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晓华 《传承》2014,(4):50-5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从不成熟到逐步走向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积极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意识形态建设规律,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是以党和政府、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为多元治理主体,在遵循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治理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协调利益关系、推进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平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启用能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并亲自指导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方针,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和提高.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为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豫 《传承》2009,(10):4-5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经济严重衰退和全面萎缩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启用能人,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并亲自指导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方针,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和提高。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所发展,为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海 《传承》2010,(25):4-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运筹大政、操劳国事、日理万机的同时,每年都抽出大量时间到地方调研、视察、指导工作。作为新中国建设的领导者和探索者,毛泽东数十次在地方视察调研,与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同步,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相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开拓者,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力量、为人民服务是正确方向、双百与双为是基本方针、知识分子是主要力量等五方面就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深邃思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进行分析考察,对破解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题更有积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重新定位,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的现代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成功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推动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认真总结30年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毛泽东的建成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指出了他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有正确和比较正确的内容,也存在严重的认识缺陷。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关于党意识形态资源建设的思想主要包括:加强宣传和教育以丰富党意识形态资源;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以维护党意识形态资源;反对教条主义以创新党意识形态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增强党意识形态的渗透力.  相似文献   

10.
刘颖 《长江论坛》2011,(5):16-20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一个重要事件。近年来,中国大陆和海外的研究者都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无论是国史的编撰,还是一些专著及研究论文,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都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将八十年代以来大陆及海外学界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初期,由于革命战争年代相关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建军条件共同作用,人民军队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正规化建设理论.全军高干会提出的建军方针,标志着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目标正式确立.正规化建设由此全面展开并迅速掀起高潮.然而,在中苏关系逆转和党内军内“左”倾错误思想抬头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我军关于正规化建设的认识逐渐发生偏差,最终导致正规化建设的大好形势突然中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奠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没有系统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归根结底是要追求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扶小兰 《求索》2013,(11):51-54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人民开展根除社会遗留问题的"废旧"运动,净化了社会环境,重建了社会秩序;实施发展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新生活的"立新"举措,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成功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了有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进而推动新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立足国情、与时俱进的现实主义态度,以我为主、自信自立的民族本位风格,辩证和谐、本体践履的哲学思维,全心全意、甘苦与共的人民主体原则,构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与社会主义存在相适应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从不同角度试图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质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必须从学理上和现实中对各种攻击进行有理有据地回应,澄清思想理论中的错误认知和实践中的各种消极影响。新时期,巩固和夯实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地位,必须与时俱进,真懂真信,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新治理模式,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在情感上感化人民,在理论上信服人民,在价值上为了人民,同时尊重多样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地位的有效维护和捍卫。  相似文献   

17.
蓝蔚 《前沿》2009,(2):113-11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决定和谐社会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构建又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要求。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构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协调和谐社会多元利益。  相似文献   

18.
刘颖 《理论月刊》2012,(3):67-70
新中国初期,在武训批判运动中出现了对陶行知的批判.陶行知批判经历了萌芽、开始和高潮几个阶段.在陶行知批判的萌芽阶段,仅仅是在武训批判中提及陶行知.在开始阶段,为了深化武训批判,批判者开始深挖陶行知在武训问题上的“错误”及其影响.在武训批判进入尾声阶段,陶行知批判走向高潮,批判者们集中批判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对陶行知的批判是由武训批判而偶然牵连出来的,但是其偶然背后存在历史的必然,这场批判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利用报纸电台等大众传媒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利用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加强权力监督,通过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打造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反腐倡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等。这些实践探索对于新时期利用新媒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孟凡涛 《前沿》2012,(18):6-8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真正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的土地上培育和创造新文化的历程.这一时期毛泽东文化实践和文化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运用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人,启蒙和组织农民,维护以新三民主义为基础的文化统一战线.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建党初期工人运动的高涨和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这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实践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初步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