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奕秋 《南风窗》2012,(19):4-4
今年的美国大选已经拉开帷幕。美式总统制下,一人当选总统,所在党数千干部将在朝,所以在8月底9月初共和、民主两党全国党代会上,两党竭力营造举党一致,共推领袖的气氛。两场在南方州份相继举行的大会,也着实替两对北方组合(罗姆尼-瑞安、奥巴马-拜登)短暂拉抬了人气。但对比之下可发现,尽管罗姆尼更需要靠本党辅选,但共和党对其的支持度不及民主党对奥巴马。换言之,共和党尚未完全团结在罗姆尼旗帜下。从两党在党代会上通过的新党纲来看,民主党党纲更多围绕奥巴马竞选需要展开,针对女性、年轻人、中产阶级以及少数族裔展开催票动员,在回  相似文献   

2.
储昭根 《南风窗》2011,(23):78-80
奥巴马最终倒向左翼示威者,对他在参院几度受阻的就业计划并无帮助,这种单纯争取某类选民的做法反倒使他剩下的任期更加颠簸不堪。  相似文献   

3.
于时语 《南风窗》2007,(22):76-77
在目前的初选阶段,凡是拉美裔和黑人组织召集的辩论会,民主党候选人趋之若鹜,而共和党候选人却以各种借口"逃课"。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目前还处在两党众多候选人各自"内战"之中,但是局势日渐明朗。除非意外发生,在民主党方面,看来是克林顿皇朝"复辟"的阵势;共和党方面,基本上也是朱利安尼与罗姆尼的对决。总统大选的热潮,迟早将从党内竞争转向两党决战,而两党机器也早就开始向这一方向运转。各种迹象表明,基于皮肤颜色的族群战略将是2008年两党决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唐昊 《南风窗》2012,(14):91-93
大学教育、特别是博雅教育的普及化逐步改变了美国社会的知识结构,使其由近代精英民主的时代迈入了公民政治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强者不是天生地就有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习惯的。这些都需要文化上的渐进养成。而改变人心和文化的最直观能量存在于教育过程中。亚洲和美国的历史对照表明:一个天才的人物不能挽救一个国家,一个单独的圣人也不能挽救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5.
于时语 《南风窗》2012,(23):74-76
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族群统治美国的时代基本结束,女性占劳动力多数的情况首次在美出现,美国梦日益成为有良好教育机会的中上阶级的专享……这些社会趋势必然投射到这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译自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雅各布·S.哈克(Jacob S.Hacker)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系教授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合著的题为《赢者通吃政治:美国的公共政策、政治组织、顶层收入的直线上升》(原文刊登于美刊《政治与社会》2010年6月号)的文章第四、第五和第六部分。作者指出,美国赢者  相似文献   

7.
或许真正重要的,是一位候选人当选总统后的所作所为:他执政下的政府机构之间如何制衡权力,政府所给出建议的水平,所作决定的水平,最终,则是所执行政策的水平。随着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美国终于(至少有一段时间)可以从选举政治中伸出头来透一口气了。但一个令人不快的问题依然萦绕不散: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何会成为一个充满了政治话语的国家,以致让人联想起那些失败的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07,(3):72-74
要展望明年的总统大选,必须先讨论美国的政局大气候。美国正面临重大的社会变化和内外挑战,无论谁当选,都将开启一段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9.
于时语 《南风窗》2008,(2):71-72
如果奥巴马获得民主党提名,不仅可能出现第三党候选人搅局,也会增加共和党内温和派的胜算;如果希拉里获得提名,则会增加共和党右翼候选人的胜算。  相似文献   

