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向辉 《传承》2009,(22):162-163
旧桂系时期,广西当局在推进私塾改良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尽管如此,广西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清末的基础上继续办理塾师研究所,开展义务教育,推动私塾改良的深入进行。但在旧桂系时期,由于政局动荡,财政拮据,难以使政策有效落实下去,私塾改良效果并不理想,新式教育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
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在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中,通过移民开荒垦殖,办公店建粮仓、改良种植兴水利、举办乡村教育等举措,使柳州沙塘一时成为国人关注的"模范农村",成为新桂系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的历史见证,其经验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亦不乏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7,(3)
<正>南宁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广西陆军讲武学堂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宁分校迁至桂林,并奉令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一、历史沿革由于黄埔军校"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统治广西的新桂系军阀,按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旨意,参照广州黄埔军校的做法,在旧桂系广西陆军讲  相似文献   

4.
陈锋  陈玥涵 《传承》2013,(6):21
黄子荣(1895-1935),又名黄猛,壮族,广西宁明县城中镇中华街人。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连长、营长、团长,红三军团第二十师师长、军参谋长,军团教导总队教务主任等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不幸牺牲,是二万千里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之一。黄子荣出身贫困家庭,读五年私塾,因家资不济,被迫辍学。他自小习武,身体强壮。22岁时离家从军,投旧桂系陆荣廷部当兵,作战机智勇敢,很快提升为中尉排长。此间接触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尤其是中学教育立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围绕新桂系的"三自"政策,为新桂系的军事、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梁罡 《传承》2011,(20):10-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新桂系统治的广西都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抗战文化。两地的抗战文化在同一时期既存在着共性,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7.
杨乃良 《桂海论丛》2001,17(2):94-96
广西很早以前就开始对外贸易 ,广西三关开关后 ,对外贸易有了详细记录。民国时期 ,特别是新桂系统治时期 ,广西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其影响不仅局限经济方面 ,它对广西整个社会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虹 《当代广西》2006,(13):16-17
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毛泽东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统治广西的旧桂系军阀饬令严防、查禁“过激主义”(指马克思主义),但真理的穿透力是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自保求存,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颇具时代感召力的口号.考察新桂系奉行"三民主义"这一政治举措,有利于洞悉广西当局实践"三民主义"进行地方建设的动机,以及新桂系崛起为民国时期强大的地方实力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黎田 《传承》2009,(18):154-155
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尤其是中学教育立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新桂系时期的教育立法围绕新桂系的"三自"政策,为新桂系的军事、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新桂系交通建设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长初 《桂海论丛》2008,24(4):88-91
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便开始着手广西的交通建设。1931年重掌桂政后,新桂系把交通建设纳入经济建设项目中.制定了交通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等各项交通建设的发展。新桂系的交通建设为广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广西的交通格局,也促进了广西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邹元丰 《传承》2009,(18):156-157
20世纪30年代初,新桂系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自保求存,以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颇具时代感召力的口号。考察新桂系奉行"三民主义"这一政治举措,有利于洞悉广西当局实践"三民主义"进行地方建设的动机,以及新桂系崛起为民国时期强大的地方实力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3)
沈奕巨的《广西抗日战争史》(新版)在《广西抗日战争史稿》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补充、修改,是广西抗战史研究的厚重新力作。《广西抗日战争史》(新版)回顾广西抗战的光辉历程,对国民党桂系抗战的历史功过作客观评价,充分肯定桂军在正面战场中的功绩及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伟大爱国精神,又严肃指出桂系在抗战后期参与蒋介石制造的反共逆流、对广西地下党的破坏行为等劣迹,并记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桂林抗日文化和广西敌后抗日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0)
大革命早期国共合作在广西的实现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后期"新桂系"残酷地实施"清党"和"清乡"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包括举办农民和工人运动讲习所,通过进步书刊、演讲比赛、广西省立宣传员养成所、学校传播等。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理论、青年运动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进一步传播,为广西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与理论支持,也推动了广西革命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11)
解放战争时期,"新桂系"的反共暴政及对思想舆论界实行严格控制,对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造成极大影响。这一时期传播的途径主要通过秘密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或召开党组织会议传播、秘密通过进步书刊传播、通过传单布告标语的形式传播等。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武装斗争的理论、党的城市工作理论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革命胜利后广西的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忆《广西日报》“昭平版”李梅甫1944年秋,桂柳撤退后,在广西省境内,先后出版了(广西日报》“宜山版”、“百色版”。“昭平版”。前两者是桂系当局的机关报;“昭平版”尽管也打着桂系当局机关报的招牌,却是中共桂林文化工作委员会根据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通过...  相似文献   

17.
谭肇毅 《桂海论丛》2008,24(5):69-73
民团制度,是新桂系治桂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对巩固新桂系的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彰显新桂系治国安邦的理念、路向和方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团制度对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社会,动员民众反对外来侵略,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质是军事专制,是反现代化的,体现了新桂系统治的军事专制性质。  相似文献   

18.
江虹 《传承》2004,(4):26-28
争取俞李1929年夏,国民党左派将领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中共中央应俞、李之邀,从粤、湘、鄂、闽等省抽调了40多名干部到广西工作,由邓小平任中共中央代表,统筹全局。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通过各种渠道做俞、李工作,推动他们贯彻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释放政治犯,清除新老桂系的反共顽固势力,开放工农运动,选拔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到省直军政机关及各县工作,整顿、改造旧军队、旧政权,使广西的局势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发展。南宁兵变1929年10月1日,俞作柏、李明瑞没有听从邓小平、张云逸等的劝告,冒然联合…  相似文献   

19.
李兴祥 《桂海论丛》2010,26(3):127-128,F0003
20世纪30、40年代新桂系政府对疫病防治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不仅比较有效地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扩大,直接保存了劳动力,促进广西医疗卫生和医疗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完善了当时广西卫生防疫机制,扩大了政府职能,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政府的理念。然而由于防治物资缺乏,社会动荡等原因,新桂系政府对疫病的防治能力仍然很有限。  相似文献   

20.
李艺 《传承》2009,(13):4-6
广西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战略追击阶段中,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执行毛泽东主席命令,奋勇前进,主要在广西境内坚决、彻底、干净歼灭国民党桂系白崇禧集团的一次大歼灭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