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得知自己获赠"希望小屋"的消息后,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双龙埠村学生通通喜出望外,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说出了存在心中很久的梦想。前段时间,他喜迁新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温馨天地。对通通而言,"希望小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生活学习空间,更为他实现心中的梦想插上了一双会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吴晓明 《实践》2014,(3):54
<正>提起德德玛,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她创办的"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至今已走过11个春秋,在这所学校里,她被学生们称为"巴格喜额吉"(蒙古语,意为教师母亲)。一个女人做一个孩子或几个孩子的母亲,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要做几百个孩子的"母亲",可是一般女性敢想而不敢做的事。德德玛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母亲"。说起德德玛办学的事,一开始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本来自己有病在身,每年还有那么多演出任务,应该多休息才是,为什么还要办艺术学校呢?德德玛说:"那些从牧区来的孩子,我一见到他们渴望求学的目光,心就像针扎一样痛。我  相似文献   

3.
闽西革命老区连城新泉是我曾经工作的地方。那儿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位革命老妈妈,她把自己一生的光和热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太阳姑”。 “太阳姑”原名张素娥。她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但有着不平凡的、令人肃然起敬的革命经历。 闽西第一所红色学校  相似文献   

4.
茫茫人海中,我可以是渺小的,但在事业面前,我却不能渺小。因为育人的事业是阳光下最崇高的事业,她需要我一腔忠诚,无私奉献,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茫茫人海中,我可以是平凡的,可在孩子们心中,我却不能平凡;在孩子们眼里,我也不能平凡。因为今天的学生是祖国明日花园里的绿苗,她需要我辛勤耕耘,精心培育,技高艺精,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省第一批援疆干部在今年元旦结束服务期后返回家乡,作为援疆教师的王文娟却又主动请缨再次踏上她奉献了一年半的二二二团,提起再次参加援疆服务的缘由,她说"同事们的友好和孩子们的求知欲望都让我难以忘怀,这里是我愿意付出自己辛劳来建设的第二故乡。"2月24日下午,第二批山西长治市援疆干部抵达二二二团,在这批援疆干部中,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格外显眼,她就是援疆教师王文娟,今年元旦她才刚刚结束为期一年半  相似文献   

6.
2012年7月1日,对于偏关县82岁高龄的离休教师任志忠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半个世纪的最大愿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当他面对党旗,许下了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时,激动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清泉一般从眼眶里流出。"高兴啊,真是高兴啊!都好几十年了,我一直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图什么,能够入党,可算是了却我的一个夙愿了,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没有党  相似文献   

7.
母亲     
正我有一个平凡的母亲,她勤劳、善良、坚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上学的事。那时候,村里的女孩子极少能上学,我初中毕业时,亲戚们都劝妈妈别让我上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可妈妈不顾爸爸的反对和亲戚们的冷嘲热讽,坚持让我上学。为了凑足我的学费,母亲向亲戚们借。可在当时,哪个人家有现钱?母亲磨破了嘴皮,硬是向银行贷款,终于凑足了我的学费。现在想来,当时母亲是顶着多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们当医生的职责,我希望为患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多一点,再多一点."这是农一师十团塔北医院院长杜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杜玲从1979年踏上医务工作者的行列至今,30多年来,她扎根塔里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她独有的人格魅力、过硬的医疗技术,执著的事业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2001年至2010年连续10年荣获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廉政建设先进个人、普法先进个人等多项团级荣誉称号.2011年她又被评为兵团"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9.
陆扬  佟彤 《先锋队》2012,(25):51
佳木斯市为救学生轧断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义无反顾地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这样的伟大壮举,如果将来有机会问张丽莉本人,我想她会这样回答的来不及细想,只是想着不能让孩子受伤……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职责,也是一个善良公民的本能。回望过去,在生死关头舍身救人的,"最美女教师"不是第一个,用双臂接住坠落女童的"最美妈妈",以身挡车  相似文献   

10.
正时刻以人民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严谨,踏实肯干,她,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是孩子们眼中的"亲妈妈",是家长们嘴中的"爱心老师",同事们心中的"好姐妹"。她就是农五师八十九团幼儿园"三八红旗手"任保霞。幼儿园的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孩子病了,任保霞就像妈妈一样搂抱着孩子,亲亲她们。让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亲情。在游戏中和孩子一同嬉戏游玩……今年幼儿园小小班人数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新生,班里有几个少数民族孩子,带这个班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汗水的,此时任保霞主动向领导请求,要求带这个小小班。从带班的第一天起,  相似文献   

