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的联 合国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入发展。如果以时间为轴,从机构、学者、成果三个方面对中国 的联合国研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国联合国研究的显著特点:从研究视角来看,中国的联合国研 究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较为紧密,这使得学者偏重政策性研究,其目的在于为中国外交服务,并非纯 粹学术研究;从研究领域来看,当前中国联合国研究的关注领域相对广泛;从研究资金来看,联合 国研究资金相对缺乏,当前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或研究团体的自筹;从联合国研究现状看,当前中国 的联合国研究仍然呈现出“既前沿又边缘”的特点,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尚未达到“显学” 水平。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5 0年代至 70年代初 ,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中 ,美日等国从其反华立场出发 ,先后抛出“延期讨论重要问题案”、“逆重要问题案”和“双重代表权案”等策略 ,极力加以阻挠 ,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及其不懈斗争 ,美日等国的阻挠策略最终都破产了 ,中国于 1971年胜利重返联合国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第57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2002年9月11日做出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纳入本届联大议程。至此,联合国大会已10次拒绝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这充分反映了联合国广大会员国遵守《联合国宪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由外交部支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赞助和该所青年书会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国研所召开。来自外交部、社科院、军科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北京周报等单位和媒体的近60名青年学者就“联合国改革”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深入探讨。研讨会分三个专题,分别是“联合国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联合国改革具体问题”和“各国对联合国改革的态度及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机制是中国联合国研究中的时髦“话语” ,但学术界一向未定义之。本文根据国际机制理论 ,首先提出了联合国机制的定义 ;其次按问题领域对联合国机制进行剖析 ,进而指出联合国机制的本质特征及其不足 ;最后对联合国机制的现状和前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 由吉林大学与韩国汉城大学、联合国亚州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ESCAP)、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UNDP)联合主办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想”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6月30日—7月3日在中国长春召开。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中国事务室的代表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芬兰等国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话语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 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 现。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体现在决策制定、经费分摊、部队派遣以及国际舆论的影响等方 面。冷战后, 联合国维和行动已发展成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手段, 在此领域的话语权的 争夺也日趋激烈。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进一步塑造“负责任 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努力增强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西方不断打着“保护的责任”旗号,推行“新干涉主义”,在国际上引起混乱.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应旗帜鲜明地倡导“负责任的保护”.这包括以下要素:要解决对谁负责的问题;何谓“保护”主体的合法性;严格限制“保护”的手段;明确“保护”的目标;需要对“后干预”、“后保护”时期的国家重建负责;联合国应确立监督机制、效果评估和事后问责制.总之,“负责任的保护”能更忠实地体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更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更有利于建立21世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正是本着“负责任的保护”原则在解决叙利亚危机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它和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一样,同属世界级“文化瑰宝”。●石窟内的卢舍那大佛像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中国的维纳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站在石窟前情不自禁地赞叹:太美了!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里的故事   联合国,这个几乎与所有重大国际事件紧密相关的地方,多少年来,是人人瞩目的世界风云变幻的焦点。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楼,是一个典型的“地球村”,黑人、白人、黄种人,几乎世界各国的人这里都能见到,他们天天一起相处,共进餐宴,却又都各自代表着截然不同的政治背景和国家利益,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环境。   联合国在一般人心目中是神秘的,多少年来,反映海外游子生活的作品文章屡屡见诸报刊,却少有人涉及这个特殊领域,因此,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的长篇小说《联合国里的故事》一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1.
“人权”在法律上是指“一个人作为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权利”①,当人权问题超越一国国内法界限上升到要由国际法来调整时,国际人权法就应运而生了。国际人权法产生于17世纪中叶,而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二战之后。1945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大的普遍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出于对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惨痛经历的反思,《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和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作为该组织的基本宗旨之一,并把人权提高到和国家主权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权的国际法律文件,国际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安理会涉及叙利亚提案表决时投否决票,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为了避免又一个阿拉伯国家成为干涉主义战争的牺牲品.《联合国宪章》没有赋予安理会在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政权更迭”的权力,而“保护的责任”因其宽泛的理论解释空间而极易被滥用,冷战后西方国家发动的几次干涉主义战争的后果都背离了“保护的责任”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近20 年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法律性质无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1945 年 联合国初创时提出的理念渐行渐远。在国际关系中,西方国家倡导的“人道主义干涉”和“为维护民 主实施的干涉”盛行,严重冲击着国际法上关于使用武力的原则规则;联合国屡次背离长期坚持的 “不偏不倚第三方”立场,强行介入国内武装冲突,招致重大损失;有关国家集团在联合国体制内或 者体制外使用武力产生了极为消极的法律后果;某些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未经当事国同意实施“强 制和平”行动,个别经济类区域组织越权对会员国采取军事行动;为配合联合国的政治行动国际 刑事法院多次对在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这些做法在使国际法的制裁和强制功能得到加强的同 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根本颠覆传统国际法上的一系列原则规则制度。因此,我们必须用一种 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对待当前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一道对其 进行改革和重构,使其在强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功能的同时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相契合, 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从对伊武器核查到伊拉克战争这场重大国际危机前后 ,始终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反对“先发制人”打击的单边主义行为 ;同时又在本国力量和利益所及的范围内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斡旋与斗争 ,采取战略明确、战术超脱的灵活策略 ,在坚持国际道义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 ;既发挥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用 ,又成功地实现了我国外交战略的“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方针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前景的一个主张、一个理念。  相似文献   

16.
走向"有效的多边主义"--试析欧盟与联合国的伙伴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欧盟对外战略扩张的逐步展开,欧盟日益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与作用,不断加大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力度。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欧盟在联合国许多重要领域中的集体影响力显著增强。欧盟决心成为“国际机制的主要照管者”和“多边主义的先行者”。随着欧盟的壮大及其“有效的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欧盟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将愈益增强。  相似文献   

17.
浅论联合国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是联合国在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激烈较量中,迎来联合国绝大多数成员国强烈要求重新审视其地位和作用、进行革新的重要历史时刻,以至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庄重地宣布,联合国“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这个时刻的决定性意义可能不亚于创建联合国时的1945年。”[1]联合国目前面临的严峻考验是,安理会的集体安全机制遭到单方面或通过临时联盟使用武力“先发制人”战略的严重挑战,致使单方面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于不顾悍然使用武力的行为趋于合法化。为此,安南秘书长呼吁  相似文献   

18.
冲突中的平民保护问题已经与人权、人道主义干预、保护责任等涉及《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问题密切相关,是联合国维持和平、建设和平授权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判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虽然联合国在平民保护问题上已做出相关决议,但在实践方面,其效果与预期设想还存在差距,也存在诸多困难。将“平民保护”与“安全治理”联系起来,使“平民保护”成为安全治理的一个部分,加强联合国与所在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在平民保护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与相互监督,这对提高联合国平民保护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大事综览     
2003年5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中东和平“路线图”为各方接受。4月30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卡扎尔、联合国中东特使拉森分别以隆重的仪式向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新总理阿巴斯递交了中东和平“路线图”方案。与此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发言人办公室在联合国总部公布了“路线图”。这份“路线图”方案是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提升联合国的地位、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 存在着两种方向之争, 涉及到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2005年是推进联合国改革的重要年头, 国际社会围绕联合国改革的纷争异常激烈。中国在联合国 改革问题上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为把握联合国改革大方向, 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维护 联合国的权威和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