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质型”非法拘禁犯罪的成因与惩治对策黎美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各种经济合同、债务纠纷也与日俱增,以扣押“人质”为手段索债追款,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人质型”非法拘禁犯罪成为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处“侵权”罪案中的“热门”案件。一、“人质型...  相似文献   

2.
“人质型”非法拘禁案的特点与对策杨桐桂“人质型”非法拘禁罪,是指行为人基于某种目的,非法将被害人扣押作为人质,剥夺其人身自由,并胁迫被害人实施一定行为以满足行为人要求的一种犯罪。本文主要探讨因经济纠纷引发的“人质型”非法拘禁案。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劫持人质案件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劫持(绑架)、非法扣押人质,以杀害或继续扣押人质要挟人质的家属或有关方面,达到某种目的为释放人质条件的案件。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力的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历年来重点打击的暴力犯罪活动中的一种。近年来,解放后在我国几乎绝迹的劫持人质案件又有所抬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1997年北京市发生的劫持人质案件37起(均破获),比1996年上升了54.2%。而1998年1至4月共发生了17起(均破获),比1997年同期上升了88.9%。此类案件,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且解救人质难度较大,易发生人质被害的情况。往往是发生一起,波及一片。为严厉打击劫持人质的犯罪活动,煞住劫持人质案件的发案势头,我们重点调查了北京市,先后到门头沟、机场分局的刑警(大)  相似文献   

4.
周诗华 《中外法学》1993,(6):56-58,77
<正> 当前因债权债务纠纷引起的人质型非法拘禁案(下简称债务人质型非法拘禁案)十分突出,仅今年1—6月,湖北省仙桃市检察院就受理这类性质的案件12起,是去年同期的4倍。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挟持人质索还债务,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坚决打击和禁止。本文拟就我院半年来受理的债务人质型非法拘禁案件作些肤浅的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非法拘禁案的类型与查处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检察院法纪科非法拘禁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以拘禁或者其他强制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随着形势的发展,非法拘禁犯罪已由过去的以婚姻、宗族纠纷引发的报复型为主,转向以人质索债型和基层保卫人员随意拘禁他人型为主。据统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绑架、非法拘禁犯罪已成为严重危害福建省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由于这种犯罪隐蔽性强,获取暴利的成功性高,刺激着犯罪分子愈来愈多地选择这种以劫持人质来攫取财物或追讨债务的犯罪手段,造成福建省此类案件频发,并有从沿海向山区、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和国内外相勾结犯罪的发展态势。1996年至1998年,福建省共发生绑架勒索、非法拘禁等案件774起,而1999年第一季度就发生72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多15%,而且危害程度日益增强。持枪绑架、绑架杀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集体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因债务问题,被外地单位、个人甚至司法机关采取绑架、扣押人质等方法,强行逼其偿还债务事件接连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南沿海某省今年一季度就发生此类案件1400多次.绑架2000多人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某县,今年以来共发生27起,其中,事前告知当地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的仅有3起,和当地司法机关取得联系的仅有1起,其他24起均为强行绑架,因此造成9家企业处于瘫痪状态,其中4家企业停产2个月以上.在27起绑架案中,被绑架者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只有1起,且案件久拖未决,似乎成了被法律遗忘的角落.而且据调查,今后此类事件增长势头将更趋迅猛.“绑架人质逼债”尤如平地起惊雷,在经济生活中骤然掀起一股令人担忧的“黑旋风”.  相似文献   

8.
绑架犯罪的现状及侦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绑架犯罪,历来被黑社会组织作为发财暴富的手段和捷径。建国以来,此类犯罪一度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所以1979年《刑法》并未规定绑架犯罪。70年代末,绑架犯罪在大陆再度沉渣泛起,80年代进一步蔓延,90年代达到疯狂程度,一些省份的绑架案件成倍增长。绑架犯罪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纯粹勒索赎金的绑架勒索犯罪;二是以索债为目的的非法拘禁;三是报复性绑架犯罪,这类绑架犯罪,有的是“黑吃黑”;有的则是由于其他矛盾激化所导致;还有的先诱使选中的侵害目标进行违法或犯罪活动,然后实施绑架。这些案件,虽然犯罪性质不  相似文献   

