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3年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上映。不同于以往南宋时代的影视剧中多以岳飞抗金或辛弃疾南下为背景,《满江红》将时间设定在南宋绍兴十六年(即岳飞死后四年),实属罕见。翻阅史简,这一年看似“无大事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赓 《世纪风采》2010,(10):43-46
鸡毛信,是一种插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送的紧急文书。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一部电影叫《鸡毛信》。《鸡毛信》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小英雄海娃扮成放羊娃将游击队一份十万火急的情报——鸡毛信,送交八路军指挥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陈冰 《党员文摘》2023,(13):4-6
不管AI目前处于何种阶段,其狂飙突进的技术演进,引发了人们深深的担忧:它催生的是一个更便捷、更快速、彻底解放劳动力的时代?还是一个信息垃圾潘天,人类注意力迅速耗竭的时代?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中,一对因车祸痛失爱子的夫妻收养了人工智能“大卫”。在被人类养育的过程中,大卫渐渐产生了“我到底是一个机器,还是一个人”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正先抛开《小时代》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个作品,谈谈前一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全民目击》。这个电影讲了一个极为离奇的故事,其魅力就在于它叙事的跌宕起伏,曲折无比。而且从价值观上看,这个电影展现了诚意,讲述父爱、拯救与责任的故事。然而,稍微深究一下电影主人公富豪林泰的最终大逆转所隐含的价值立场,就会让人  相似文献   

5.
张友文 《学习月刊》2010,(17):53-54
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何票房飙升?通过反复回忆那些镜头,再将那些感人的画面系统地耙梳一番.得出的结论是导演将宏大叙事与家庭生活琐事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这巧妙地揉合过程中.既彰显了时代主旋律,又讴歌了人间真情。《唐山大地震》片名看似一部灾难片.实质内容并不是暴露地震时的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6.
刘炽生前曾说:“我一生永恒的创作主题是祖国——人民—中华民族。” 作为近乎共和国的同龄人,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刘炽先生谱写的歌曲所倾倒。《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那曲曲充满激情的优美旋律,一直在振颤、陶冶着我的心灵。我曾多次梦想过有机会一定要见到这位受人尊崇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7.
把握时代与表现时代──读我省近期的几个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张未民近一个时期,我省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表现时代的好作品,受到了文艺界和社会上的好评。其中,电影《留村察看》获得广电部政府奖,评剧《三醉酒》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大奖,报告文学《世纪寓言》获得人民...  相似文献   

8.
一 张平的又一部长篇小说《抉择》搬上了银幕,这就是正在全国上映的电影《生死抉择》。青年作家张平一贯关注现实,直面人生,贴近时代,以真情实感反映现实生活,以深情厚意表现普通人民,写出了几部很有分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一经发表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文坛关注和广大读者好评,引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视,影视改编、电台连播、报刊转载、舞台再现……以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广播剧、连环画等多种形式出现,使它拥有更多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张平的长篇小说《天网》、长篇纪实文学《孤儿泪》均先后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相似文献   

9.
快乐大叔 《党课》2014,(13):100-103
说实话,快乐大叔不觉得郭敬明的《小时代》很烂,或者说快乐大叔并不觉得《小时代》的电影以及小说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烂。许多人与郭敬明的“小时代”过不去,为证明《小时代》的种种不堪,有媒体竟然把郭敬明的出身也搬出来。比如说郭敬明来自四川自贡那种“小地方”云云。于是乎便可以解释,一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烂片子和烂小说便只能是一个内心无比自卑的人才能“制造”出来的。并且据说还有统计数据“说话”,《小时代》高达几个亿的票房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0.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11.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12.
正见到王冀邢时,他刚从北京回来,精神矍铄。这段时间他都忙着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事。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前美国记者斯诺的纪实报道。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时代、社会、担当,是王冀邢采访中的高频词——"电影不仅折射出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导演对时代深入思考后的产物","我在筹拍电影或电影选题的时候,会首先考虑时代背景的问题。"这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共性,也是"峨影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电影《大轰炸》举行看片会6月5日,以"重庆大轰炸"这一史实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大轰炸》在重庆举行看片会。该片主要讲述了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连续轰炸期间,重庆市民乐观坚强的精神状态以及年轻的中国飞行员在美国飞行教官的帮助下与日本空军展开激战、保家卫国的故事。电影将于8月17日正式上映。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8期《大众电影》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一文,称没有人亲[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一英雄壮举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这种说法引起了董存瑞生前战友及一些教育专家的质疑,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要求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与此同时,该文对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也有一些与事实根本不符的描述,并没有正确介绍电影《董存瑞》文学剧本真实的创作情况。笔者前些年有缘与电影《董存瑞》的编剧之一、著名军旅剧作家董晓华相识相知,曾向他详细了解过电影《董…  相似文献   

15.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二十多年前,电影《小花》伴着这首《妹妹找哥泪花流》不知使多少观众流下了动情的泪水。电影《小花》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战争年代兄妹情、战友情。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时下最流行的歌曲恐怕非《时间都去哪儿了》莫属,作为电影《私人订制》的插曲,先上马年春晚、再上元宵晚会,加之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也有提及。一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由流行歌演变成了流行语。这是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也是一个节奏加快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奔波,"忙"已渐成一种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一种人际交往的浮躁"时尚",一种疏于亲  相似文献   

17.
陈怡  周立文 《学习导报》2011,(16):31-31
据报道,冯小宁执导反映甲午战争的影片《甲午大海战》在安徽巢湖开拍。冯小宁宣称,《甲午大海战》不是主旋律电影,而是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片中的"邓世昌"将有一段"神秘而又传奇"的恋情。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19):125-125
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连云港金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央视七套《法制编辑部》栏目、中共江苏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和中共灌南县委组织部联合摄制,著名演员吴京安领衔主演的一部反映农民工党建工作题材的电影《七叔》将于今年11月在全国院线上映。  相似文献   

19.
由意大利著名电影艺术家、导演贝尔纳多·贝尔托鲁齐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今年4月在美国洛杉矶获第16届奥斯卡金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大奖。不久,我国自己摄制的电视剧《末代皇帝》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千百万观众一集不漏地看完了长达28集的电视剧。由于审美理想、生活经历、志趣爱好的不同,有的扬电影《末代皇帝》,抑电视剧《末代皇帝》;有的则褒电视剧《末代皇帝》,贬电视剧《末代皇帝》。在我看来,这是两部风格迥异、主旨各别的艺术片,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对它们作出孰优孰劣的结论。但由于它们题材的共同性,写的都是末代皇帝,因此,还是可以作一番比较。如果以画为喻,电影《末代皇帝》是一幅写意画,电视剧《末代皇帝》则是一幅工笔画。电影《末代皇帝》虽说以末代皇帝溥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8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入党一事,引起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牛犇11岁起从事电影表演工作,参演过《龙须沟》《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影片。因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2017年获得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牛犇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在党的教育下,很早就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孜孜以求。今年5月31日,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演员剧团党支部同意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