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从一般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它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国家区域决策有效运行、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为目标;以中央层面的“区域发展基本法”、地方层面的“特别区域发展法”、纵向上的“区域决策保障法”和横向上的“区域合作保障法”为基本要素;通过专门的区域发展管理机构这一系统结构,发挥系统要素的整体功效,进而实现整个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何频 《求索》2006,(4):54-56
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交融。就东西部地区来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仍然很大,而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后观念制约了西部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东西部文化的交融,在西部文化中注入更多现代的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子,实现观念转变,更加突出经济理性观念,强化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增强创新精神,注重开发人才资本的理念,从而创新与提升西部文化,继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贵先 《重庆行政》2019,20(3):70-72
招商引资是实现区域增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是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最大化的源生动力使各地招商引资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软硬环境的趋同,尤其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相邻地区间的差别缩小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导致各地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出现了恶性、无序竞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招商引资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但不利于存量风险防范和化解,还会带来新的风险,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所谈规范秩序,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域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徐泰玲 《群众》2010,(6):23-24
<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影响了江苏总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实际来看,决定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资源状况、文化背景、经  相似文献   

5.
孙志高 《群众》2023,(1):14-15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江苏长期存在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南率先突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缩小南北差距,再到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区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和促进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对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指出清晰的破题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建立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内涵,阐述了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必要性、有利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智勇 《求索》2006,(12):31-33
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二者的协调互动发展。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促进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定义出发,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有五个层面,是可持续的、融洽的目标状态与实现这种目标状态的过程的统一,也是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时空上的一种联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协调好区域间基于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使其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依赖投资在产业、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来需要围绕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余姚、慈溪两市组成的余慈区域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宁波重要的发展区域,总面积2681平方公里,总人口272万,城市化水平49.6%。2006年,余姚、慈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笑妍 《前沿》2006,(4):91-93
本文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阐述了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的总体情况,重点论述了在“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地方政府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这里既包括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包括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异化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后,本文从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梁杰 《岭南学刊》2007,(4):87-89
区域差距与外经贸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实现广东外经贸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必须首先正视外经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外经贸发展的策略选择,应该是寻求科学解决外经贸总体发展问题、外经贸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最优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目的,以认识传统梯度理论之梯度概念为突破口,整合区域经济理论,构建广义梯度理论,界说广义梯度范畴的内涵,提出了区域广义梯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广义梯度分解为自然要素梯度系统、经济梯度系统、社会梯度系统、人力资源梯度系统、生态环境梯度系统、制度梯度系统6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24项二级指标和92项三级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6.
储东涛 《群众》2011,(2):76-77
1月9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只要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省不论是行政资源,还是经济杠杆,都要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倾斜,向文化建设等倾斜。在新起点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江苏“十二五”规划提出的6大战略任务之一。为此,本期我们推出两篇介绍欧、美、日有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美国关于提升软实力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律规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剑君 《前沿》2012,(12):64-65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注重法律规制的作用,并要解决好法律规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国家应加强经济立法,不断完善区域经济法律体系,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徐研 《群众》2013,(7):21-21
推进条件较好的重点地区通过率先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是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徐州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平衡布局生产力理论、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和当代的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理论基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着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应遵循既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和基础性作用、又发挥政策调节和导向功能的原则.有效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此需要不断进行战略措施的完善与创新:确定合适的增长点,增强落后地区的经济活力,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加强宏观调控,从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立法、完善机构设置等方面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地区经济利益.积极发展跨区域联动与协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强化区域综合治理.实现公共生产与服务的区域均等化,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大连市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问题.要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际联系等方面了促进大连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