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与香港“九七”回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提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九十年代的重大任务之一。他满怀深切的爱国之情,阐述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充分显示出一位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无比智慧、才能和力量,为香港九七回归,洗雪百年耻...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善于把本质与非本质、主体与非主体的东西区别开来,又善于在坚持本质和主体的前提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毛泽东当年谈到邓小平时,说他“棉里藏针、柔中离刚”,就是指他有强烈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并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做到了二者的统一。邓小平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于他构思“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始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会。一是在中央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中,坚持主权问题上决不让步的原则立场。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解决1997年以后香港采取…  相似文献   

3.
1985年,81岁的邓小平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谈话时曾令人动情地表示了他的心愿:要在1997年,祖国大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到香港去看看,哪怕坐轮椅去也好。其实,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他的这些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怀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路李冬久一香港问题是英国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需要中、英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英谈判以什么为前提,在什么框架下谈?邓小平为此作了精心的谋划。首先,邓小平确立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前提———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5.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遗憾的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未能实现他届时去香港看一看的愿望,但是他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取得伟大的成果,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香港这块地方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余年。香港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香港回归的卓越贡献金钊香港回归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未圆之梦、未竟之业。作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爱国主义者,邓小平在香港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以抓住有利时机“解决香港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林庭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百年耻辱一朝洗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率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变成了现实。一、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8.
变与不变的思想方法─—学习邓小平哲学思想体会任崇堂一九八四年十月,邓小平在《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一文中说,“不要拒绝变,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是个思想方法问题。”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六日,他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委员时却说:“今天我想讲讲...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怀抱。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一件大事,是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世界所瞩目,为全国人民和一切海内外同胞所关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为维护祖国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从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运用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而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它的具体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构想最早…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的战略构想王大顺一、关于香港回归的时机。邓小平晚年设计香港回归可以追溯到1978年下半年,当时引起邓小平思想兴奋的焦点主要是:一、究竟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尽可能地实现平稳过渡;二、如何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以后...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7,(27)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维护香港繁荣稳定1997年7月1日,香港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这一天起,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得以洗雪,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得以团圆,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3.
香港于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日益临近了,亿万中国人民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激动。也使我们更加深切思念刚刚离开我们的邓小平同志,缅怀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丰功伟绩,颂扬他制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英明正确,为香港的回归,祖国的统一所作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面临着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保持香港地区的繁荣和稳定。邓小平从国际国内的实际出发,对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极其重要的原则、方针和政策。第一、解决香港问题要考虑中国、英国、香港三方面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强调,“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与邓小平的爱国情怀曹永海周建功在香港回归之时,重读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以及由此而作出的历史性抉择,反映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宽阔胸襟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代表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愿望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声。十几年来,伴随着香港回归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陈立旭 《党政论坛》2013,(22):22-23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华国锋对于邓小平复出,积极中不能不注意稳妥。他在党内第一个提出要让邓小平复出,同时,他为了稳定大局,也为了让邓小平复出更顺理成章,在推动邓小平复出方面,采取了稳步进行的措施。他概括这一稳步进行的措施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扬眉吐气。这是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助动器。那么,回归对于中国经济起飞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加强欧洲与中国经贸合作的新法码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国的更加开放和香港的稳定回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趋势符合它们自身的利益,西欧就是个典型。德国总理科尔在邓小平逝世后发给中国领导人的唁电中写道:“他开创的和并非没有挫折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小平主张的中国对外开放也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港人治港”胡林辉我党我国政府依据邓小平的思想制定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并把它具体化、法律化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当中,把它作为香港特区筹组、成立和运作的指南。由于“港人治港”对港人、国人来说都是一次崭新的政...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出现大的波...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3,(4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消息,特别是其中所辑录的邓小平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间,有关香港问题的七篇谈话,在香港引起巨大反响。各种传媒纷纷把它作为头号新闻来报道,并配以社评或社论,不少报纸还或全文转载,或辑录刊登,以便让香港读者先睹为快,更快地了解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论述。即便如此,仍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代理发行此书的三联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