了对青年进行教育的丰富经验。他慷  相似文献   

14.
图说半月     
《人民公安》2012,(11):6-7
吴斌:最美司机的最后76秒5月29日11时40分,一块大铁片砸进了浙江杭州长运集团司机吴斌的肚子。当时,他驾驶的客车正在锡宜高速公路上行驶。监控录像记录下76秒的动人画面: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看上去很痛苦,本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本土化过程分析——以石油地质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本土化过程分析——以石油地质学为例安作相在中国科技史学界首先引用“本土化”一词的,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他在一次题为“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的讲演中,使用了由美国学者萨布拉创用的这个名词。其含义是:“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他凭着《走四方》红遍中国;10年间,他精益求精,继续推出如《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惊世之作;10年后,他的第二张专辑终于推出,再现“帝王”之声,再次激起惊涛骇浪;他就是从1991年开始踏入中国流行音乐界的蒙古族歌手——韩磊,这么多年的努力使他成为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界最具个人特色,最受全国听众喜爱的男歌手之一。日前,在他回到家乡为昭君文化节助阵演出时记者见到了他。一直感觉有些“冷面”的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率真的性格让人有点惊讶。长号做媒!与音乐结缘话题一开始就切入他如何走向歌坛。韩磊坦言:“这是歪打正着!”他笑着说。他…  相似文献   

17.
注解     
注解“一个当他错了就认错的人,”演讲家说,“是个聪明人,但是当他对了也认错的人……”“就是个结了婚的人!”一个听众气愤地说。注解...  相似文献   

18.
戈尔巴乔夫是前苏联总统、原苏共中央总书记。在他执政时期,由于推行错误路线,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造成“亡党亡国”。戈氏本人也在1991年12月25日被迫下台。但他下台之后,仍然坚持错误,干了许多很不光彩的事情。一、出国讲演,出版著作,兼做商业广告戈氏下台以后,为了赚钱,在国外出版著作,发表讲演,兼做商业广告。1.在西方国家发表著作,拚命捞取稿费。1992年初,戈氏刚刚下台,便同意为美国《纽约时报》撰写专栏文章,头四篇的内容涉及共产主义的未来、海湾战争、克里姆林宫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以及他个人与叶…  相似文献   

19.
昔年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校交响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他的一曲小提琴独奏,曾使无数听众倾倒。如今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大潮涌起之际,他放弃专家学者的头衔,跃身“下海”,以热血与生命博涛击浪,去谱写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激动人心的乐章。  相似文献   

20.
龚旋  丁兆专 《人民公安》2005,(15):46-47
一6月3日早7时10分,我们跟随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局长张志华来到了日照广播电视台“行风在线”直播间。时钟显示时间是7时20分,这时热线电话已经打进来了。“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这一期的‘行风在线’。今天上线的是市公安局张志华局长……”紧接着主持人的导语,张志华局长开始了与听众的交流。第一个热线电话是一位徐姓女士打来的,她问张局长,她的姐姐是美国国籍,近期想从美国回日照探亲,她听说她姐姐回来后需要到公安局办手续而且很麻烦,现在想问问张局长她姐姐回来后该到公安机关办什么手续?张局长听完他的话后说:“按照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