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自1895年被日本强行割占后直至当今的一百来年间,其历史变迁的实质,一是回归祖国,二是两岸统一.而这与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两大政党的"合"与"分"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台湾被日本侵略者割占及其后百年的历史变迁为背景,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的历史命运与国共两党关系的相互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易边 《学习月刊》2013,(9):42-42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事情,某高速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满运水果的大货车侧翻,水果散落一地。事发后,得知消息的当地村民骑着车、带着盆,前来抢水果。哄抢行为发生后,无论民众还是媒体都习惯性地认为这些人"素质低下,道德滑坡",这种说法多少也有点道理。但为什么当水果整整齐齐摆放在车上,一切秩序井然的时候,没有人去抢。而当车祸发生时,水果散落在地上,只要第一个搬走水果的人没被阻止,后面的人就会完全放开手脚,趁火打劫了。其实,这种路人哄抢水果的违法现象是"破窗效应"十分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台湾文化初祖"的沈光文,其文化上的贡献在于:第一,为台湾留下了最早的汉字著作;第二,在台湾原住民中教授汉文;第三,开创了台湾文学,并建立诗社。沈光文的诗歌创作特色:一是悲愤相续的孤臣心声;二是悲天悯人的风土观照;三是悲凉无望的乡愁情结。  相似文献   

4.
有关乙未"台湾民主国"成立庆典上的礼仪细节,至今仍为众多研究者所忽视.在礼仪已被高度政治化、被确定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严格的政治制度的清代,接受台湾绅民拥戴担任"总统"的唐景崧在庆典上遥向清帝行三跪九叩首礼,而台湾绅民代表则对唐景崧行进见内外王公之两跪六叩首礼,从中不难看出,当年台湾绅民虽然宣布"自主",但显然将所成立的"台湾民主国"界定为大清皇帝治下的政权,而非与大清国闹分裂、搞独立.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界大多将1950-60年代视为台湾左翼运动的"真空期",从而导致文学史将这一时期描述为"左翼文化的断裂"或者"断层现象"。事实上,左翼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它并没有"缺席":虽被压抑但却以"潜流"的形式继续存在并发展。因此,如何持续挖掘与书写台湾这一时期的左翼生存状况及存在形态,是学术思想界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而且意义重大。对这一时期台湾左翼被压抑的声音以及潜在存在形态的挖掘与梳理,既有助于我们接续起台湾左翼思想的历史"断裂"与复苏,又能敞开我们对文学史更为复杂而丰富的论述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春节前,我和儿子到市场筹办年货,正溜达着,我的目光被果摊旁的冻梨吸引了。"咱们买一筐回去吃吧。"我跟儿子提议。"家里有那么多新鲜水果都吃不完呢,还买啥冻水果?再说,也没营养。"儿子说。也是,家里的冰箱里不仅有苹果、橘子这些常见水果,还有榴莲、火龙果、哈密瓜这些经长途运输而来的水果。在寒冬腊月里,居然还能吃上大西瓜、水蜜桃,这在20世纪70年代——那个只能啃冻梨的年代,是我做梦也不敢想的。小时候,每到年跟前儿,父亲就会四处托人弄一张水果票,买一筐冻  相似文献   

