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文艺界就当前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存在哪些问题、文艺作品应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是很必要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作家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同时,如果作家注意向优秀的民间文学学习和借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傣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爱情描写,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能在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这个问题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傣族民间叙事长诗都普遍写到了爱情,而且写得相当出色。它既给人一定的思想教育,又给人新颖的美感享受。《召树屯》中所描写的召树屯与喃婼娜的爱情,是那么生动感人,却又有深刻的蕴意。《线秀》的主题就是歌颂爱情和友谊,却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松帕敏与嘎西娜》表达了历史上傣族人民对贤明君王的追求,却把松帕敏与嘎西娜忠贞的爱情融入其间。《娥并与桑洛》写的是爱情悲剧,却意在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民间文学中存不存在帝王将相?如何对待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帝王将相?这个问题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就已有了争论。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却利用这个问题,把所有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都打成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一大批包括各民族歌手在内的党的民间文学工作者,被诬蔑为“搞封建文化”、“全盘继承”、推销“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的“复辟派”,是“配合民族头人实行复辟的现行反革命”,也是“帝国主义的别动队”,等等。一时乌云滚滚、百花凋零,许多善良的同志被批斗、被开除公职、被投入监牢,有的竟被逼至死,含冤九泉。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各地的报刊  相似文献   

3.
也论人性     
人生问题,是人类的一大奥秘。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为它绞尽了脑汁。 前辈思想家们对人性的艰苦探索,为我们开拓了道路。他们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留下的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料,为我们建立科学的人性论提供了思想理论前提。但是,从总体上讲,他们的人性论毕竟是不科学的。其共同缺陷,就是都在不同程度上主张有一个超时代、超历史、全人类共同的 “天赋人性”;而这个共同的“天赋人性”,不论是善、是恶、还是非善非恶,其变化发展都有待于后天的教育或法律的约束,通过教育和法律去改变恶性,或者是发展、复归善住,以达到他们所预想的人性王国。这种 “天赋人性论”与“教育万能论”,把人性的探索引向了歧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人性的探讨缺乏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他们以唯心史观考察人性,错误地认为, “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  相似文献   

4.
如同每一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一样,在浩如烟海的侗族民间文学里,流传着众多的神话传说。侗族远古神话传说也“是初民的知识的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自然界的认识等等。侗族远古神话传说内在的一贯精神,是侗族民族精神最原始、最直率的表现,也是孕育后世侗族美学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出于各个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不少民族的文化仍然停留在广大人民的口头上。因此,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学如同我国的地下宝藏一样,丰富而又多彩。今天,它已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以及高尔基、鲁迅,对民族民间文学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民族民间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被誉为共产主义文学萌芽的新阶段。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者其中最凶恶的是“四人帮”,用人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在以往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曾出现民族的纷争、宗教的冲突 ;这些冲突和纷争起源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圈之间的隔膜和缺乏了解 ,那么 ,随着“千禧之年”的到来 ,新世纪最值得庆贺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 ,这就是人们对于地球上全人类是一个“整体”有了新的认识。各民族都是“地球村”的成员 ,不同的只是我们的肤色、语言、风俗习惯等等 ,而作为人类来说 ,我们将不断走向进步与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人与历史的和谐。只有置于这么一个背景中 ,才能发现“中国学研究”的意义 ,也才能谈“中国…  相似文献   

7.
“姓”是标志家族的符号,而苗族的姓却具有名贵贱、别婚姻的社会功能。由于各 民族的文化不同,表现在姓名的形式和功能的层面上也会存在系统的差异。苗族的人名不论是命 名方式,还是在身份地位的表现上都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一从中国文化历史来看,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重官抑商”,读书做官这是几千年来不论是史书还是民间文学、戏曲,其主题总是离不开它。因此,民族文化意识的顽固性和延续性曾世世代代地左右着中国人的择业观,从而决定了地区性经营文化的盛衰。一般说来,商品经济萌芽以至初具规模较早的地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也形成得较早,  相似文献   

