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探析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组织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其类型和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特点和功能,提出了教育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存在盲区、管理路径简单的现实问题,研究了非正式组织的二重性,将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分为强化型、补偿型、颠覆型、对抗型、消极型等5种类型。从加强业务导航、发挥导师作用、强化政治导向、利用核心人物、构建管理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各类非正式组织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自身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真正融入到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政府应有所作为,消除障碍性制度,形成“推一拉”机制,促进人口合理、良性流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缓解城市化与工业化压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城市化的社会成本,以促进农民工群体向市民转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工。如何对待、引导和发展农民工组织,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工会吸纳、社区融入和自组织等三种理论模式都难以提供有效答案,而政治嵌入正成为农民工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浙江乐清市“霍邱之家”的案例研究表明,由于执政党和政府的强嵌入,农民工组织具有较强的发展动力和持续的运行保障;同时,农民工组织的反向嵌入使得它也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政治嵌入保障了“霍邱之家”的政治合法性、行政合法性。“霍邱之家”的成长也说明离开农民工中的正式精英,农民工组织发展的政治嵌入是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与其他学生、学校、社会联系的桥梁,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有组成因素。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模式、特点、功能、问题等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当代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困境,从提高学生非正式组织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校园综合环境,完善高校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制度和管理三个角度提出当代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研究——以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安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陷入困境。在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实体必然受到波及,其中一个重大的影响就是大量农民工就业困难。安徽是劳务资源大省,面临巨大农民工群体就业压力。在中央政府陆续出台应对金融危机政策之后,安徽省政府积极配合,制定了安徽应对金融危机对策,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民工创业园的发展战略。本文根据安徽农民工创业园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其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与其他学生、学校、社会联系的桥梁,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有组成因素。本文对我国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模式、特点、功能、问题等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当代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困境,从提高学生非正式组织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校园综合环境,完善高校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制度和管理三个角度提出当代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发展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是,教育资源在农民工子女和户籍人口子女之间均衡配置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完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转型,包括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提高其受教育质量、逐步向高中阶段教育延伸、为不符合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等.基于此,本文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个案,指出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转型遭遇到资源既有的制约、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阻碍,并从转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价值观、扩充教育资源的获取与供给、改革教育资源配置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兵团各农牧团场通过实施农民工加入工会的举措,不仅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和利益,而且,促进了和谐劳务关系的建立,笔者为此拍手叫好。让农民工加入工会,好就好在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落到了实处。农民工加入工会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合法的组织才有合法的权利。在我国,由于劳动力市场不规范,农民工没有自己的组织,所以,他们也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在高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如何加强管理需要突破传统,从治理视角出发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进行再分析,这有助于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形成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也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其积极因素,并因势利导转化其消极因素,发挥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农村的非正式公共空间:集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市在农村社区研究中的地位有诸多争议。社会转型期的农村集市,作为非正式的公共空间,给社会关联和人际交往提供了空间,对婚姻圈的形成和维持、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流动的增强、交通的便利、通讯的迅捷,人们的社会生活也突破了标准集市界限,从而在更大的空间中实现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权既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实现其他权利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的普遍化不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基础,而且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人口的社会流动,因而存在着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失学率高、教学环境差等受教育权缺失情况,需要国家和政府从保障公民权利平等出发,承担其教育管理责任,经费支持责任,社会服务责任。  相似文献   

13.
陈亮 《求实》2022,(1):58-67
既有研究存在就党建论党建的现象,缺少对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助推社会组织健康成长、为社会组织提供制度框架的理论解释。全面认识社会组织党建,不能局限于党建自身逻辑的思维定式,而应站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逻辑去综合判断。针对当前社会组织党建过程中嵌入式创制的现实困境,应当在制度体系创制上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在主体动机创制上加强价值引领与方向引导,在组织活动创制上推动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并重,在权责安排创制上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权责主体,在方式手段创制上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灵活互动,探索"大数据+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及其匹配机制。"嵌入式创制"及其分析框架的提出、建构,能够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党建研究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宁夏生态移民新区凸现的主要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已严重影响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一生态移民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创新生态移民新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推进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高建 《新视野》2007,(1):54-56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还有待于从社会哲学的层次上进行必要的逻辑梳理和整合。而在这个层次上,有关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的新的成果可以提供适宜的方法论手段。社会转型是以社会形态为基础的,对于各种不同意义的社会转型可以按照社会形态本身的不同视角去考察,从而纳入一种立体的逻辑框架。所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主要应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加以把握,它应是社会形态本身的一种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段雪辉  李小红 《求实》2020,(3):57-68,M0005
社会组织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聚焦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外部制度环境制约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运行机制。运用"制度环境-行动策略-行动目标-行动任务"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剖析复杂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多元化行动路径。S市G组织的个案研究表明,G组织通过"双向汲取"的行动策略能够实现社会组织行政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双重目标达成。由于G组织接受任务的不同行动目标来源以及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差异,使得G组织"双向汲取"行动策略呈现出复杂制度结构约束下的多元化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7.
转型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仍处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发展过程之中.在城乡发展的实践进程中,社会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本文在对社会建设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建设的"发展意蕴"、实践原则以及主要的几大实践领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社区选举过程中,党组织主导的选举委员会构成了唯一中心,候选人则居于边缘位置,其活跃程度甚至低于楼组长等积极分子。社区选举的症结不在于广泛深入的动员,而在于动员的主体过于单一,党组织是唯一的选举发动机。社区选举应该由当前的单一动力选举向多动力选举过渡,形成党组织主导的多元社区参与格局;而这一转型的前提是:社区党组织形成由嵌入型政党向联接型政党转变,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管理研究过程中,厘清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体系与社会管理格局的概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虽然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结构性流动是由国家工业化、科技进步和市场化结构转型触发.但在总体上却没有产生农村进城务工者在城市中的大规模结构性沉淀.这种现象在世界已有的工业化历史中是少见的;而发生这一特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与二元户籍制度相联系的社会身份管理制度等多种因素使然;其中,最根本的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相联系的户籍制度和由户籍制度决定的社会身份管理制度,决定了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