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同彬 《前沿》2011,(1):44-46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人本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思想等重大思想成果。人民本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广受学界关注的问题。从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角度入手来探究,有利于理解毛泽东的创作过程和创作结果。长远地看,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这一思想的梳理,可以为今后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提供方法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王丽媛 《传承》2014,(6):30-31
在长期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他的独特的民本思想。毛泽东的民本思想理论创新的渊源和线索都蕴含在他的思想发展史中,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对于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观中,也曾经探讨过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问题,形成了重视民众力量的"民本"思想.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又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农民革命的进步作用,形成了科学的群众观点,提出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时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论李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李达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深刻的独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他明确提出了建立"普遍与特殊之统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具体理论的历史任务,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作了直接提示;主张从学理上有系统地彻底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好理论前提;提出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李达的《社会学大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形成并提出经历了“三步曲”。反对“本本主义”是命题提出的思想先导;《实践论》、《矛盾论》的发表奠定了命题的哲学理论基础;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内涵丰富,寓意深邃。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方向保证;从中国国情出发是其客观依据;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是其实践基础;批判地总结和继承中国的历史遗产是其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和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命题的形成和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突破性论断和崭新课题,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赋予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后形成了既适应特定的时空条件,又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称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8.
王霞 《前沿》2012,(5):37-39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和熏陶的毛泽东以其特有的思维品质,既使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深刻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途径、个性及方法上均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充分展示了毛泽东思维品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苗瑞丹 《前沿》2011,(12):62-6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探索和重要贡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和多样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这些探索对于当今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他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仓惭提供了宝贵方法。毛泽东的创新方法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大新的理论形态。这一理论形态的伟大历史成就,不仅使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旗帜,也深刻启示着世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著功绩主要体现为两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初次阐述和科学诠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现实紧密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关德军 《传承》2009,(12):8-9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毛泽东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毛泽东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宏伟的中国革命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飞 《求索》2010,(7):104-106
毛泽东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经验和创新理论指引着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魏特夫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次要人物,其思想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复制品;二是以施拉姆为代表的自由派则把毛泽东看成"行为异端"的叛逆者,强调毛泽东的哲学是"封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尼克·赖特通过文献论证的方式,驳斥了施拉姆和魏特夫的激进观点,表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欧洲苏联马克思主义主流和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赖特犀利的论辩视角和对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分析,对于国内毛泽东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毛泽东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毛泽东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宏伟的中国革命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理论创新主体间的理论互动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起着融合、促进的关键性作用。延安时期,毛泽东与党的理论工作者围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学研究以及文艺理论创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任务艰巨而又影响深远的理论探索与互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4)
毛泽东党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党建理论体系。当前,面临从严治党的新要求,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党建思想,就是要着力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李建勇 《理论月刊》2006,2(12):16-18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具有突出的特点。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规律,给人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