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是一部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草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后,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  相似文献   

2.
《就业促进法》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促进法》中的一个亮点是树立了公平就业的旗帜,这具体体现在《就业促进法》的第25~31条,该法第62条还规定了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3.
石洁 《人大论坛》2011,(7):18-19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贵州省就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通过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贵州省就业促进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对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称《就业促进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5日劳动保障部令第28号公布根据2014年12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根据就业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劳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  相似文献   

6.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精神,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08,(3):33-35
《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就业促进法》第十一条、十二条、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就业领域有了第一部基本法律,就业工作将获得最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强化全社会促进就业责任,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创建工作,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贵州省贵阳市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政策扶持创业,舆论引导创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工作格局,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永安说:“贵阳市在促进就业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面,支持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是一件值得鼓舞的事,这是对一法一条例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8,(12):18-2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就业形势严峻。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促进就业有益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价值。本文旨在从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三个方面对我国就业促进法与国外促进就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一些概括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金涛 《人民论坛》2011,(12):110-111
20世纪60年代,德国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推动了就业保障模式由"消极型"向"积极型"的转变。其中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包括: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失业问题的复杂性;有关就业保障的法律要具有前瞻性;法律自身要尽可能成熟、严密,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把解决失业问题的希望仅仅寄托在一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该法最核心的精神在于倡导和维护公平就业,消除对妇女、残疾人等的就业歧视。要做到公平就业,就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保障其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15.
邵汉生 《政策》2008,(1):20-22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就业促进法》,是一部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保证《就业促进法》,全面、正确的实施,是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有关精神,2008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领导责任的一整套做法,进一步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古有谚语:学艺为糊口。这里的学艺自然是指拥有某种技艺的人,类似“术业有专攻”中的“专”。于今天而言,也就是某种职业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简称《就业促进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七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贯彻实施好《就业促进法》,依法全面推进就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反就业歧视之经济法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云 《前沿》2008,(1):138-141
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就业促进法》。政府已决心通过立法反对就业歧视,在这部《就业促进法》存在诸多不足亟须改进的同时,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去逐步化解就业歧视的危害,包括现行法律特别是经济法的优势去规制就业歧视,而且,反就业歧视本质上具有经济法之诸多理性。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7年8月3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