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凡 《两岸关系》2010,(3):34-3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010年“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新能源、节能减排成为焦点问题。“低碳经济”成为未来中国新的发展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2.
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战略任务部分中,提出了重庆要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已成世界范围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低碳经济?从字面上讲,就是降低碳排放。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4.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发展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以能源变革为核心,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玉梅 《前沿》2011,(22):87-89
低碳概念源于西方。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等不同,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有本质的区别。从目前的国际趋势、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要实现的发展目标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压力的有效途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选择。实现中国的低碳发展必须创新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培育居民低碳消费的行为模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木子 《今日广西》2010,(1):59-59
【名词解释】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于翠英 《前沿》2011,(23):152-154
发展低碳经济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摆脱和改造目前重污染、高消耗能源消费结构的必经之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低碳经济遇到了众多挑战,低层级的发展现状、高消耗的能源结构以及低效能的技术支持均预示着发展低碳经济绝非易事。为此,本文认为应从发展战略、技术创新、碳汇补偿、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8.
该文指出,低碳经济理念的兴起缘于人们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的重视,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目标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期持续的发展能力。面对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路径选择上要体现出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但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消费方式,仍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郑中 《江苏政协》2010,(8):34-3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通过经济发展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走低碳发展之路,是落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而言的。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核心,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经济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能源的需求和污染物排放,不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实现低碳目的。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能源资源的制约,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武汉市建设低碳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其建设路径选择应是:引进和创新低碳技术,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二、三产业并重发展,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强城市碳汇能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推进低碳试点建设;提倡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14.
煤的低碳利用是实现中国低碳能源的核心同题,尽管社会节能、总量控制、发展可再生能源都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但最后低碳经济必须要落实到煤的清洁利用上。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5)
应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低碳能源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科学、环保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要实现创新、绿色的发展模式,必须加强低碳能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做到提高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率,突出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主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本文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转变消费方式,以及其它方面的政策,如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其成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创造性力量;企业家需要承担各种未知的风险,且存在极高的淘汰率,这使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18世纪以来的经济学理论都将承担创新创业的劳动和风险作为衡量企业家身份的标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群体的创新创业劳动促成了现代大工业的产生、发展和兴起,企业家群体在募集资本和创办企业过程中发挥创业职能,在创制和实施保证生产秩序的工厂纪律、创造市场需求以完成商品销售等劳动中发挥创新职能。马克思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论述中,早已明确了企业家的属性和企业家劳动的性质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正确看待企业家与普通劳动者的关系,继续激发中国的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指以降低或消除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重化工发展趋势下能源资源的约束,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那么作为人口最多的农业大省河南,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结合河南省的实际状况,指出了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发展低碳农业、优化结构、碳汇农林、科技先导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具体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低碳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当务之急。文章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经济学内涵,指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随后阐述了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及理论基础。武汉城市圈是“两型社会”建设综改区,但工业化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对武汉城市圈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分析武汉市的生态足迹赤字和“脱钧”(节能减排)发展情况,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