7.
密使一号     
1950年6月10日,台湾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被蒋介石当局抓捕并枪决,成为震动海内外的一宗政治大血案.谁能想到,这个台湾国民党军界的高官竟然是中共地下组织的"密使一号".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25日,蒋经国去世后的一个多月,台湾<自立晚报>独家发表了一篇震惊岛内外的消息,披露20世纪50年代被蒋介石以"兵变"的"莫须有"罪名囚禁起来的台湾前"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将军还活着,就生活在台中市.30多年了,台湾民众似乎早已相信"孙立人已经仙逝"的传闻.当孙立人将军还健康地在台中市生活的消息披露后,立刻在台湾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9.
一月谈     
《云岭先锋》2018,(2):18-18
"’小意思’摊上了大事情",不久前,渤海银行给银监会、天津市属机构多人寄送水果卡一事,被中纪委定性为顶风违纪,要求从严从快处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68元水果卡"只是这一背景下的最新案例。"上医治未病",严格问责、关口前移,就是为了防止量变引发质变,体现的是对干部队伍的呵护。——就如何严管干部、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在"严管"中彰显"厚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 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斗 争的历史。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 历史有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迄今尚未实现统一, 这是中华民族巨大的精神创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的 目标。"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并初显成功已充分说 明这种制度是可行的。然而,台湾问题的解决却面临复杂的 环境,受到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对于台湾问题,邓小平在1986年9月2日会见美国记者迈克·华菜士时这样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第三点理由是,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十二能人"轰动中日两国军界吴石,解放后台湾当局"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这一案件是国民党退逃台湾后的第一大政治案,震动了整个台湾岛。那么身居国民党当局高位的吴石因何会受到这样的处治,甚至遭到枪杀呢?1894年8月,吴石出生在福建闽县螺洲的吴厝村。他自幼与军事结缘,于  相似文献   

14.
台湾"官二代"的求学经历,不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就是放弃岛内顶尖大学去喝洋墨水,甚至还有从中学时代就被"放洋",或是去读贵族学校。说一套做一套教育改革25年来,台湾教育机关一直引以为傲的,是其广设高中与大学,施行学校区化。然而讽刺的是,当初鼓吹改革的官员,其二代或者三代,却没有"享受"教改的成果。他们中学时期就读的学校,几乎都是富贵逼人的私立贵族学校,  相似文献   

15.
柳哲 《党史文苑》2014,(7):24-27
正北京西山公园已悄然建立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以纪念殉难的中共隐蔽战线的烈士。湮没无闻的"中共特工"侯文理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上,赫然在目。侯文理是中共早期革命先辈、总参二部领导的秘密战线同志,前台湾保密局江苏反共人民军突击队第三纵队副司令,被《环球时报》等媒体称为"中共特工"。1950年奉命到台湾参与策反和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沈光文诞生400周年。作为"文化开台第一人",沈光文不仅是"台湾文学之祖",也是台湾"汉文教育之祖","台湾中医之祖"。沈光文以文化开台,使台湾与祖国大陆文化上趋同,居功至伟,值得后人纪念歌颂。  相似文献   

17.
专业性国际组织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人道主义色彩浓厚、政治色彩相对淡化等特点。然而,很多专业性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专业性国际组织,是彰显一国主权的重要场所。这种"主权"和"人道"的冲突,是近年来专业性国际组织中台湾问题不断演变形成的新特点。专业性国际组织中的台湾问题对两岸关系和中国外交具有诸多消极影响。随着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显出必要性和紧迫性。未来专业性国际组织中台湾问题的可能出路有以下两种:其一,改变台湾地区参与专业性国际组织活动的方式或名义,尽力满足台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相应专门领域与政治无关的实际需要;其二,在"一个中国"原则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台湾地区可单独加入某些专业性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一、民国史研究述略一年来,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是由海峡两岸的学者共同推动的.5月,近代史研究所尚明轩等三位学者应邀前往台北,参加"黄兴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这是大陆民国史学者首次正式赴台,被称为"台湾史学界一大盛事".台湾岛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几乎全部参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台湾与大陆断绝来往,两岸处于敌对状态。海峡两岸渔民在海上捕鱼,相遇也不打招呼。大陆个别渔民偷偷拿些渔货交换一些台湾日用品,也不敢声张,被人举报就会被以"通敌罪"判刑。这种状况,直至1979年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接着台湾也开放回大陆探亲,两岸关系开始逐渐缓和,海上贸易也逐渐活跃。由于两岸货币不能通用,只能采取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大陆渔民用海产品和土特产向台湾渔民交换当时  相似文献   

20.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再三强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岛内统独各派也纷纷打着民意牌。那么,台湾人民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意识是台湾社会意识的主流,这就是统一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