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建 《党课参考》2023,(7):89-92
<正>“小朋友们过马路时要仔细看清交通信号灯,当交通信号灯变成红色,大家要停下脚步,耐心等待。等它变成绿色,我们再快速通过马路,千万不要在马路上嬉戏打闹。我们要做文明交通先行者,好不好?”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五路小学旁边的路口,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热门话题。其实,公共空间禁忌是个复杂的话题,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我们来看看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你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  相似文献   

4.
<正>三月春风人心暖,雷锋精神薪火传。“婆婆,我牵您过马路”,3月19日上午,四川天府新区籍田街道新时代文明所、回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籍田幼儿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在道路两旁引导行人过马路,劝导机动车礼让行人,辅助行动不便老人安全通过斑马线,对骑行电动车未戴头盔、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同时向过往居民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宣传交通法规。  相似文献   

5.
朋友从国外回来,想投资开一个日式料理店,我帮他选择了无数的铺面,最后确定下其中的一个。朋友又请来装修公司,详细地讲解他的意图。店终于按照要求装修好了,可他还不放心,让我们帮他挑毛病。  相似文献   

6.
去韩国旅游,到达首尔的第一天,导游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注意安全,尤其是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他讲了三个理由:一是韩国人开车快,可以说是飞快;二是韩国人开车只看红绿灯,不大注意路两旁的行人;三是韩国的大街上没有交通警察。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5):66-66
<正>好的制度,引导国民习惯;好的习惯,形成国家文明。当中国人在红灯前自觉站立,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立起来了。"中国式过马路"考验国人的规则意识,更考验国人的文明程度。你是怎样过马路的?  相似文献   

8.
况保华,萧县县城普通的交通警 察,16载马路风雨让人们认识了他; 萧县人民值得自豪的模范,16载红绿 灯下的奉献让人们为之感动。 同事们说:“他干工作真有 一股拼劲。” 1989年,况保华从县公安局刑警 队调到交警队,担起了提高人民交通 安全意识、规范城区交通秩序的重任。 那时的萧城连一条宽广的大路、通畅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13,(1):14-14
与凑够一拨人就过马路的"中国式过马路"一样,无车给救护车让道也成了"中国特色",被网民们调侃为"中国式争道"。毫无疑问,"中国式争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交通的痼疾,对于占用绿色生命通道,很多人是熟  相似文献   

10.
正到深圳出差,朋友开车来接。刚入座朋友就叮嘱,系上安全带。我说我坐后排也要系吗?朋友说要呀,电子眼可高清了,拍得那叫一个贼清楚。我问那罚款罚谁呢?朋友很无奈:肯定罚车主呀。平时走高速坐后排都不系安全带的我,为了"友情"默默系了。边系我边给朋友说,刚才过斑马线的时候我看到有车驶来,为了表示我是个遵守交通的文明市民,就停下来等车通过。结果车主慢慢减速,在离斑马线2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我想这儿  相似文献   

11.
珍爱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那么。对于生命,我们将做怎样的诠释呢?我们周围的很多朋友经常埋怨,生活没有色彩,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庸庸碌碌,今天的脚步与昨天的重叠,今天的心情与昨天的没有什么两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愈来愈没有了生气,  相似文献   

12.
李天扬在1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量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其一,如果有朋友邀请我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去?答案很肯定,不会!人到中年的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凑这个热闹的。其二,如果我的孩子要去外滩跨年,我会不会阻拦?答案也很肯定,不会。原因很简单,我无法做到让他永远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孩子,见  相似文献   

13.
较量一位朋友为了一房与人争执不下,最后多花了1万元钱才将新房买到了手。朋友说:花一万块钱争口气!一口气值一万块钱?谁也说不清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也许,生活中我们刻意追求的东西,往往有些是不相干的。就像柳宗元独钓寒江雪,他钓的不是鱼;范仲淹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乎的是山水之间。我们经常赞美皎洁的月光和罗列的星辰,而我们真正离不开的却是水和空气。人生有些意趣确实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上,确实在那些看似无关的东西上。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有时也是这样,不是金钱与权力的较量,而是人格、品行、道德的较量。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他所较…  相似文献   

14.
广闻博览     
正交通标志动起来的更安全现在的人行通道上,红绿灯用的都是走动的小人。一些传统的交通标志牌上,也常常会出现动态的形象,比如山体滑坡标志是跌落的石块、前方有学校的标志是过马路的小人等。为什么要用动态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朋友最近到中国考察之后回来说,现在中国各大城市有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项目,却被很多人忽视了。我问他是什么项目?他说,停车场。这位朋友经常在中国各地飞来飞去,对中国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他说现在中国很多城市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过许多国外朋友的支持帮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一位担任过红军连长的外国朋友,他就是朝鲜人陈龙鹤。关于陈龙鹤的资料并不多,通过百度搜索"红军陈龙鹤",可以得到以下信息:陈龙鹤,朝鲜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使当时正在中国求学的陈龙鹤倍受鼓舞。1926年1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0月,他与伍中豪、林彪、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大都听说过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期·斯特朗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但很少有人听到过另一位美国朋友——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Evans Fordyce Carl-son)的名字。 1896年,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的家庭。1927年他来到中国。那时,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员,满怀着某些白种人的偏见。他曾傲慢地写信给家人;“最有效的政策是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10年以后,他学会了讲中文,并  相似文献   

18.
2002年4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上登载了诸复祈的《我们的德育缺什么?》的文章,他说:“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可以放低姿态,多渗透一些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道德素养,比如诚信、敬业、谦虚、坦率、自信,比如团队协作、公平竞争、以义求利,比如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的德育就会具有亲和力。”前不久,我们对我校学生做了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七台河市公安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刘剑秋今年47岁,在交通警察的岗位上干了近二十年,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马路公仆".  相似文献   

20.
活着     
有很长一段时问,我对海明威用猎枪打掉自己的半个脑袋很不理解。为什么不好好地活着呢?那时候海明威已是功成名就,连诺贝尔文学奖都得了,夫复何求?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用世俗的观点看,不能写了可以干点儿别的,别的干不了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只是活着,搬个马扎坐在马路边上看人……这谁又能说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