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宏昌 《奋斗》2006,(8):30-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给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06,(19):43-43
——创新产业发展机制。一是积极培育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农村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必须把创新摆到重要位置。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选准切入点,把握好重点,强化机制建设,紧跟科技发展,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建设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缺失,存在严重供给障碍。为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资源严重匮乏、供给明显滞后于需求的问题,需要进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创新。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创新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农村产业基础、土地利用及规划间的综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要求,在解放思想中求新路,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求活力,在科学谋划中求进步.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莫晓琴  马燕 《当代贵州》2008,(22):68-68
省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打造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平台,以“七大”工作机制为抓手,确保工商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张仲芳 《求实》2008,(4):90-94
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面临总体供给不足、局部供给不均衡以及供给效率低下三个主要困境,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不相适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创新,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我国财政支农工作目前尚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配套资金投入渠道不畅、未充分利用WTO规则和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未能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必须在财政支农工作的增长机制、引导机制、支出结构、管理体制和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毛仁 《党的建设》2007,(8):25-25
皋兰县总人口17.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强化保障,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胡锦涛同志在福建视察时就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即六个“扎实推进”。在六个“扎实推进”中,胡锦涛同志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首位。2月14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解放思想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笔者认为必须着重从解决三个问题、理顺三个关系、发挥三个效应、坚持三个结合等四方面谋求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于莎燕 《奋斗》2006,(8):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是一种福音,对农村是重大变革,对农业是发展机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尤其是对绥化这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谐新农村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新农村这个主题,在三个方面力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结合本地实际,从农民最关心和最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抓起,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齐心协力,循序推进,才能尽快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既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又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援助形式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形式主要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扶贫、文化捐助、文化赞助等。充分发挥这些援助形式的作用,对于我们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补齐农村文化短板、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我省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半年多时间以来,示范片产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公共服务建设加快,项Ifl资金整合效果明显。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17.
李秀芝 《实践》2006,(7):27-27
随着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关键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竹县着力实施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主要内容的“三村建设”,积极创新推进机制、丰富内涵实质,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新农村建设相融互动。目前,大竹县的“三村建设”已呈现出“示范推动、面上推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9.
张道华 《世纪桥》2007,(3):54-5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体目标的核心问题是“农村新、农民富”,达到的目的是五个崭新的变化:即本质之“新”是社会主义;理念之“新”是以人为本;模式之“新”是自主创新;重识之“新”是现代农业;农民之“新”是农夫变农商。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达到这个20字的总体目标和五个变化,必须用法律保障总体目标和五个变化真正在广阔农村“以法制建设新农村,以法治管理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有农村内部完成的任务,又有农村外部应做好的事情。文章从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等七方面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