10.
南方朔 《南风窗》2012,(2):101-101
由1892至1896年两次人民党的威胁,美国主流的政商阶级已体会到民主政治的风险,那就是中下阶级的多数可以用选票来进行民主革命。于是在1896年的选举危机过后,美国遂开始了历史上所谓的民主反革命阶段。在美国历史上,有个最大的谜团,它就是1896年大选之谜。美国后来的不同都从这次选举开始。在19世纪末期,美国打完南北内战,由于国家统一商机无限,于是铁路巨子和金融巨富兴起,官商勾结,社会风气败坏,贫富严重不均等现象也告出现。那时美国的民主参与程度极高,每次选举的投票率都可高达八成,于是进步的第三党人民党遂告兴起。它在1892年的大选时,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已得票85%,拿了52席众议员、3席参议员、3个州长,在7  相似文献   

11.
12.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政治意识、社会制度上的对立以及美国特有的政治文化的作用,使美国社会产生了一股反共主义思潮,并很快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本文从两党政治、公众舆论、利益集团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反共主义外交的国内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13.
连清川 《南风窗》2012,(24):79-81
白人对于奥巴马的不热衷,恰恰在于奥巴马所燃起的改革火焰,已经让他们感觉到烈焰灼身:亨廷顿所预言的变色的美国,即将来到了吗?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地何在?在美国大选刚刚结束的时候,我的一个以文相交的朋友突兀发来微博私信,问:你觉得美国一批核心的具有清教徒气质的人将来有没有可能迁移到加拿大?我略略讶异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诡谲,很坚决地说,不会。在我看来,这次选举虽有一些诡异的气氛,例如,在经济如此不景的情况下,居然投票率那么低;再如,民主共和两党的价值观冲突已经到了难以调和  相似文献   

14.
龚小夏 《南风窗》2008,(16):80-82
过去这一年多里,民主党支持者的钱绝大部分流入奥巴马手中,而共和党的钱则更多集中在党总部,两党的募捐从总体上说旗鼓相当。竞选资金的这种布局,将会影响到两党未来几个月的选举战略:民主党将更多地依赖奥巴马的个人魅力,而共和党却会更多地宣传自己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储昭根 《南风窗》2011,(4):80-82
在经济低迷、面临各种挑战的内外交困情况下,里根曾经让美国找回自己力量所在的传奇经历,让美国人对未来葆有不灭的希望,这也是他们集体怀念里根的重要缘由。中国农历正月初四,是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诞辰100周年。当天,里根曾任职州长和总统的加州和华盛顿都安排有盛大的纪念活动。在此之前,去年6月加州州议会的两党议员一致同意通过一项法律,将里根诞辰日2月6日设为里根日。美国舆论也开始重温撒切尔一里根所处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中,茶党运动异军突起,成为影响美国政局的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2011年1月英刊《国际社会主义》杂志刊登了梅根·特鲁戴尔题为《极度疯狂?美国的茶党运动》的文章,分析了茶党兴起的原因:美国中产阶级稳定生活的物质基础日益动摇。它接近法西斯主义的早期阶段:在大资本的支持下煽动社会情绪,但又  相似文献   

17.
周琪  齐皓 《当代世界》2012,(11):31-34
从2012年9月4日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为总统候选人起,美国总统大选的角逐正式开始。在此之前8月27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已经正式提名米特·罗姆尼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正式竞选的过程中,奥巴马竞选连任的前景始终被人们看好。根据盖洛普9月10日的民调,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支持率分别为49%和44%,  相似文献   

18.
姜琳 《当代世界》2008,(11):47-48
每四年召开一次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重头戏。在各自的大会上,两党分别推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通过竞选纲领;党内精英和积极分子全面介绍候选人并阐述本党政策主张,候选人接受提名演说则使大会达到高潮。前不久,笔者应美方邀请全程观摩了2008年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亲历大会热烈场面,切身感受美国选战,实为观察美国选举政治的一次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龚小夏 《南风窗》2010,(5):74-76
奥巴马在经济衰退中近乎偏执地去推行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政策,这在美国的蓝领阶级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弹。而碳减排法案的具体内容被民众了解得越多,就越被看作是一种不公平的重新分配财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周琪  王欢 《当代世界》2011,(4):24-27
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中正在出现明显的"极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各方面的关注。一个典型的例证是,由奥巴马总统倡导的、民主党国会议员全力推动的医疗改革法2010年3月在国会通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