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茂荣 《前沿》2007,(11):86-90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内容的重新整合,而且应该进行方法的创新,从而体现明显的时代价值性。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要的应在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基础上,围绕如何体现灌输方法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上进行探析。新时期的"灌输论"应讲条件、分对象和重创新。其中,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和八个结合上。  相似文献   

2.
灌输论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萌发,体现了经典作家认识和处理科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路。列宁通过践行灌输论推进了俄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灌输论既阐明科学理论的生成机理和群众实践的发展规律,也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般规律。将灌输论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有利于厘清对灌输论的诸多质疑,发挥灌输论的当代价值。第一层次将"灌输"视为一个价值目标,解决"必须灌输"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第二层次将"灌输"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解决"怎样灌输"的问题,属具体方法论范畴,内容随条件的变迁而变迁。灌输论是原则和方法的统一,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统一。经典作家和革命导师是从实现思想政治领导、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原则高度提出灌输论的,强调的是灌输论的原则性和强制性。只要当今世界两制并存,就存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斗争,灌输论就具有存在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方法。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含义 ,认真探索先进思想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对当前的“三个代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会主义灌输教育的非强制性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义民 《理论月刊》2002,1(12):100-10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灌输活动的过程的分析,认为我们的灌输教育是非强制性的,进行强制灌输是有害的;在新世纪里,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本质要求,同时进行思想和方法的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成员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自觉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教育目标,采取"灌输"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灌输"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灌输"理论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合适的政治理论环境,使群众逐步认识并逐渐接受革命理论.但在实际运用"灌输"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方法,避免因"强压"或"强灌"而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思想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规律,在政治"灌输"中注意强化动机.  相似文献   

6.
陈列平  吴镇聪 《前沿》2013,(5):35-38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于对相关论著的文本分析,厘清对灌输论的认识,科学阐释其本质和内涵,进一步发展、完善灌输论,并从灌输主体、方法和客体等角度深入探讨其引领高校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有助于破解当前高校学生骨干理论素质培养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王保友  王传波 《前沿》2013,(13):44-46
灌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无论在理论指导还是实践运用中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功能,对于传播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灌输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致使人们对"灌输论"的价值含蕴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导致某种程度的理论误读和实践偏差。因此,应对灌输理论的功能作用和客观规律做一系统的梳理,形成正确认识,防止和避免灌输实践活动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再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灌输"思想是人类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初,"灌输"思想就被确立为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在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伴随着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在当代受到一系列质疑和挑战。必须认识到西方道德灌输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本质区别,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实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冬阳 《创造》2021,29(9):50-56
自从列宁灌输理论诞生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列宁是不是"灌输论"的首创者?二是"灌输论"是否具有当代价值?随着"苏东剧变",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关于列宁"灌输论"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过时的论调开始在国内学界增多.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都"皆有可能",无论是庞大的媒体机构还是个人,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人人都有自媒体,这不仅使得我们接收的信息增多,而且使得我们接收什么信息、发布什么信息的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似乎带有"被动性"的理论"灌输"已不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①.能否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实践上妥善解决全媒体时代如何继承和发展"灌输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时代能否形成"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灌输论"是列宁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俄国经济派和部分西方学者歪曲列宁意识形态灌输理论,将其曲解为"唯意志论""教条论""取代论".科学批判和回应这些责难与歪曲,对于准确把握列宁意识形态灌输理论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灌输,意为灌注、输送.指的是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份的地方.这是灌输的本义.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引导的方向问题;二是实际需要问题.人的本能的外在和内在的需要成了导向的目标.有人把灌输教育机械地理解为填鸭式的生注硬灌,正恰恰忽视了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忽视了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我们要阐明灌输教育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理想的教育方法.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灌输教育不仅强调正确思想意识的灌注和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青年创造力的培养.如对青年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准确完整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这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所不可缺少的.我们对青年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灌输,正是教给青年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不是机械地教授教条,而是在培养青年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阵地,教育成效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教育对于培育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树立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然而,以"灌输"为主  相似文献   

13.
巫烈光 《岭南学刊》2009,(2):121-123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时代的解放思想是对灌输论的扬弃。解放思想是再灌输,通过改变干部的传统思维方式,调动了干部的改革积极性,从而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导。  相似文献   

14.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依据。灌输理论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人认为在新时代灌输理论已经过时了、无用了,应该全盘否定。对此,廓清思想误区、澄清理论质疑,在澄清与驳斥中全面阐释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极大的时代价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而且要将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这过程中,不仅在思想理念方面存在着认为只要理论科学合理就能一致无差转化为理想实践效果的认知误区,而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中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消解和冲击,促使大众产生了认同障碍。此外,就现实利益而言,每一次改革的深化都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利益受损者不仅不能认同理论而且会对理论产生"反感"。这是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待克服的三重障碍。  相似文献   

16.
周莹 《传承》2014,(9):74-75
灌输教育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日益交融,灌输教育亟待加强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必要而可行的.那么如何进行教育?①要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结合起来.②通过外界灌输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③灌输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在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是有效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关乎青年发展的长远战略问题。网络环境下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将网络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增进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爱国热情,将极大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陈冬阳     
《创造》2021,(9)
正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列宁是不是“灌输论”的首创者?二是“灌输论”是否具有当代价值?随着“苏东剧变”,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关于列宁“灌输论”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过时的论调开始在国内学界增多。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都“皆有可能”,无论是庞大的媒体机构还是个人,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人人都有自媒体,这不仅使得我们接收的信息增多,而且使得我们接收什么信息、发布什么信息的  相似文献   

20.
列宁的“灌输论”,即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从工人运动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把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提高到自觉斗争高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它同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一样,是在斗争中诞生,也是在斗争中发展的。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斗争中,这一理论先是为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所反对,后来遭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攻击,前些年又成为国内理论讨论的热点,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否定,造成了极大的思想和理论混乱。现在,澄清这一理论是非,恢复其本来面目,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一、“灌输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