9.
水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史的民族。在水族民间文学艺术宝库中,丰富多彩的水族民歌历来引人注目,不少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被收入了各种民歌选集之中。特别是水族双歌已为从事水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的同志早进行研究,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水族双歌,尤其是寓言性双歌,在各兄弟民族的民歌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有的说:“双歌,是水族寓言性的说唱文学”;也有的认为“水族双歌是由水族民歌向说唱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纳西族也象其他民族一样,对我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纳西族民间文学种类很多,有神话、传说、故事、诗歌、寓言、童话、谚语、谜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评价民间文学。列宁曾经指出:“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整理这些材料,用这些材料是很可以写出非常出色的关于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著作的。”(《列宁论文学与艺术》卷二,957页) 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文学上的审美价值,而且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各民族人民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科学价值。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上,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曾经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人民的口头创作中来。由于云南的少数民族直至解放前夕,还分别保留着原始氏族公社、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不同社会形态,使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人类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一些情景。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经有过“帽子满天飞”那样令人心惊肉跳的不堪回首的时代。那年月,九顶帽子(地、富、反、坏、右、走(资派)、叛(徒)、特、臭(知识分子)还只是个大而化之、概而括之的数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小爬虫”“变色龙”“五一六”……等等,稀奇古怪、花样翻新的帽子,真是满天飞舞,一不小心忽然降下一顶,套在头上,真叫你动弹不得,哭笑不得!当时还有一名言“帽子拿在群众手里”……意思是谁如不识相,敢于“乱说乱动”,“群众”手里的帽子就可随时给你戴上,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这真有点象希腊神话中那一反悬在人们头上的…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怀念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而死的著名散文家、诗人李广田同志的时候,不但会想到他写下的许多优秀作品,而且会想到他对发展我省民族民间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今天,迅速抢救被林彪,“四人帮”摧残而濒于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学,已经成了一项迫切的工作,因此,回顾李广田同志对发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学的许多见解,学习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峡谷里的生活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怒江两岸,我们世世代代住在高黎贡山上。最勇敢的猎手也没有跨出深谷一步,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没见过广阔的天空。” 这是云南省怒江峡谷中传唱了数百年的傈僳族民谣──“摆时”。“摆时”是傈僳语,直译成汉语就是“自由地说吧!唱吧!”它采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来表达傈僳族古代流传下来的叙事长诗、颂歌和赞美爱情的情歌。在怒江峡谷里,当“摆时”低沉、浑厚的歌声响起,不论是傈僳族,还是其他民族的人,都会陶醉于它;无论从什么地方来到怒江大峡谷、并听到过它的人,都会被它独特的音韵和旋律所震…  相似文献   

15.
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少男少女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他们对一切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未来的东西都充满各种各样的遐想。但是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常常偏于片面,在事情的处理上又往往过于武断,缺少冷静的头脑与全面的考虑。早恋就属其中的一种,它对于中学生是有害而无利的。中学生还不到谈恋爱的年龄,处理爱情的各种条件都不成熟。爱情需要事业、理想的一致,道德、审美的和谐,性格、气质、爱好的相投等等。他们对爱情没有深刻的理解,也可以说对爱情的认识是很盲目、很肤浅的。只是由于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神秘感和朦胧  相似文献   

16.
幻想性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大宗枝。它的数量在民间文学作品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它的内容是那样丰富多采,劳动人民所经历和关注的爱情生活、生产斗争、家庭冲突、阶级对立等等,都在其中被幻想式地反映着。它的形态是那样千姿百媚,类别是那样纷繁复杂,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这类幻想性民间故事,又称“完型故事”。它以结构完整、情节有发展、有头有尾地交代主人公的命运而区别于那些插曲式地描写主人公生活片断的笑话和寓言之类。如果我们对这类故事做一些分析,就会发  相似文献   

17.
作协上海分会负责人、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姜彬同志,最近应邀到云大中文系作“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民间文学的一般特征和搜集问题;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民间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姜彬同志着重指出,对民间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创造社会主义的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民族民间文学遭到了空前的浩劫,长期搜集、积累的  相似文献   

18.
老友萧崇素,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学的专家,也是《格萨尔王传》研究专家,在许多方面的知识,他都十百倍于我。但他最近在《〈格萨尔史诗〉资料小辑》第三辑上发表的一篇短文《论〈格萨尔史诗〉的性质》所持的论点,却是略有可商。谨写此文,就教于他。萧文在回答读者提出《格萨尔史诗》是“神话史诗”还是“传说史诗”的问题时  相似文献   

19.
我刊最近在云南省1987、1988年度期刊优秀作品、优秀栏目编辑奖的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四项奖,它们分别是:优秀作品编辑一等奖一项、优秀作品编辑二等奖一项、优秀栏目“民族民间文学研究”、“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编辑奖两项。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辑部收到甘肃天水师专范三畏同志来信说:“我喜欢《思想战线》,因贵刊关于西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介绍文章很吸引我。我喜欢诗歌,自然也关心新诗形式的探讨,而贵刊这类文章中关于民歌的介绍,又颇能给人在这个问题上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范三畏同志在读了本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载的《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的白族民间文学》后,提出“我想知道白族民歌是否也像旧诗词一样,句子要求平仄的交互,它们与汉族五七言诗歌的渊源影响是何种情况”等。现请该文作者张文勋同志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