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知识人假设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的人性假设不适用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基于“知识人”假设构建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是: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促进“知识人”的“理性”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政府: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型政府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本文分析了知识型政府产生的背景,阐述了知识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知识型政府对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的影响,最后对政府知识管理与知识型政府平台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武博  闫帅 《求索》2011,(9):84-86
智力资本是知识型企业提高知识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120家知识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智力资本、组织学习能力及知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寻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智力资本对知识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在人力资本、创新资本与知识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与知识创新绩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创新资本对知识型企业的重要性,它与传统结构资本对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叶璐 《人民论坛》2014,(6):96-98
文章以激励理论和知识创造理论为基础,充分分析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提出了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活动的影响因素框架,并对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知识创造的激励机制及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孙建国 《前沿》2001,(3):8-12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探讨 ,必须首先加强对知识工作以及知识型员工概念的理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型员工激励 ,要摒弃传统等级制管理模式下的严肃性特征 ,应以激发知识型员工知识创新的主动性为主。对知识型员工知识创新主动性的激励 ,应建立在满足其较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上 ,即主要满足其对自身价值实现、精神升华、环境自由、沟通灵活等高层次需求。在激励过程中 ,主要采取组织激励、沟通激励、知识资本化激励、精神文化激励、培训教育激励等激励方式 ,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在知识型员工激励过程中 ,还应注意完善激励机制的科学性 ,处理好各相关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最早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他认为,知识型员工是运用脑力多于体力的一群人,其工作内容是处理与分析信息,提出设计方案,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知识型员工既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财富,是企业经营的潜在驱动力。当前很多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  相似文献   

7.
基于知识型员工特点的柔性管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萌物 《前沿》2004,(9):150-153
知识经济的兴起 ,正在引发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场创新性革命 ,能够创造知识并使之物化为资本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更为关键。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群体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本文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主要需求 ,提出了相应的柔性管理对策 :推行柔性工作制 ,实现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自主 ;设计柔性化激励方案 ,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 ;以多元化的报酬体系 ,体现知识型员工的价值 ;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 ,为知识型员工的发展铺路架桥 ;关心知识型员工的健康和发展 ,使其对企业更加忠诚和认同  相似文献   

8.
陈君慧 《求索》2010,(7):178-180
西方的反对阐释学理论与南宋诗学中的反诠释思潮前后相距约7个世纪,但是由于艺术思维、艺术意识、艺术品质上的相通,他们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消解作者的意图,通过强调"风格"和"味"回避内容,关注感觉和体悟。从根本上说,前者是对西方传统庸俗释义之风的彻底反叛,是对西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后者是对有宋以来"尚意"阐释学的颠覆,是对知识主义、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解构,二者都具有解构性质。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得以实现的载体,是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和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组织。知识型企业员工流动速度高于一般企业,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速度高于一般人员。论文从剖析知识型企业及员工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型的知识型社会,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高校师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与学习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就要求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地强化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创新的手段积极地应对知识型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拥有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事创造性、富于变化工作的知识型公务员已成为政府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知识型公务员已成为政府有效管理和行政管理持续创新的重要力量。管理知识型公务员要有新理念。通过对知识型公务员的特点和造成的管理困境的分析,管理层的难题很清晰,过分控制会扼杀创意,过于放任便不能控制风险。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提高管理知识型公务员的有效性,关键上要树立与知识型公务员特点相适应的新理…  相似文献   

12.
孙立新  李子 《前沿》2010,(20):173-176
本文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知识概念的系统结构。认为中国文化的知识概念是在"技术性"的基础上构成的。围绕技术性知识的类型应该有四种,它们分别是:第一,器物用之于的世界——目的论的知识;第二,器物成之于的世界——关于物之物性的知识;第三,器物的型制特征——器之器性的知识;第四,器物的制作艺术——工艺学知识。从这种知识系统的观点看,西方的科学仅仅是关于物之物性的知识的一种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13.
知识考古学:话语与陈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求索》2010,(6):224-225
本文叙述了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了知识考古学的两大理论支柱——话语和陈述,深入讨论米歇尔·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三要素"权力、话语、知识"与勒菲弗尔文化研究外部操控三要素"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观",集中讨论了建国17年外国文学读本选择的偏向性以及相关文化政策的制定。说明这期间的文学现象是"知识考古学"在中国当时具体社会条件下而产生的具有特色的范例和样本。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李立 《前沿》2009,(10):26-29
"解放知识"是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关键词,它不仅 凝聚了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全部内涵,而且也彰显了其突出特点。"解放"旨在从意识形态与权力之间的隐秘联系中揭示其政治属性和实践功能,"知识"则显示了伊格尔顿对认识论层面上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执守。更为重要的是,伊格尔顿始终坚持该词的有用性,从积极的建构性立场出发,一方面力图终结"意识形态终结论",另一方面又与"意识形态中心论"保持一定的理论疏离,从而形成了其意识形态理论与意识形态阐释的独特面相。  相似文献   

15.
隐性知识是隐蕴在人类当中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或公式进行表达的一类知识,从其性质上看,它属于人类知识的一部分,它的最终来源于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隐性知识属于"可以这样做"的方法性知识,"只能这样做"的程序性知识和"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的策略性知识,因而它更多地表现为个体的经验、技能和技巧,但由于隐性知识在生成过程中对情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隐性知识的生成和转移过程均具有情境的依赖性。其转移效果除知识主体的转移意愿外,要受到其表达能力、知识结构和学识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人类表达技术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沈佳强 《求索》2010,(7):96-98
面对我们所在的世界之普遍技术化的面貌,马克思以自己的方式洞穿了科学技术之形而上学的本质,当马克思将科学技术的本质看成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时,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那个著名的"人与自然"和"人与历史"的统一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激励理论和知识创造理论为基础,充分分析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的特征,提出了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创造活动的影响因素框架,并对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科研事业单位知识型员工知识创造的激励机制及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形而上学是否是可能的问题,最终取决于关于超验对象能否作为实体而存在。只有承认超验对象为实体,形而上学作为关于超验对象的知识才是可能的。超验对象作为实体是如何可能的要依附于思辨逻辑,就如同经验知识所以可能要依赖于知性逻辑一样。而在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当中,遇到的第一个超验对象就是自我。这个先验自我如果能够成为实体性的存在,那么关于自我的形而上学知识就是可能的。先验思辨逻辑必须作为实体的逻辑才能够同时成为真理的逻辑,否则就会仅仅是幻相的逻辑而不是真理的逻辑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1,(8):64-65
为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减少残疾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共建和谐社会,中国残联与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开展"预防残疾共享和谐"残疾预防系列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20.
来宾市以全区开展"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党旗映校园"工程为创新载体,不断深化拓展发展党员"源头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施"党旗映校园"工程,就是从今年开始,利用五年的时间,在来宾市高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开展系统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中、职业中专学生和青年教师吸收到党内来,为党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