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玉卿 《传承》2008,(20):74-75
传统夫妻伦理的研究对于现代新型的夫妻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夫妻伦理规范中的糟粕大部分已经被现代和谐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所代替,但是传统伦理中仍然有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念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夫妻伦理的研究对于现代新型的夫妻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夫妻伦理规范中的糟粕大部分已经被现代和谐夫妻关系的道德准则所代替,但是传统伦理中仍然有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念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婚姻法颁布,许多人惊喜地看到夫妻忠实义务、离婚损害赔偿等条款写入婚姻法,似乎对不忠之人进行惩戒的愿望已经实现了。可是,婚姻法中对忠实义务的界定并不明确,而其作为一种法律义务,是否不履行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笔者提出,法律对婚姻生活应该只是最低限度的约束,更多的愿望只能通过道德建设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 ,身份关系渐趋弱化 ,财产关系日益增强。夫妻财产关系是夫妻关系的重要内容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否平等是衡量夫妻地位是否平等的重要标志。研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对正确处理夫妻财产关系 ,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实现家庭的经济职能 ,稳定家庭、防止纠纷都大有益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以下简称《婚姻法》)是 1 980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订的 ,受当时条件的制约 ,有关夫妻财产制度的内容非常简略 ,在某些内容的规定上甚至是一片空白。该法忽略了财产在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闫玉 《前沿》2012,(4):6-8
确立转型期中国婚姻伦理的合理导向,是解决当前婚姻道德失范问题的有效措施。转型期的婚姻伦理应是在吸纳中国传统婚姻伦理道德和国外婚姻伦理道德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符合现代中国人渴望走出婚姻道德困境要求的婚姻伦理规范体系。是以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强调爱情在婚姻中的基础地位、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婚姻生活态度、平等和尊重的夫妻关系、夫妻之间互相忠实并相互宽容的情感要求、宽松和谐的婚姻生活状态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6.
非常夫妻财产制之缺位与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婚姻法夫妻财产制度是基于夫妻关系正常状态下的一种立法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婚姻关系中各种非常态情况存在的现实。因而有必要设立非常夫妻财产制以弥补现行夫妻财产制度之不足,从而促进婚姻家庭领域法律公正价值的实现,并有效保护第三人经济利益,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日东 《前沿》2006,(2):119-123
作为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偏到全、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新《婚姻法》的制定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逐步走上了体系化的道路,必将在维护家庭、社会的和睦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红艳 《理论月刊》2007,(7):115-117
离婚时如何分割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我国《婚姻法》作了具体规定,新《婚姻法》第四十条还对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增加了新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务劳动在家庭财富形成中的无形投入,但这种承认在离婚财产分割中仍有许多盲点,在怎样评估家务劳动价值,如何认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支持另一方取得的文凭、执照、资格证书等无形资本,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你可能想不到,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首部法律就是婚姻法。1950年婚姻法废除了包办、买卖、强迫婚姻以及童养媳、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原则;1980年修改后颁布的婚姻法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2001年,全国人大对婚姻法进行了33项修改,改进了原有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与婚姻家庭5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两部婚姻法,第一部是在1950年5月1日,由毛泽东亲自签署命令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国家大法。这部法律对于推翻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纳妾和童养媳”,“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和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婚姻法颁布后,经过历时3年的宣传运动,终于使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青年男子和千百万受虐待的妇女冲破封建婚姻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律规范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较为简陋和含混,特别是2004年《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巨大争议。2018年1月《夫妻债务解释》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分配,一定程度上回应和解决了夫妻共同债务相关规范存在的争议和问题,但《夫妻债务解释》的条款本身仍有商榷空间。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是构建夫妻共同债务规则的良好契机,在性质上,从夫妻关系的本质出发,法定夫妻财产制下的夫妻共同债务应界定为共同债务,而非连带债务,由此夫妻双方应当作为一个法律共同体共同承担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和清偿规则应当基于共同债务的属性进行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为夫妻共同举债或一方举债经另一方同意或追认,因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生产经营或一方从事生产经营、利益归家庭共享所负债务,取得、管理夫妻共同财产所负债务。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双方共同清偿。一方清偿超出夫妻双方协议约定或法院判决其应当承担的份额部分,有权向另一方追偿。  相似文献   

12.
法制博览     
《婚姻法》重女不轻男华东政法学院民法教研室许莉教授认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中涉及的“包二奶”问题,不能简单理解为只是约束男性的法律。许教授认为,“包二奶”只是民间对违反一夫一妻制行为的一般说法,在法律上,需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构成重婚,《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是建构现代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制度。新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无疑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法制伦理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和机制。首先,相关法律制度必须内蕴社会责任的伦理追求。其次,应进行道德立法,将企业应对社会承担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具体化为明示的法律规范,将企业的逐利行为纳入自愿守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夫妻同居是夫妻共同生活的基础要件,各国立法中,在明确规定夫妻有同居共同生活义务的基础上,对违反该义务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一般都进行了规范。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夫妻同居义务,只在判决离婚时才有所体现,这对规范夫妻人身关系,履行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忠实义力都是不利的。本文就同居的涵义、国外的相关立法,我国的《婚姻法》如何改善相关规定等方面做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夫妻和谐关系受到许多日常生活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地位、家庭收入、家务劳动、家庭经济权、同居老人、子女状况等。然而,对于不同群层的夫妇而言,以上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表明,除了家庭地位对所有夫妻和谐关系具有共同的关键作用外,其余生活因素的影响均显示出差异性倾向。如家庭收入对低层和农村家庭的夫妻和谐影响更大;强化的女性家庭经济权有利于中年夫妻关系的和谐;同居老人对低龄夫妻的和谐关系起到一定维护作用;家务劳动对夫妻和谐关系的影响不断减弱,且主要发生于低层家庭,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001年新《婚姻法》五年多来的实际运行做考察和评析,认为2001年修改《婚姻法》虽然在立法上、理念上及法律规范层面上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实际社会效果有限,没有完全实现其立法目的。要有效地调整婚姻家庭关系,需要在完善法律体系时重视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等其它社会调控体系的协调,在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实现调整目的。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规范的可行性,研究其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章雨 《新东方》2007,(11):40-42
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现代人自主意思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结婚自由要求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按照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不许任何一方强迫他方或者第三者加以干涉;离婚自由要求男女任何一方基于夫妻感情破裂而提出解除夫妻关系的请求,均受  相似文献   

18.
龙正凤 《人民论坛》2012,(14):88-89
现行《婚姻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法律内容的缺位,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和享有的权益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章立足现行婚姻法律的立法框架,从婚姻法的原则性规定、夫妻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方面分析了法律内容的缺位,并尝试建立起更完善的保护女性权益的婚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婚姻法颁布两个月以来,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新婚姻法不仅保护妻子、子女的权益,也同样为受害丈夫撑腰。但是,婚姻法是不是能够管住一切婚姻家庭领域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新婚姻法颁布以来的情况,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婚姻法》是实现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典型。婚姻家庭的部分道德规范纳入到《婚姻法》中并成为法律规范 ,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命力和渗透性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有效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