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撰写过《问题研究会章程》,在这个章程中,他提出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章程开篇就明确提出,成立"问题研究会"的目的就是要搞清当时社会和人生面临的"所必需"或"未得适当之解决"因而影响进步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1919年9月1日,26岁的毛泽东撰写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提出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71项大大小小共144个问题.他把这个<章程>寄给各地朋友,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邓中夏此前曾到湖南发动学生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和毛泽东交往甚密.他把这个<章程>拿到10月23日刊印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开发表,同时还写了一段说明: "我的朋友毛君泽东,从长沙寄来问题研究会章程十余张,在北京的朋友看了,都说很好,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1996年,为了帮助青年干部解决经历和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外交部党委决定,在本单位35岁以下的青年中开展读书活动。当时的部党委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唐家璇批示:要把读书活动"努力抓出成效,作为我部提高青年素质,讲学习、讲政治的具体体现"。部党委还决定成立"青年读书研究会",由部领导担任会长,并要求下属各司局也要成立读书分会。唐家璇在外交部青年读书会成立大会上说:"我们这些学外语出身的干部真正懂金融、懂科技、懂经济、懂历史的不多,这是我们的弱点。读书不是外交官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外交事业的发展。孤陋寡闻、知识贫乏,就不能当好外交官!"自开展读书活动以来,部党委在这个读书育人的"世纪工程"上,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和精力。树权威青年读书会虽是群众性组织,但外交部没有把它当一般的业余社团对待。读书会成立时,部党委让李肇星副部长挂帅担任会长,这种规格在中央  相似文献   

4.
陈喜庆 《求是》2012,(12):57
领导干部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好问题就当不好领导。辩证认识问题、正确对待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问题是努力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曾专门起草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列举出当  相似文献   

5.
正岳麓山畔"新村梦""新村主义"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被中国的先进青年普遍接受。彼时的青年毛泽东满怀忧国忧民之心,思考着中国应向何处去,当时流行的"新村主义"让他感到振奋……1918年6月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毕业了。他和一些没有找到工作而又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一个"工读同志会"的组织,以进行自己"新村"梦想的试验。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建设"新村"的计划:"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  相似文献   

6.
一同其它社会科学研究一样,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应当有自己独特的对象。表面看,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了,现在提出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似乎是多余的,而实际则不然。应当承认,在这个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上,我们的认识一直是比较模糊、混乱的。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当时的条件下,所谓人民内部矛盾,除了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等之外,还包括"民主同集中的矛盾"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③。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15,(4)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人对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提出的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等思想也对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的形成起到了萌芽作用。"五四"时期的社会状况为婚姻观念的变革提供了社会条件。此时,毛泽东在批判旧的婚姻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之后毛泽东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婚姻理论分析和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婚姻问题,形成了他早期的婚姻观。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对于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的研究对于解决当下社会婚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建国 《党的文献》2018,(4):107-116
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以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身份,选择国民党一大宣言作为文献基础,借用孙中山的话语系统,强化了《分析》的针对性与战斗力,同时也使得《分析》早期文本中的"阶级"与列宁的阶级定义有所区别。为适应中共党内同志阅读,毛泽东对《分析》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了《中国青年》文本。由于毛泽东当时正大力倡导"工农小资产阶级联盟",《分析》才没有重点论述工农联盟问题。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作者又在《中国青年》文本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对《分析》写作时间的标注和题解的写作都是以《中国青年》文本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成长阶段中在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新思想与新文化的影响,加之其不同寻常的社会经历与实践探索,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在毛泽东早期的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中,他的价值取向也逐渐转向当时中国社会光明和进步的一面,最终融入五四浪潮的滚滚洪流之中。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过程当中,青年毛泽东的奋斗历程与革命理想追求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朝气蓬勃和有志青年自强不息的一个例证。当时中国无数先进分子和毛泽东一样,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选择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方针.在建国前夕最终确立之前,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出色的谋略,在"联苏"和"抗美"问题上与大国针锋相对,成功解决了革命胜利后新中国所要解决的重大外交问题,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风云一生,改变了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看起来不是那么轰轰烈烈的话风文风,就是他用力甚多的一个领域。他年轻时学师范,想改革教育,认为"非将国语教科书编成,没有办法"。为此,他四处搜集"文字学、语言学"资料做研究。他还曾响应胡适"多研究些问题"的主张,列出了当时社会应该研究的诸多问题,其中两项就是"国语问题(白话文问题)"和"国语教科书的编纂问题"。这样的兴趣和积累,涵养出毛泽东敏锐的语感,对他后来成为语言大师,不是  相似文献   

12.
1953年6月1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集中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观点。当时,是否应该"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秩序"的问题,关乎社会主义革命如何推进;今天,毛泽东的这一讲话仍是一个常议常新的热门话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因此,想要理解毛泽东为什么批评"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首先应当关注毛泽东所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这是其他一切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蒋介石却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百般阻挠,起了负面作用。在对待祖国统一这个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上,毛泽东与蒋介石,有云泥之别。毛泽东力争解放台湾而蒋介石却长期以武拒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实现祖国统一。海南岛解放和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台湾,就是党和国家集中力量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5)
正从文本中读懂崇高,探索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过程,感受青年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本书收集整理了目前存留下来的1912年至1920年期间毛泽东早期的文稿共152篇。阅读全书可以了解青年毛泽东求学时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略、对教育的态度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1918年4月,毛泽东倡导成立新民学会,学会章程中,他规定会员“不虚伪、不懒惰、不赌博、不狎妓”,体现了朴素无华崇尚进取的精神.1920年5月,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召集当时在沪的新民学会会员开会.鉴于当时不少进步团体因组织涣散、作风漂浮、思想成份复杂,最后终于完全分化的实际情况,他告诫新民学会必须注意基础,“可大可久的事业的基础即筑在这种“潜在切实的态度”之上.在毛泽东的倡导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这个著作的杰出意义在于,它不仅正确地解决了当时革命发展中的两个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即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连  相似文献   

17.
孟红 《党史纵览》2005,(4):14-17
毛泽东一向器重和关心青年,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年事渐高却依然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关怀青年之情日甚.他曾深刻指出:"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本文两则毛泽东会见中外青年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足以反映出毛泽东关怀青年的情愫和风范.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成立大会,于最近在我校举行。会议讨论通过“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会,建立了组织机构,并交流了有关论文20多篇。会议着重介绍了全国《资本论》研究会提出的研究课题,要求大家围绕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积极进行有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努力做出新的成绩。会议通过的研究会章程规  相似文献   

19.
因一块肉绝交1913年至1918年5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李维汉等人。这些热血青年经常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探讨科学。1936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曾谈到这样一件事:"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对我说要买些肉,而且当着我的面把他的佣人叫来,谈些买肉的事情。"毛泽东说:"当时我感到恼火。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术界对毛泽东和我们党为什么会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在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时之所以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是在外在压力之下所作的一个被动选择,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之所以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是由于这个提法不够准确科学。因此,系统考察毛泽东和我们党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原因,弄清毛泽东和我们党当时在这一问题上的考虑,对于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精神实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深入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