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科技创新为特征的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已经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构成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它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联合与促进,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整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是关键,产品与产业创新为目的,制度创新为保证。各国实现国家创新都采用政策导向发展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式。国家创新是以民族进步为标志,发展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关键,融国家目标和国家战略于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基础,要重视建设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评价体系,并以此对山东省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指数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投入指数极低;四是农业产业化指数一般;五是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指数一般。为此,应在优化农业科技环境、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以及打造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资金来源不足,技术、人才、信息缺乏,技术风险大等问题,提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策略,以期破解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难题,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产业、科技、资源和环境等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存在因果反馈联系.因此,应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以产业和科技为支撑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资源和环境层面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当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把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环境经济政策、完善宏观环境政策、加强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作为提高我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制约因素,必须依靠大量创新型人才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积极开展大学生课程教学的优化与改革,深入推进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平台的搭建与拓展,有效整合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栽体和资源,努力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为我国经济转型输送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7.
胡雯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3,(1):106-115+119-120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使命,须由区内不同创新主体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支持下,围绕创新活动全过程整合配置资源,形成异质协同、共生共赢、动态进化的链式创新关系,整体提升创新活动的活跃度、质效和价值。成渝地区科技资源领先西部,创新节点发展迅速,成渝双核创新联动辐射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但对标国内外前沿科创中心地,在标杆性顶级资源、聚点成链集群发展、区域内外双向创新关联、创新环境区域协同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须致力于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区域创新关联提升区域创新能级、对标国际创新环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8.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环境建设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需要。鉴于辽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存在制定主体单一,认识不足;决策机制不科学、内容简单;资源投入不足,失衡显著;监督乏力、体制不建全等诸多问题,指出必须通过优化政府行为,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参与的政策制定体系;推进政策执行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监督机制;合理分配政策资源,注重对本地区已有人才的培养;丰富工具类别,建立以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等途径,完善辽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时代进步的关键,创新发展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指明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体现了党对把握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决定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格局和发展的面貌,创新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根本要求,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为实现创新发展必须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本文以泰州为例,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在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机制等方面加强培育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新: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是以知识更新和价值开拓为目标的精神创造活动,具有独特性、探索性、价值性、继承性的特点,是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实践方式。当代文化创新具有自觉的系统行为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知识创新处在创新的前沿,科技创新成为创新的重点。在这世纪之初,我国文化创新的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的创新体系、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营造适合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换。要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科技创新存在严重不足,“孤岛效应”问题突出,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当前科技创新中的“孤岛效应”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地方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引导、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宁波 《理论前沿》2008,(9):41-42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力争以较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机制、政策体系;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进行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必须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和政府是我国当下社会管理主体的现实。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自然环境、科技创新、资源利用均属政府管理笋会的重头戏。因此,可以把政府社会管理能力集中体现在经济的科学发展能力、民生的公平实现能力、环境的有序保护能力、科技的持续支撑能力和资源的集约利用能力这五个方面,而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能使这种量化研究成为可能,进而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瓶颈和金融危机双重压力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即是财富。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共同提升了国家、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和积累了无数的财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显得格外重要,而构建一个高效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又受制于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平衡,需要不断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压力的必然选择。地方政府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中动及地方政府间权力利益竞争造成了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是能耗上升、污染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难题。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健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和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是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低碳创新是城市转变高碳模式和粗放增长道路的迫切要求,低碳创新系统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资源能源制约性瓶颈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矛盾问题,实现在技术研发、产业体系、企业生产、消费模式、制度安排等层面的全面创新。加快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低碳创新系统构建为战略突破口和模式选择,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绿色产业,以城市绿色标准为规范,以建立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机制,加强城市绿色转型的社会建设,鼓励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低碳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信息网络的支持下,科学和技术活动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新的国际科技环境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科技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机遇,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营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建立适应科技全球化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体制的现状,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现创新理论与创新体系的中国化。中国创新体系分为技术经济创新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两部分。制度创新体系为我国所特有,技术经济创新体系也由于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因而有着比西方国家复杂得多的结构。基于我国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低、企业创新能力差,而全能政府的治理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中国创新体系的现阶段建设中,政府应该发挥特殊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在各种创新体系中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探索并不断丰富政府职能实现的组织途径,是改善政府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