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洋巨灾风险具有区域性、相关性和高损害性等特点,是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巨灾保险作为运用市场机制分散海洋巨灾风险的金融工具,具有基本保障性、经济政策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特点。对于我国而言,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是促进海洋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海洋巨灾受害者财产权益、矫正海洋巨灾保险市场失灵、转变政府海洋巨灾风险管理职能的必要选择。从现代保险理论发展、保险技术进步、域外实践经验和国内制度铺垫来看,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现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海洋巨灾保险相关立法、完善海洋巨灾保险政策体系以及建立多层次海洋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
何飞  陈苏阳 《中国减灾》2013,(13):36-37
建立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我国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地震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量城市和许多重大工业设施、矿区、水利工程位于受地震严重危害的地区。历史上中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相似文献   

3.
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保险赔付不对称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升 《求索》2010,(3):51-53
中国巨灾风险暴露与巨灾保险赔付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并非由于中国保险业对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率低,而是自然灾害风险保险程度低,自然灾害风险商业保险的发展速度慢;这种不对称虽然与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有一定联系,但巨灾保险制度本身也非不对称产生的根源。不对称产生之理论根源在于巨灾保险供需双方的双重正外部性,主观根源在于囿于旧保险观的政府“缺位”,客观根源在于受制于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巨灾风险保险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和 《中国减灾》2012,(11):18-19
正我国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确保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的关键,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全体国民的高度重视。从总体趋势看,我国巨灾风险的形势十分严峻,经济社会发展受巨灾影响点多面广,人员伤亡重,财产损失大,社会安全事故风险增多,而全社会风险意识普遍不高,抵御巨灾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灾害类型繁多及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从巨灾保险立法角度出发,在考察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实际情况基础上,探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巨灾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若干建议,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梁昊然 《求索》2013,(2):190-192
文章以我国推行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建构为切入点.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围绕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风险隔离机制的实现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借镜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推进应以试点探索为起点逐步展开.须在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行为限制、治理结构的规范及信息披露义务方面针对既有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为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在我国的推行提供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减灾》2014,(12):48-48
今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局长杨雄跃代表市政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签署了《宁波市巨灾保险合同》,标志着宁波市巨灾保险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亚拉图 《前沿》2008,(12):123-125
当前,我国单纯商业化的地震保险运作模式造成了品种单一、覆盖面窄、承保能力偏弱以及赔付水平极低等弊端,暴露出我国地震保险制度上的缺陷。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必须尽快建立由国家财政支持、适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潇烨 《中国减灾》2013,(11):59-59
10月21日,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撰写、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丛书》在京举行新书发布会暨巨灾保险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内部分资深财经记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问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尽快明确思路,加快建设中国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08,(23):17-17
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平常的年份。年初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以及年中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都让这个国家对灾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怎样防范风险,思考着如何建立有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巨灾保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柏  陈培 《中国减灾》2009,(5):35-35
一直以来,巨灾(主要指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风险的损失基本上是由政府承担,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单纯依靠政府转移各类巨灾风险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灾保险方案》经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意味着巨灾保险制度在深圳率先建立,一些媒体认为深圳成为中国巨灾保险试行的首个"样本"。2014年6月1日起,深圳市民政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的《深圳市巨灾保险协议》,作为全国首单巨灾保险合同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3.
<正>宁波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自2014年年初开始,宁波市针对灾害风险特点,着手研究在现有灾害救助政策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运用保险切实提高城市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和水平。2014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  相似文献   

14.
赵静 《桂海论丛》2010,26(6):87-9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险机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措施。广西是农业巨灾频繁而又严重的地区,因而广西的"三农"问题更为突显。在国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广西应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地建立起适应本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需要的巨灾风险保险机制,以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乌格 《中国减灾》2008,(5):4-17
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了我国在灾害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其中巨灾保险制度的缺失尤为突出。巨灾保险业如何发展。巨灾保险业如何更好地为减灾救灾服务。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为了有效防范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基础、国家财政适度支持、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南方的冰雪正逐渐消融,中国保险业建立巨灾风险机制的呼声也日渐响亮。据悉,此次灾害过后,中国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提出方案,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我国的巨灾风险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4,(23):48
正今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局长杨雄跃代表市政府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签署了《宁波市巨灾保险合同》,标志着宁波市巨灾保险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宁波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特别是2013年的"菲特"强台风,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宁  相似文献   

18.
在灾害风险融资体系中,巨灾保险占有重要地位,保险赔偿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平均可达30%。我国产险领域巨灾保险十分缺乏,人身保险中虽然覆盖巨灾风险,但由于保险密度很低,保险赔付的比例很小。巨灾保险面临的问题巨灾保险不仅在中国难以实践,在世界上也是巨灾风险管理领域的难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都给予了受灾地区巨大的援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而灾难过后,我们必须对中国巨灾风险的补偿机制进行反思。我国现行的巨灾损失赔偿机制中主要有受损主体的自我补偿、政府的财政补偿、保险补偿,以及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补偿等.但这几种补偿机制何种是最有效的.则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王永胜 《前沿》2005,(3):47-49
在许多国家, 农业保险早已成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保险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与农业的基础地位格格不入, 也不利于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的意义入手, 对农业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