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员(沈阳)》2014,(9):F0002-F0002
近年来,阜新市彰武县哈尔套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用为民服务、注重民生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帮农民创收一直是哈尔套镇的工作重点之一。镇里结合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2.3万亩,并配套建设了育苗工场和蔬菜保鲜库。连续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始终位于全县第一。  相似文献   

2.
农村女性文化资本积累中的就业能力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中的青年女性就业能力提升,是农民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要支撑。文献考察表明:文化资本积累是农民能力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就业能力的提升也会产生极大作用;皖中四镇的实证研究发现,时下青年女性的文化资本积累水平较低,这不仅未能为她们就业能力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且阻碍着其就业的过程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意义重大的农村青年女性就业能力建设之重要路径在于,提高其文化资本积累水平,让它在她们的就业过程中发挥必要的支持作用,以促进其个人发展和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劳动就业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前,农民被禁祻在土地上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开始转变,但其转变过程几经曲折和摇摆.从1984年开始农民获得进城就业机会后,经历了排斥、歧视、限制的阶段,直到2000年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后,农民才真正获得了城市自由就业权,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本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演变过程的详细分析,认为政策设置必须尊重人民权利、市场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社会政策必须与经济政策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较快地推动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就业权利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古代以来,农民就业权利就受到限制和侵害,其表现和原因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对农民就业权利的限制是中国农民长期贫困、城市发展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难以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给农民选择就业的权利和自由,不仅是农民的呼唤,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劳动就业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法定权利,但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导向下,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实行了不断政策限制和制度强力管制,因而,改革开放以前农民基本没有职业的选择权。本文通过1949~1977年这一历史阶段的回顾,探讨了农民进城就业权利的缺失经济根源和社会政策根源,认为任何社会政策正确与否都需要经过历史的检验,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以使国家更加重视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太仓市积极推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为农民就业增收开拓新的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这一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服务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市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这是苏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有力举措,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7.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实施积极就业、扩大就业、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最佳途径。一、我省乡镇企业用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从2005年下半年始,我省逐步实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农民创造力的内涵及形成因素所谓农民的创造力是指农民在农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一系列创新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包括农民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现代化新村规划与建设、农村社会教育、农民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市场流通等一系列的创新。这种创新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农民的创造力是农民长期从事农村实践运动的结果,农民的一系列创…  相似文献   

9.
观点     
应警惕黑恶势力向政界渗透;就业歧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结构是“倒丁字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有八盼;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就业政策、问题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韶 《前线》2010,(11):33-34
<正>近几年,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和管理的政策从建设公共财政、改善公共服务、尊重群众基本权益出发,在农民工就业歧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社会管理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  相似文献   

11.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论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制约农民就业的四大因素,提出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农业产业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途径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因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增收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必须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农民就业能力源于人力资本培育,但人力资源只有经过"深加工"和"能力再造",才能转化成宝贵的人力资本。如何搞好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我们深入到成都市温江区的永宁、万春、和盛、寿安、金马等镇,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将调查研究的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蒋波  刘占华 《共产党人》2013,(12):33-34
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在城镇近郊产生了大量因征地拆迁而失地的农民,如何解决好农民失地后住房安置、就业、养老、社会管理等问题,确保失地农民"减地不减  相似文献   

14.
福州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城市,目前正处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就业是民生之本,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是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的重大意义,深入剖析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面临的问题,努力探索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7,(7):37-37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始于1987年,1992年全面铺开。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2003年在大兴和通州两区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5年颁布《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面向就业年龄内的全部农业人口,建立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以个人账户为主,具有待遇调整机制的积累式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非营利组织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非营利组织是依法成立的,以农民为主要成员,以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为原则的一切农村共益性和公益性民间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存在是"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需要,是农民对宪法权利结社自由的追求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产物。农村非营利组织在缓解农民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准公共物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日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传统的农民“养老靠家庭、就业靠土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 ,产生了很多问题 ,如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农村公共卫生力量薄弱等 ,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已经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打破城乡藩篱、实现城乡融合的大趋势 ,无法承担起保障农村现代化的重任。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建立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永志  甘玲 《实事求是》2006,192(5):28-30
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管理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应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调整社会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尽快把农民进城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和健全对农民工的法律保护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鲁月棉  张莺 《唯实》2009,(8):170-173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体化,其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因此,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创新选举制度,强化村民自治,实现农民有效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石嘴山市是宁夏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化程度和城镇化率位居全区前列,农业转移人口比例较大,具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基础。深入研究石嘴山市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问题,对推进宁夏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民转移就业和融入城市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