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博雅 《工会博览》2014,(24):44-50
或许如今的年轻人并没有意识到,就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有蕴藏着风雨沧桑的故事这是一条承载非凡意义的特殊历史的大街这是一条寄寓深刻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大街这是一条见证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的大街这是一条经历风雨走过浪漫的红色的大街但凡熟悉一点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日月如梭,如今,红楼就像一座写满回忆的书籍,在古老北京的五四大街上,  相似文献   

2.
北京,有很多世界第一,其中有一个,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它,却浑然不知,它,是“北京天文馆”; 北京,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与世界同步,其中有一个,我们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却浑然不知,它,是“北京天文馆”; 人类,从哪来,到哪去?我们穷经皓首不得要领,有个“朋友”言简意赅地告诉你,它,是“北京天文馆”. 对大多数年轻人来时,这个故事“很古老”了,那时候,北京有名的十大建筑还未建成. 1957年9月29日,与北京动物园隔路相望在北京西直门外大街西端的北京天文馆建成,它一下子就成了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新中国成立不足十年,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都还在设计施工阶段,新中国为什么早早地在首都北京要建设这座耗资不菲、世界领先的科普园地?  相似文献   

3.
"特殊""厚重""发展""浪漫"——,北京老北大红楼前的一条街道,因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这里开始,被后人命名为"五四大街"。这条紧靠紫禁城、与《求是》(原《红旗》杂志)社毗邻,连接着中国美术馆的街道,为什么被注入了那么多"不能承受之重"的词汇来形容、定位?让我们走进它。  相似文献   

4.
《工会博览》2014,(24):39-41
“特殊”“厚重”“发展”“浪漫”——,北京老北大红楼前的一条街道,因1919年的五四运动从这里开始,被后人命名为“五四大街”。这条紧靠紫禁城、与《求是》(原《红旗》杂志)社毗邻,连接着中国美术馆的街道,为什么被注入了那么多“不能承受之重”的词汇来形容、定位?让我们走进它。  相似文献   

5.
A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不测之夜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半夜过后,红红绿绿的霓虹灯犹如魔女的眼睛般到处闪烁,唯有横贯城市腹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陷入了墨一样的夜色。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一条著名的国际航道,它将伊斯坦布尔市一分为二,一半馈亚洲,一半赠欧洲;它还是紧扼黑海的“咽喉”,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数挂着各国国旗的船舶都在这条最宽是1000多米,最窄只有700多米的深水航道上穿梭来往。这是1990年的3月29日,当地时间1点零2分,  相似文献   

6.
正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五四大街北侧,有一座"工"字形近代建筑。100多年前,它曾是北京城最具现代气息的建筑。因其与北京大学的渊源以及红色的外观,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北大红楼"。这座今天看似不起眼的小楼,历史非凡。它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部,也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还是中共北京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这里,留下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一批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者的不朽足迹。  相似文献   

7.
提起震惊全世界的匈牙利56年10月事件和这一事件的中心人物纳吉,接触过当代共运的人都不会陌生,但真的要说清楚这件事和这个人物却不是一件易事。事件虽只持续了十几天,但出现的情况之复杂,引起的波动之大都是令人叹止的。它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记至今仍是那样清晰,事过27年后的今天,不仅事件的流亡者,而且匈牙利政府、学术界及许多  相似文献   

8.
张墨宁 《南风窗》2012,(15):57-60
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无论它以何种文化阐释出现在世界遗产中心的讨论桌上,都应该去政治、远利益。"50年后,历史将证明我是对的。"梁思成那一代建筑学家的慨叹言犹在耳,如何避免二次破坏是一个新的历史选择。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正阳门、太庙、天安门、故宫……依序直列,天坛与先农坛建筑群约略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现代建筑嵌刻其上。这条俗称"龙脉"的7.8公里长北京中轴线正试图寻求更广范围的价值认定,去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正式宣布启动中轴线申遗工程。而在它有机会被世界所了解和赞叹之前,国内的论争就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与法》2006,(6):28-28
常家庄园是开创“万里茶路”而被称为“外贸第一世家”的常氏家族的私宅。它位于山西省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从清代雍正至光绪年间,经常氏家族二百多年陆续修建而成。其建筑分布在南北、东西两条大街的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整个庄园占地60多万平方米.有房屋4000多间,楼房50余座。占了车辋村落的一半。其建筑规模居山西晋商各院之首,也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一座私家庄园。现修复后的常家庄园。虽不及原有的规格。但基本上再现了昔日风采。  相似文献   

10.
198 9年 1 0月匈牙利的新共和国成立 ,但匈牙利人的喜悦却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事实上 ,匈牙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转型———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共产主义向多党民主的进程给转型国家的所有福利领域带来了极端严重的后果。政治和经济的转型带来的是所有社会政策的重新确立 ,它所带来的艰巨任务不仅是要转型国家接受新的欧洲框架 ,而且还要尽快吸收社会转型的负面后果。经济改革与波兰、捷克经济改革所采纳的“休克疗法”不同 ,匈牙利在转型的第一个五年进行了部分经济改革。在这个时期 ,匈牙利政府的经济政策将整个国家拖入了深…  相似文献   