9.
在解救被劫持人质过程中,犯罪分子常常铤而走险,转化为公然劫持人质与公安机关对抗。对这类案件我们通常称之为“对峙型绑架劫持人质案件”。对峙型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问题劫持人质案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隐蔽型劫持人质案件;二是对峙型劫持人质案件。两种类型的案件,在一定条件下会互为转换。目前,公安机关在处置对峙型绑架劫持人质案件中,存在的不适应之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此类案件应如何确定管辖权?编辑同志:最近我院受理了几起非法拘禁案(人质型)。侦查过程中,发现有的被拘禁人有诈骗犯罪行为,而诈骗罪系属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请问,此类案件如何确定管辖?安徽省寿县人民检察院张莉张莉同志:你信中提到的问题,实际上是涉及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1.
在勒索型绑架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反侦查意识大幅提高、跨国案件与日俱增的形势下,针对勒索型绑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在以人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公安机关应抓紧战机,做好人质家属的指导和先期调查工作,采用多种侦查措施,加强协同作战,及时营救人质.  相似文献   

12.
勒索型绑架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秘密地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将他人挟持到某一地点进行拘禁,并以损害被挟持者 (人质)的生命或健康相威胁,向被挟持者(人质)的家属或关系人强行索取财物的案件。2000年以来,广东省刑事案件一直保持高发态势,年均立刑事案件50万起左右,占全国刑事案件总数的1/9,而作为突出犯罪类型之一的绑架案件,年均立案数近1000起,约占全国绑架案件总数的1/3,已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3.
绑架和非法拘禁是以绑架、劫持、拘禁人质为手段,以勒索财物、追讨债务、解决纠纷或其他图谋为目的的暴力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内蒙古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此类犯罪日趋突出,社会危害日益加剧。内蒙古各级公安机关和刑侦部门为打击此类犯罪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治安难题。因此,研究此类犯罪的规律、特点,制定、完善和落实行之有效的预防、打击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绑架勒索罪若干问题研究刘培哲绑架勒索罪,在旧社会俗称“绑票”,古代律法规定为“执持人质罪”。新中国成立后,绑架勒索的犯罪行为在大陆基本绝迹,因此,我国刑法对此未作专门规定。如有此类案件发生,司法实践中一般以抢劫罪论处。改革开放后,绑架勒取他人钱财的罪...  相似文献   

15.
绑架罪与抢劫罪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虽然很清楚,但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很多非典型性案件,在审理时难以准确定性。在实践中出现两种不同表现方式的抢劫行为:一种是拘禁型抢劫,一种是人质型抢劫。该类型抢劫与财物型绑架一样,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又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在客观表现上也有相似性,容易混淆。本文对拘禁型抢劫罪、人质型抢劫罪与财物型绑架罪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此类案件进行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十万火急! 最高人民检察院电话指令:尽快解救人质,严肃查处,确保人质绝对安全! 一份向“高检”又同时给扬州市委投递的“密函”,其内容着实令人震惊: 扬州华太水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太”)董事长兼总经理顾峰,“纠集”人员从济南将“外商代理人”梁宁飞秘密绑架至公司所在地兴化市后,秘密藏匿、非法拘禁,且随时有“撕票”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区分 《刑法》第238条第3款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如何区分绑架行为与非法拘禁行为.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在法律建设日臻完善的今天.非法拘禁犯罪亦未彻底铲除,但表现形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变化。在我们检察机关近年查办的非法拘禁案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1、人质型非法拘禁,其中尤为典型的是因各种纠纷而引发的人质型非法拘禁。2、国家机关个别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过程中目无法纪,非法拘禁他人。3、司法机关个别工作人员越权办案,不履行正当法律手续,非法拘禁地人。非法拘禁犯罪的产生,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诱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法律调整经济活动的力度虽不断加大,但仍难以完备地规范经济行为,因而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绑架、劫持人质案件(俗称“绑票”案件)早在建国初期已基本灭迹,但近几年来,这类案件却又死灰复燃,并呈逐年多发趋势。90年以来,江苏省已发生65起,其中87年2起,88年6起,89年9起……,93年1-5月18起,发案数是87年的9倍。这类案件影响大、后果严重。一旦发生案件,不仅是人质处于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0,(11):136-137
近年来,浦东区院受理的非法拘禁案件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了公民的人身、财产权益和社会的正常稳定秩序。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因索取债务而发生的非法拘禁案件已成为此类案件的绝对多数。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索债型非法拘禁案件的数据,分析其特点及案发原因,并就降低犯罪提出防范对策,最后就该类案件的法律适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