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舸 《求索》2010,(5):183-185
"soft power"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其基本概念、内涵存在着较大争议。本文从概念辨证入手提出一条化解当前学界有关软实力概念、内涵论争的路径。我们在定义"soft power"概念时,我们既要考虑约瑟夫.奈的"soft power"论的原意,也要考虑它被引进我国后在中文世界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从而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的核心是要动用各种传播手段实现既有的软实力,使之权力化。  相似文献   

2.
田书慧 《前沿》2014,(11):225-226
内蒙古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是草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中华文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向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展示内蒙古地域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加快内蒙古地域文化走出去,应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3.
杜侠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41-148
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贵州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去及现状的分析,本文就新媒体的作用,对外宣传资料的制作,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翻译的策略及人才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及思考。  相似文献   

4.
5.
以昆明高校247名来自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云南的印象、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等情况,以解读云南在桥头堡建设中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播效果。当前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仍有待深入,同时他们了解途径相对单一。因此,从"加大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多语种的外宣网络平台;依托留学生课堂教学,设置云南本土文化系列课程;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扩大云南民俗体验途径"等方面提出增强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琰 《前沿》2014,(17):21-23
本文提出,构建客观而全面的图式是使得西方人理解接受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文化走向西方世界需要有一套系统的传播策略和方法,即运用巴特利特提出的图式理论将中国文化进行分层次传播。本文通过多方面例证先后对中国传播层次、具体传播理念及传播方式进行探讨。同时,本文以诗词为例针对文学传播中应注意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提出具体策略,并对孔子学院的办学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构建公安对外新闻宣传传播链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贞 《公安研究》2009,(6):66-73
公安之于公众,存在传统理念偏差、信息透明缺失、有效传播匮乏等问题;公安之于媒体,存在保持距离失当、策划谋略失当、调控手段失当等问题;公安业务单位之于公安宣传部门,存在执法行为偏颇、信息源头干涸、典型树立缺失等问题。公安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应构建以公安业务单位为基础,以宣传部门为核心,以新闻媒体为媒介,以公众为指向,以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的对外新闻宣传传播链,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陆静 《长白学刊》2023,(2):148-156
文化增值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也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文化话语权、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顺畅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增值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理想效果,具有相应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值得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实现文化增值,首先是要对影响文化增值的各类变量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在平衡各类变量的特征和作用机制基础上,综合各类变量最大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以期在各类变量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文化增值、提高文化效能。  相似文献   

10.
刘信言 《传承》2011,(20):60-61
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更是各个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影是最有效的传播文化方式,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声画世界是电影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一些优秀电影入手理解和阐述电影国际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探讨中国电影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积极推进和深入发展,媒体融合的进程也日益加快,给对外传播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种媒体环境中,要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必须从时度效着力。只有把握好时度效内涵,找准时度效偏差,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实现对外传播的时度效要求,才能提升对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在军事对外传播中,智库可以通过若干独特优势,发挥大众媒体、官方机构难以代替的功能。适应当前国际涉军舆论环境的变化态势,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是提升军事对外传播实效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著作的对外传播是新时代中国理论在世界舞台上的集中呈现。以共情传播理论为分析视角,习近平著作的“走出去”已经在叙事逻辑、内容选取、话语方式、平台搭建方面形成一系列积极特征。与此同时,日趋激烈的国际话语权竞争、复杂多变的传播对象、迭代升级的媒介技术也对习近平著作的对外传播提出更高要求,体系化、精准化、智媒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著作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的优化路径包括:增加情感交汇点,夯实“命运与共”基础;依据受众特点,制定“点对点”传播方案;推进本土化战略,提升“他乡人”引流效应;以全媒体汇聚传播合力,营造“身体共在”氛围。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世纪中国对外文化战略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国际社会文化化的要求,是当前对外文化交流现状和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文化安全的要求。国家力量的不断提高、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飞速发展为构建中国对外文化战略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构建必须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心,以坚持相互借鉴,寻求共同繁荣,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重点,以清醒认识中华文化在国际文化秩序中的地位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文化传播是高技术化、全球化和实力化的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运用先进传播手段对我进行文化渗透,使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信息与舆论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坚持积极的文化传播战略,加强党对文化传播的宏观控制力,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力,有助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与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余永清 《前沿》2010,(20):49-52
在当今危机传播中,政府的行为表现将直接关系到公共危机传播过程的走向,传统的政府角色已经难以适应危机传播模式的发展,政府应该加快角色转换的步伐,从传统刚性的控制者角色向柔性的协调者与沟通者转变,重塑政府在对外危机传播中的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7.
党报所处的经济环境、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客观上需要其进行新一轮改革。建立既满足宣传要求,又符合产业发展的我国现代传播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传媒的国际竞争力,将是我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又一重要战略。文化讲坛作为新一轮改革中党报对外传播模式创新的尝试,对我国对外传播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日益受到关注,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同度。出于符号选择与信息编码的不恰当、传播手段的单薄以及受众的误读等原因,中国的对外传播目前在某些方面尚还不甚理想,聚焦当代中国对外传播中的难点,并着力探讨其解决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和区域重要的文化象征资本和文化资产。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传播既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助于湖北文化强省战略的实现。然而,当前的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和传播内容缺失等问题。基于湖北非遗对外传播实践的现状,建议官民结合构建非遗对外传播多元化主体,“译”“介”兼为形成非遗对外传播多形态模式,数字赋能建设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资源,政产学研协同优化非遗对外传播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20.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毛泽东诗词能广泛对外传播是因其具备丰富的思想模因、文化模因和语言模因,这体现了模因的选择性;通观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经历三个阶段,其传播策略逐渐由归化转为异化,这是模因的适应过程;由于宿主和环境的变化,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诗体形式有无韵翻译转换为有韵翻译,这是模因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