11.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是一颗为事业甘于奉献的心。济南市市中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山清,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一批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中创造着美丽人生,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境界。近13年来,在她身上从没发生一次纳税人投诉,被纳税人亲切地誉为"贴心税官"。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大学生王小亮、王小亮的妈妈王小亮的朋友:小刘医生、小苏技术员、小张、小张女朋友、小陈老师地点:王小亮的新房子(《三天三夜》音乐响起:王小亮和朋友们在紧张的收拾新房。王小亮:(上场送水,唱)我已经干了三天三夜,一点也不会累……我现在的心情喝汽水也会醉Oh完全都不会疲倦,现在的心情轻得好像可以飞……王小亮:(甩一下汗水)兄弟们,好好干,明天呀,我老妈就要来了,咱要让她看看这里有多好,她就不会再让我回去了。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平凡中度过的。平凡的人,创造不平凡的价值,不平凡的经历,创造了这个不平凡的世界。于此,才会有人去赞美平凡,赞美平凡的人。人总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来生活。为了利益去迎合别人,就是让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即使达到目的也容易迷失自我。丢掉那些不必要的敏感,不让自己的心一碰就碎,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生活,我们其实也不平凡。  相似文献   

14.
孙维平 《世纪桥》2007,(5):92-92,96
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策略涉及如何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艺术的学习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如何使当代教育观念融入音乐教育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使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促进幼儿全而发展。让童心在音乐的天空中翱翔,让音乐为童心插上美丽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7,(5):64-64
没有翅膀也要飞翔。45岁的朝阳女作家莹雪,原名王春辉,自幼身患重症,四肢无法自主移动。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学成才,凭借口中的一根筷子,敲打键盘,潜心创作18年,完成8部文集。莹雪说:"一路走来,尽管走得很艰辛,我却感觉很充实快乐。我将乐此不疲地精心书写我的梦,用心灵之羽翼翱翔在文学的晴空里!"  相似文献   

16.
春的交响     
伴着冰雪的消融声,嫩芽的出土声,一曲春光交响曲开始在大地奏响!她在农家的田野上响起。种子在悄然破土,春蚕在默默蠕动,农民兄弟吆呵着耕牛走进田野,牧羊人叭地一声鞭哨响彻云霄——春天来了!她在城市的街道上响起。姑娘们的红裙子在明媚的春光下鲜艳夺目,爽朗的笑声昭示着新一年的希望,孩子们奔跑着一路歌声——春天来了!她更在每个人的心中响起。她用暖暖的轻风告诉人们:大自然生生不息,美丽与希望永远属于生生不息的人们!春天播种着希望,春天播种着激情。当理想之火泯灭的时候,人生的"冬天"就会开始。前年冬天,我来到西畴县的一个村寨。这个村寨四周都被乱石荒岗所包围,要走向世  相似文献   

17.
喜鹊归来     
喜鹊轻盈地飞着,欢快地叫着,在山谷中或是山坡上,身上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像时髦的马甲,特别招惹人眼。这种人人喜欢的报喜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终于成群飞舞,一群又一群地从我眼前掠过。我心暗喜,喜鹊又回来了,这么多,这么欢快。鹊唱燕欢、百鸟争鸣,我们的生  相似文献   

18.
正她17岁来到新疆,从一名学生娃民兵到学校老师、幼儿园园长、团妇联主席。退休后,她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学校给年轻人讲兵团史,到社区心甘情愿当不拿钱的舞蹈教练……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在团场屯垦戍边建设发展等工作上。请看:"我今天代表你们的妈妈来看你们,希望你们在这里好好表现,争取立功赎罪。来,孩子们,我送给你们每人一个拥抱。"  相似文献   

19.
曾经在一次全国艺术课程研讨会上,一位专家在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音乐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领着孩子们在过‘日子’。有的教师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而有的却过着枯燥无味的‘苦日子’。”对此话,我感触颇深.因为我也曾经和孩子们过着这样的“苦日子”。可就在三年前。当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我县全面启动时,它所提出的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桑瑞菊是康乐县聋哑儿童语训点的一名教师.7年前,她怀着憧憬和希望,走上了特教岗位.当她第一次给聋哑儿童上课时,性格孤僻的聋哑儿童对她又是抓,又是咬.开初几年,她曾几次被聋哑儿童抓、咬破手臂.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暗下决心:只要孩子们能听得见说得出,自己吃多大苦受多大累都心甘情愿.为此,她整天和聋哑儿童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心理,熟悉无声的语言.她找来大量有关聋哑儿病理学知识和康复训练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和生理上的变化,情绪上的波动,哪怕是微小的一点儿她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她还从生活上关心聋哑儿童,使他们不再有恐惧感.一名叫曲姣的聋哑小女孩从农村来到语言训练点上学.桑瑞菊把她安排到自己家里,吃喝拉撒全包了下来,别人还以为她是桑瑞菊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