11.
在维谢格拉德国家(即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里,后共产主义媒体体系的大致脉络已经清晰可见.调整的进程一直很慢,当然比1989年的许多热情者所预料的慢多了.这一过程还远未结束.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我们可以开始就它的性质和动态进行有益的总结的时候了.新媒体植根于法定形式和社会实践,不再是一个希望、恐惧或思索的问题.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体系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
大街,是报刊的展览厅。车船飞机,是报刊的阅览室。在日本,我们走在大街上,马路旁,常常不远便有出售报刊的摊点。尤其是在地铁站、新干线站台上,许多零售小百货的点档都兼售报刊。而在这些摊档上,尽管报刊随手可取以供选择,然而很少出现象我们这里那种站着看,慢慢挑的情景。人们多半是有目的的购买,买自己长期阅读而偏爱的报或刊。正是这千差万别的需求和嗜好,催生了林林总总、千奇百怪、各有特色的报刊。轮子上的阅览室日本的火车,是轮子上的阅览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初始,苏联一方面容许匈牙利实行自由选举,并根据各民主政党在选举中的得票数来确定它们各自在政府中所占的职位比例,从而使新建立的政府很像是一个符合人民意志的民主联合政府,另一方面又让匈牙利共产党掌管内务部,设立由匈共代表占多数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取代政府职能的最高经济委员会,帮助匈共将其他党派的右翼人士清除出政府并以这些党派中听命于匈共的左翼人士取而代之,确保匈共在国家政权中的主导地位。随着"冷战"的加剧,苏联抛弃了联合政府的政策,力促匈牙利联合政府向实质上的匈共一党专政政府转变,并通过帮助匈共在大选中获胜、使它与社会民主党合并、要求它向反对党派发起进攻等办法,很快达到了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匈牙利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成功在于实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特别是党的联盟政策。卡达尔在匈共十二大报告中曾讲到:"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一贯的联盟政策对形成当前有利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并坚决地继续执行这一政策,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利益所在。"本文试图就这一重大政策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道……”这是一部古老经典的第一句话。今天,它仍能给我们很多唏嘘,以及很多联想。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大学的建筑是越来越壮观,研究成果的体积也仿佛越来越庞大;可是,“斯文扫地”的事件也不绝如缕。大学究竟怎么了?这一组《独家策划》里,我们采访了南京大学的校长、以及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探讨大学之道的本原——我们相信,这是个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位来自昆明的教授,愿意借本刊揭一个黑幕:其所在高校院系,竟有脚踏仕学两道的某君,以重金收购学术刊物版面,以邀上级之欢,以猎不实之誉,以谋一已之私。这位教授尖锐指出:“公款买科研成果 ”也许会继“公款买学历”之后,成为新的腐败热点,使普通学人的生路更为屈辱和狭窄!诚然,高校不能脱离政治而自存,教师们也必须懂政治。我们认为,高校的政治不应当是某些官僚个人的政治,更应当是由知识和真理来支配的政治。过度的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无益于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更可能成为诸多腐败的渊薮。回归大学的本原,回归知识群体的本分,这是学人良知之要求,也是开放时代之吁请。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道义层面、在制度层面,对高校与高教的生态做诚实而深入的分析与反省,真实的大学之道定会日益昭明,良好的为政之道也才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寻人启事”,它悄悄出现在我们的视觉、听觉之内,通过新闻媒介,或是街头的广告栏,甚至大街的柱子上、电线杆上。“寻人启事”……按我们民族的传统,生离的悲惨程度远大于死别,“骨肉分离”是何等贴切的形容。或许就因为这,才令“寻人”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有人找寻失散了50年的亲人;或许就因为这,答谢条件也由“谢谢”、“非常感谢”,发展为“酬谢”,甚至乎“重酬”。寻找亲人的心迹,我们可从“重酬”二字中略见一斑。而出走的人呢?他们是否看到那一则则带着亲人热泪的“启事”?能否听到  相似文献   

17.
书边草     
佚名 《法制博览》2009,(2):40-40
有两句早听说过的话:“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先要把人都看成坏人,防范着,接触中再找出谁是好人。外国人走在大街上,先把人看成好人,接触中,再辨认谁是坏人。”这看似简单的出发点,却决定了不同国民的生活处世态度。今年夏天,我去了趟埃及,真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努力做阿丑     
在我住的公寓楼,谁都知道阿丑,阿丑是一只住在这儿的雄性猫,在这世上它最喜欢三样事情:打架,吃人们丢弃的垃圾,还有一样,我们应当说,是爱. 在外面生活,再加上这三样事情,对阿丑产生了后果.首先,它只有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则是深陷的窟窿.在同侧,它少了一只耳朵.它的左腿曾经折断,而接的时候没有对好角度,这让它看起来总像要拐弯似的.它的尾巴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一小断茬,仍会猛地竖起,抖动.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六年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观点,关于走向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有关论述就是其中一方面重要内容。在这次大会上,赫鲁晓夫预言,会有更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出现,"而且,这些形式的实现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同内战联在一起。"这次大会通过的决议也明确指出:"今后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这是完全符合规律的"。苏共二十大的上述观点在会议期间就引起了西欧共产党代表团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一些西欧共产党领导人在大会发言中明确表达了走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和决心。如意共领导人陶里亚蒂在向大会祝词时说:"我们非常了解:你们为取得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所走过的道路,其它国家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照样走的,但是,这条道路在每一个国家可能而且必须有它自己的特色"。"策划一条意大利道路的任务落在我们的身上。这  相似文献   

20.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3年8月斯大林去世,这一时期的苏联外交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成就也有失误;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战后几十年来,它影响着整个苏联的对外关系。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一时期的苏联外交,或者如何评价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呢?笔者认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呈现出双重性,它在苏联战后追求的目标、对西方的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对外政策的后果上都有明显的表现。本文便是力图从"双重性"的角度,探讨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提出一些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