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近年来,“拒执犯罪”严重挑战司法公信力,极大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社会对此反响强烈。2022年以来,温州市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范围内首次开展打击“拒执犯罪”联合协作专项监督,全力维护司法权威和群众权益。此次专项监督对象为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公安机关办理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重点监督公检法三家就“打击拒执”案件的配合协作机制。一年间,全区审结“拒执”案件49件,对5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促成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和解金额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一如郑州法院“诚信执行”文章所言,“执行难”历来是法院难啃的骨头。1979年刑法第157条为此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1997年新刑法同样将该罪列入,以专条即第313条加以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的关于刑法第313条的立法解释,为加大执行力度再次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袁承东近期致函本刊,谈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几点理解。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不断创新审判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力争以审判执行工作的适时"微小"调整与创新,为人民群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收益,确保人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最贴心的司法服务。轻案快办以高效司法保障群众权益"桂平市人民法院判决如下:被告人潘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拘役2个月。"今年5月28日上午,桂平法院第四审判庭一派庄严肃穆,法官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庭审及宣判程  相似文献   

6.
9月29日,山东省寿光的三位“老赖”因欠账不还,而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分别被判处刑罚。这只是各级人民法院近年来依法采取各种手段破解“执行难”坚冰的一个缩影。时下,“执行难”的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顽疾。一方面,打赢了官司的债权人拿不到钱,权益得不到维护;另一方面,输了官司的债务人明明有能力偿还却拒不履行判决,甚至还优哉游哉地花天酒地。这种拒不执行法律判决的行为,损害的不仅是债权人的权益,它对抗的是国家的法律,影响的是社会的诚不让法律打白条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通过立法来加以规范,同时,需要通过诉讼来加…  相似文献   

7.
国内最大的工伤索赔案——浙江"泰顺矽肺病案"(索赔金额高达2.08亿元)又有新进展。泰顺矽肺病案件被执行人王运福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2007年11月21日被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8.
国内最大的工伤索赔案——浙江“泰顺矽肺病案”(索赔金额高达2.08亿元)又有新进展。泰顺矽肺病案件被执行人王运福因拒不执行判决、裁定,2007年11月21日被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9.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犯罪构成要件及罪数形态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为更好地维护司法权威,应扩大犯罪主体,重新确定客观方面,澄清保护客体,并对共同犯罪等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这一罪名的设立 ,对于法律尊严的维护 ,法院形象的树立 ,以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界的“执行难”问题 ,都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问题是 ,这一罪名设立后 ,由于没有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程序的支持 ,使这一新设的罪名没有起到立法的意旨和应有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罪名设立的要旨 ,现以这一罪名为轴点 ,剖析如下 :1.从本罪的主体分析 ,(1)由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不会发生被告人拒不执行法…  相似文献   

11.
法博士     
此案该由何地公安机关管辖法博士:李某因经济纠纷被A市法院判决,后李某到B市工作,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并在B市有转移可执行财产的行为。请问:对李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管辖地是A市公安机关还是B市公安机关?江苏徐敏  相似文献   

12.
亚生 《民主与法制》2010,(13):23-25
肇事车主将受害人撞成高位截瘫后,立即将此前购买的两套房产无偿转让给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当受害女子的父亲拿着判决书向其索要近200万元巨额赔偿时,肇事车主以无财产可赔偿为由,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法律真的拿“过户避债”行为没办法吗?  相似文献   

13.
《山东人大工作》2009,(1):62-62
据《人民日报》报道,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得不到执行,形成“法律白条”,既伤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让法律权威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4.
吕达 《人大建设》2001,(8):40-41
申诉,是公民就有关问题向国家机关申述意见、请求处理的行为。诉讼上的申诉,是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不服,依法向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申请再审,是案件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不服.向作出该判决、裁定或请解的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出重新审理的申请;  相似文献   

15.
问:国家机关、企业、人民团体的职工,因离婚问题,经法院依法判决其定期付给对方生活费及子女教养费而拒不执行或拖延执行时,法院应如何处理?答:国家机关、企业、人民团体的职工,因离婚问题,经法院依法判决其定期付给对方生活费及子女教养费而拒不执行或拖延执行时,法院有责任保证判决的确切执行。除可以真传讯本人督促其执行判决外,还可通知所属单位,按月从其工资内扣除法院所规定的数额,寄交对方。如本人调动工作,即由原单位随供给介绍信一并转知新单位继续执行,直到执行完毕为止。如有关单位或个人拒绝按照法院通知执行,法院应对他们提  相似文献   

16.
朱晓华 《当代广西》2009,(23):52-53
2009年8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3月作出的以受贿罪判处柳州市商贸控股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秦茂林有期徒刑12年的一审判决。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国有商贸企业改制的机会捞取好处的案件。  相似文献   

17.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1,(22):35-35
执行判决、裁定是民事诉讼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法律和司法的威严。但各级人民法院普遍反映执行工作难——实践中,法院作出判决、裁定后,被执行人往往以各种方式逃避、规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特别是与财产相关的义务,这类行为也被形象地称为“老赖”。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的判决与裁定.负有法律监督职能.发现确有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依法提出抗诉。近年来,嘉定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紧紧围绕“强化监督、公正执法”的主题.按照区委和市检察院的要求.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首例“开瓶费”终审结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虽然维持了“酒店退还100元开瓶费”的一审判决,但裁定理由却变成了“酒楼没有‘明示’收费”。这一变化意味着,法院不准备以司法的方式叫停“开瓶费”,也不准备对开瓶费之争做出“司法定论”。  相似文献   

20.
可圈可点     
大连:拒不还债被判刑据法制日报报道: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有一对夫妇欠债五十多万不还,法院判决生效后又长期拒不执行,而自己却享受汽车、豪宅等高消费。汽车和豪宅被法院查封后,两人擅自将其出售,而后又隐匿行踪。3月26日,西岗区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分别判处这对夫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